恪尽职守护民安 担当有为践初心
张宪峰:16载中秋节坚守泰山之巅

10月6日,张宪峰在辖区执勤,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孙楠 摄
“大家注意脚下台阶,看好同行的老人和孩子!”10月6日凌晨5时,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泰山景区分局岱顶派出所民警张宪峰的叮嘱声,已经在微凉的晨风中响起。今年是张宪峰在派出所度过的第16个中秋节,他用“缺席”自家团圆的付出,守护游客平安游玩。
海拔1545米的岱顶派出所被称作“云端派出所”,辖区道路崎岖,出警、巡逻、执勤全靠民警一双脚。6日凌晨5时,张宪峰已迎着晨曦出发,步行1.5公里前往日观峰执勤。从朝阳洞到玉皇顶有2800多级台阶,是张宪峰和同事每日的巡逻必经路,他们每天往返4趟,一天步数超过2万步,一年磨破四五双鞋已是常态。“今年的中秋和国庆双节重叠,来泰山观日出的游客很多,我们得在日出前赶到执勤点,确保游客安全。”张宪峰边走边提醒身边的游客注意安全。
“请大家到就近商铺避雨,避免着凉感冒,待雨停后有序下山。”10月2日凌晨,泰山景区突发降雨,张宪峰与同事冒雨快步前往玉皇顶、瞻鲁台,拿着小喇叭提醒游客避雨避险。张宪峰在雨中不停“穿梭”,雨水从帽檐滴落,鞋子早已被雨水浸透,每走一步都带着湿漉漉的沉重黏滞感。可即便如此,他回应游客需求的脚步,丝毫没有放慢。正午时分,天街游人如织,岱顶派出所电话接连响起。一位母亲报警求助,称5岁孩子在人群中走失,张宪峰接警后立即进行查找,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在一家文创店找到正抹眼泪的孩子。刚把孩子送回家长身边,一名外地游客又匆匆到了派出所,称手机不慎遗失,他根据游客回忆的路线进行排查,5分钟就在垃圾桶旁找回手机,游客连赞“泰山警察神速”。
中秋这一天格外忙碌,晚饭时妻子打来视频电话,屏幕里女儿举着月饼念叨:“爸爸,给你留了月饼等你回来吃。”妻子轻声叮嘱他:“山上温差大,记得添加衣服。”张宪峰说:“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挂了电话,张宪峰又和战友们投入到夜间巡查中。
“老张,今年中秋又在山上过呀?”路过的商户笑着打招呼。“可不,山上的月亮格外圆!”张宪峰的笑声在夜色里格外爽朗。子夜时分,岱顶派出所的灯光依旧明亮,张宪峰整理完当天的警情记录,又起身走向门外开始新一轮的巡逻。月光下,张宪峰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与满山的灯火交织在一起,成为泰山之巅最温暖的守护风景。
“一家不圆万家圆,我已经在派出所圆满完成了16个中秋节安保任务。虽然缺少了和家人团聚的温馨快乐,但是能和同事们一起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服务也是我的快乐。”张宪峰说。
16载坚守,16载奉献,张宪峰用脚步丈量着岱顶的每一级台阶,用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在云端之上,书写着平凡却动人的守护故事。
(张瑜 孙楠)
滨州下洼派出所:守护冬枣丰收季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是沾化冬枣的核心种植区,进入10月份,万亩冬枣林硕果累累,红绿相间的冬枣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冬枣的清脆甘甜。国庆中秋假期,滨州市公安局沾化分局下洼派出所辖区的冬枣交易市场人流、车流骤增,果农交易繁忙,外来收购商及游客数量大幅上升。“这个假期正是冬枣供需两旺的黄金期,派出所全员在岗在位,全力守护冬枣丰收季。”下洼派出所所长田野说。
针对冬枣交易市场、主要交通道路、人流密集区等重点部位,下洼派出所实施定点值守与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模式,在各个冬枣批发市场的出入口设置执勤点,安排民警24小时值守,对进出运输冬枣的货车、电动三轮车进行安全引导。每日凌晨4时至晚8时是交易高峰时段,派出所组织民警辅警沿市场内部通道及周边主干道开展步巡与车巡交替巡逻,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有效震慑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辖区治安秩序和群众切身利益。
下洼派出所积极排查化解因交易、运输等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快介入、妥处置。连日来,民警每日在冬枣市场内走访摊位,摸排矛盾纠纷,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为群众营造公平、诚信、愉快的交易环境。10月3日,果农老李与收购商王某因冬枣收购价格协商未果而发生争吵,执勤民警发现后将双方带至“三所联调”调解室,联合司法所、律所,结合往年同类交易案例耐心沟通和调解,最终成功化解双方矛盾。
10月2日,一位来自外地的收购商张某因不熟悉市场布局,找不到预约好的冬枣种植户摊位。下洼派出所副所长耿嘉琦得知后,立即驾驶巡逻车引导其前往摊位,并主动帮其核对冬枣品质、称重计数。面对果农咨询摊位周边停车规定、外来游客询问冬枣采摘园位置、冬枣品质和价格等问题,执勤民警辅警都耐心细致解答,当好向导员、宣传员、安全员,让八方来宾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刘贵增)
莱西:师徒齐上阵 共同护“双节”
有一种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一种传承,似璀璨星辰指明方向——这便是警营师徒间的薪火相传。师傅以经验为灯,照亮徒弟的从警路;徒弟以奋斗为答,诠释从警的初心。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莱西公安机关,了解警营师徒携手并肩,用“传帮带”形式守护群众平安的故事。
师傅:郑立荣 徒弟:栾昌飞
——双份牵挂 换得万家团圆

10月4日,郑立荣、栾昌飞师徒开展安全检查。
“师傅处理事情时,思路总是很清晰,有条不紊。”“我也要向你学习,你的抗压能力真的比我强。”产芝水库派出所的郑立荣和栾昌飞,与其说是师徒,更像一对互相欣赏的好朋友。这个假期,师徒二人“搭档”坚守工作岗位,用“双份牵挂”换万家团圆。
师傅郑立荣,从警30余年,经验丰富,常年扎根基层,参与侦破各类案件数百起,调解矛盾纠纷上千起,是群众心中的“贴心人”。徒弟栾昌飞去年刚入警,是个充满活力的“95后”。这个中秋节,是栾昌飞从警以来第一个在岗的中秋节,也是第一次没有和家人团聚。
“中秋节不能和家人团聚,心里还是有点失落,但师傅跟我说,警察的节日,更多的是责任和坚守,只有我们守护好了大家的团圆,我们的团圆才更有意义。”栾昌飞坦言。
假期期间,师徒二人如往常一样穿梭于大街小巷,开展巡逻、处警、调解矛盾纠纷、开展安全检查、耐心提醒居民注意防火防盗。
“带徒弟,不只是教业务,更是教做人。我希望他能明白,警察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必须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郑立荣说。而对于栾昌飞来说,有了师傅的带教,加上师傅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加持”,这个“双节”过后,面对各类警情时,他会更加从容和冷静地处理。
师傅:姜志建 徒弟:张浩
——坚守岗位 守护万家灯火

10月4日,姜志建、张浩师徒研究工作。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青岛路派出所50岁的民警姜志建和25岁的徒弟张浩,他们的身影像上了发条的钟一样,在办公室、询问室、处警现场奔波忙碌。
姜志建1995年参军,2009年转业从警,30年的时光,他缺席了26个中秋团圆饭。姜志建的手机上有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里他老母亲笑着站在中间。今年已经75岁的母亲身体不如以前硬朗了,日常全靠妻子照顾。前几天,母亲打来电话,“志建,今年能回家吃口热饭不?”姜志建当时低下了头,说了句“忙完这阵就回”,挂了电话却在值班室抹了把脸,继续处理手头工作。
25岁的徒弟张浩入警三年,这个中秋节对他格外特殊——这是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张浩在手机上反复点开母亲发来的语音:“浩浩,在外面努力工作,不用挂念我,上班的时候注意安全,我等你忙完回家。”想家的情绪,总在执勤的间隙悄悄涌上心头。张浩迅速调整了呼吸,因为他知道,选择了这身警服,就意味着选择了坚守,将小家的思念,默默藏在肩上的责任之后。
师徒俩的身影穿梭在街头巷尾。当千家万户的窗户透出团圆的光,这对民警师徒用自己的“缺席”,守护着更多家庭的“圆满”。
师傅:王飞 徒弟:郝杰
——并肩前行 铁血护平安

10月4日,王飞、郝杰师徒向群众进行安全宣传。
“郝杰,有一起丢失自行车报警,我们过去看看是什么情况。”10月2日上午,接到丢失自行车警情后,水集派出所民警王飞立即带着徒弟郝杰前往现场查看情况。到达现场后,二人分工明确,王飞凭借丰富经验,迅速确定侦查方向、划定重点区域时段,郝杰行动敏捷,立即展开排查走访、调看监控。不到3小时,师徒二人便成功锁定并抓获嫌疑人。
这是王飞、郝杰师徒“传帮带”的一个缩影。师傅身经百战、毫不懈怠,徒弟善于钻研、科技锁敌,结对两年多时间来,他们亦师亦友,并肩前行、彼此成就。
“刚到派出所时,很多地方和想象的并不一样,许多工作并不知道该怎么干,但师傅会把他从警多年的经验都教给我,如何与群众沟通打交道、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如何快速侦破案件,现在这些工作我已经慢慢在适应,但还是少不了给师傅添‘麻烦’。”郝杰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能做小郝的师傅,是我的荣幸,他活泼、热情,干劲十足,我们俩在工作上也十分默契,这应该是因为两人之间都有着共同目标的一种双向奔赴。”王飞说。
假期期间,水集派出所辖区人流客流激增,而每年这个时候的警情数量也会增加,派出所的压力陡然加大,王飞、郝杰这对师徒奔赴在一线,开展安全检查、巡逻防控、反诈宣传等工作,一刻都没有停歇,他们配合默契,有效维护节日治安秩序,用坚守诠释责任担当。
“越是节假日,我们越要坚守岗位,这是我们师徒俩在一起坚守的第二个国庆假期,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师徒俩笑着说。
(文/图 宋学友 刘哲良)
临沂河东:推出“文旅警务” 筑牢安全屏障
国庆中秋假期,山东临沂文旅网红打卡地——琅琊古城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日均游客量最高突破5万人次。
在这人潮涌动的古城中,有一抹特别的“藏蓝”格外醒目。他们不是景点,却是让游客安心的风景;他们不是导游,却为每位游客指引着方向。临沂市公安局河东分局创新推出的“文旅警务”模式,让“警察就是名片、执勤就是风景、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守护”的理念,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安保障。
“科技赋能”不再是抽象词汇,在这里,它是无人机的隔空守望,是大数据的高速运作。河东分局依托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警力跟着警情走”的精准调度。景区内设置了“红、黄、绿”三色预警系统,一旦客流接近警戒线,系统会进行预警,河东分局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更令人安心的是,辖区高清监控探头与鹰眼AR智能识别系统的完美结合,既能在宏观上掌控全景,又能在细微处看清局部,通过“全景+细节”,实现了“无死角”安全守护。
“贴近服务、快速服务、优质服务”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河东分局“文旅警务”的生动实践。河东分局组建了由治安大队、派出所民警和景区保安共同构成的护航队伍,他们在重点时段穿梭于古城街巷,实现了咨询服务“零距离”、安全提示“零懈怠”、救助服务“零误差”。
国庆中秋假期,河东分局每天120余名警力坚守岗位,日均服务和救助群众400余次。河东分局治安大队四级高级警长王广友自豪地介绍:“截至目前,我们基本实现了景区零发案,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琅琊古城的平安,不仅依靠公安一方力量。河东分局创新的“十户联防”工作模式,将209家商铺、600多名从业人员编织成24个联防互助小组,通过区域划片、推选组长、专项培训等机制,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巡逻、调解、宣传等工作中。他们还是警方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能第一时间反映异常情况,助力动态清除隐患。这种“邻里守望、联防联控”的模式,让平安建设成为每个人的事。一位商户由衷赞叹:“治安秩序和经营环境越来越好了,每年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冯梦迪)
济宁交管支队:打造18处高速公路便民服务驿站
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聚焦群众高速公路出行的急难愁盼,在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18处便民服务驿站,于10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切实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
据了解,便民服务驿站是集便民服务、交安宣传、文旅推介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这里既有便利群众的设施设备与救助物资,也能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提示与警示教育,还能推介济宁及周边旅游景点和特色特产。
便民服务驿站外部设置了交通安全宣传横幅、宣传栏和小喇叭循环播放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示。驿站内配备应急药品、工具箱以及宣传资料等物品,电视屏幕持续滚动播放交通服务信息和济宁文旅形象片等,并开放免费Wi-Fi,全力为出行群众提供贴心、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济宁公安交警便民服务手册》的内容全面且实用,涵盖了济宁公安提供的各项交管便民措施及高速公路恶劣天气行车贴士、高速公路事故九字警句及救援电话;禁毒宣传板块,揭示多种常见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普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相关知识;反诈宣传内容,包括“八个凡是”“四个一律”“三不一要”等核心防范要点,提升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医疗健康服务,收录了济宁市部分综合医院的线上预约方式。同时,还推介了精品旅游线路、文创产品和精品酒店。
针对长途司机实际需求,便民服务驿站创新开辟“卡友自助厨房”,贴心配备了免费的微波炉、电磁炉、洗菜池、热水器、餐桌及充足的电源插座。司乘人员只需带上自己喜爱的食材,就能轻松动手烹制熟悉可口的饭菜,让风尘仆仆的赶路人也能随时吃上自己做的热乎饭,身在他乡亦能品尝到“家的味道”。
便民服务驿站24小时提供淋浴间、洗衣机、烘干机,在这里,司机可以暂时脱离狭小的驾驶室,舒展身体,得到休息和放松,为安全行车储备能量。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10-15恪尽职守护民安 担当有为践初心
- 2025-10-14盐城“三位师父”赋能执法规范化建设
- 2025-10-13巾帼担当:绽放在警营的“她力量”
- 2025-10-11曾在全国赛场战胜奥运冠军,这位警营女教官不一般!
- 2025-10-10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名师带高徒”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