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营文艺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名师带高徒”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5-10-10 09:08:32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立足实战需求,深入实施“名师带高徒”人才培养活动,通过建立11个专业工作室、选拔103名青年民警与业务骨干结对,形成覆盖刑侦、经侦等警种的“传帮带”体系,成功构建起公安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生态。

聚焦三级联动 创新培育体系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党委构建“一把手牵头、政工统筹、警种主导”三级联动机制,推进“名师带高徒”人才培养活动开展。他们将人才培育纳入政工例会议程,由刑侦、经侦等11个专业警种具体负责,选拔本领域领军人才成立工作室,按“服务实战、梯次培养”原则选拔103名青年民警跟班学习。

“我们要把‘名师带高徒’工作室建成人才孵化的摇篮,探索以实战为导向的精准培养新路径。”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牛少伟表示。

聚焦四维教学 锤炼精兵强将

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经侦大数据应用工作室,承留派出所副所长冯磊通过参与实战式教学,掌握了资金查控模型分析相关技术,培养了数据驱动的侦查思维,实现了技战法与实战场景的无缝衔接。“进入工作室以来,我最深的感受是师傅们实战经验丰富,更注重项目攻坚式培养和实战式历练!”冯磊说。

据了解,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构建了“理念创新+项目引领+联盟攻关+实战历练”的四维培养体系,在运用集中授课、研讨交流、考察学习等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深化“师带徒”模式,以真实案件为课堂,师徒协同办案实现沉浸式教学,通过案例复盘、模拟演练、翻转课堂等方法,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和互动性。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各工作室围绕疑难案件、重点课题等内容组建攻坚团队,师傅手把手带领,让徒弟在突发事件处置、重大活动安保、重点案件侦破等实战中提升本领。

聚焦精准育人 提升培塑效能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青年民警张皓2024年7月踏入警营,随后加入“王军建视频侦查工作室”。他的师傅、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视频侦查大队负责人王军建根据张皓的专业背景与性格特点,量身定制了培养方案。

“我根据他的任务表现与弱项,动态调整培养策略,加速其能力提升。”作为一名在刑侦战线工作10年的视频侦查尖兵,王军建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张皓。每周的案例研讨会上,张皓从最初沉默旁听的“旁观者”,逐渐成长为能思考会提问的“破局者”。

通过构建“精准育人”闭环管理体系,全局各专业工作室以个性化、差异化、标准化为核心,全面提升教育培养效能。活动中,带教师傅结合各工作室成员的岗位职责、学历专业、兴趣特长、性格特征等,逐人制定培养方案,动态评估学习成果并实施差异化培养——针对新警重点强化执法基础理论与实战技能,对业务骨干侧重创新思维与前沿技术培训,借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地市公安机关先进经验提升专业水平。

该局为每位学员建立标准化成长档案,记录学员的学习轨迹、任务参与数量及成果,结合定期深度对话实现精准纠偏,促进学员加速成长,形成“评估—培养—反馈”的闭环生态。

聚焦评价激励 激发队伍活力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聚焦构建全链条闭环式评价机制,强化过程跟踪,改变以往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及带教师傅评价与学员自评、互评的多元评价体系。

政工部门通过制定《“名师带高徒”人才提升工作室验收评分表》,开展工作室评估验收,评价内容涵盖教学培训、专业能力提升、业务创新、成果转化、交流协作、师德师风等方面。带教师傅定期对工作室学员培养成效、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培养计划、优化培养策略。

为激发学员求学上进、干事创业热情,全局积极落实优秀学员奖励制度,对成绩突出学员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利用心理健康人才工作室为各工作室师徒开展心理健康团辅活动,及时掌握师徒心理状况。学员根据评估发现的问题,自觉改正不足。

经过实践,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公安局通过“名师带高徒”活动,实现了从单一“传帮带”到系统化育人的跨越。工作开展以来,全局先后有6名学员荣立个人三等功,22名学员获得个人嘉奖。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