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影视作品采风团走进建水
共探“艺术家第二居所”典范价值
云南省影视作品采风团走进建水
团山村民俗表演。
●记者 杨幼媛 赵云伟
通讯员 王宝剑 文/图
本报讯 10月13日至14日,云南省2025年主题影视作品采风团走进建水县,先后探访多处历史建筑与文化地标,深入了解了建水紫陶产业以产学研融合为引擎的蓬勃发展态势,这为“艺术家第二居所”的宣传推广与影视题材创新注入新动能。
建水的吸引力,始于其厚重的历史文脉。朝阳楼承载着古城数百年的沧桑,朱家花园尽显清代滇南民居的雅致,文庙则彰显出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成为采风团挖掘文化根脉的重要载体。朱家花园内的古建筑与悠久的家族故事,让作为制片人兼导演的陈飞豪感叹:“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戏剧性,如此完整的古民居群,在影视创作中极为难得。”文庙中珍藏的典籍与庄严的殿宇,让团队感受到滇南文化传承的深厚积淀,为“艺术家第二居所”夯实了精神根基。
真正推动“艺术家第二居所”从理念走向现实的,是建水蓬勃发展的紫陶产业。在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与紫陶街,采风团切身感受到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漫步紫陶街,匠人指尖流转的陶土与街头巷尾弥漫的烟火气息,生动诠释着“来红河我氧你”的鲜活内涵。园区内,数字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了产业智能化管控,“建水紫陶古法色料研发中心”为传统工艺注入科技新动能,产学研协同不断推动紫陶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截至目前,建水已建成省级非遗工坊2个、协同创新基地1个、各级专家工作站7个、陶瓷类实训基地4个,形成“产学研用”无缝衔接的产业生态,为艺术家提供了从创作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支撑。
历史与产业的交融赋能,使建水成为“艺术家第二居所”的生动样本。在团山民居,草编技艺与村落文化令采风团驻足;在贝山陶庄,陶艺家向炳成的个人艺术故事,展现出了文化融合发展的当代活力。“紫陶制作所洋溢的生活气息、古城所承载的历史氛围,既能激发创作灵感,又提供了宜居舒适的环境,高度契合‘艺术家第二居所’的定位。”编剧、导演邱怀阳评价道。
“建水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当代艺术活力,不仅是‘艺术家第二居所’的理想之地,还是影视创作的丰富宝库。”编剧、导演周七月的总结,精准点出了建水在促进影视创作方面的核心优势。此次采风不仅是一次文化探寻,还通过影视名家的视角,凸显出建水县在推广“艺术家第二居所”品牌与挖掘影视题材方面的独特价值。建水县将坚持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基,持续优化艺术家的创作与生活环境,为影视创作注入更加丰富的文化素材,进一步释放“艺术家第二居所”的典范意义。
本文来源:红河日报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10-16云南省影视作品采风团走进建水
- 2025-10-15从2.1亿播放到双爆款连发,可梦AI:以真人AI剧核心能力,为专业影视团队打造创作新引擎
- 2025-10-14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影视股集体跳水影视产业发展迎来转折点
- 2025-10-13激发影视产业带动效应
- 2025-10-11从“老糖厂”到“新基地” 大湾区打造影视大市场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