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民意广场丨积极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2025-10-10 09:08:56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三次审议稿。本次提交审议的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确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协同配合,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对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总体原则;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等国家机关,以及学校、监护人等群体的宣传教育职责。

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将极大影响法治建设图景,将法治纳入义务教育内容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青少年开展行之有效的法治教育,践行“学法从娃娃抓起”,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助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此次,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加强法治教育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将法治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各学校应开设法治课程,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与日常管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教育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守法行为习惯。

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大力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以实践体验推动形成内心感悟,充分认识法律的作用和权威,切实将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起来,譬如,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治黑板报或手抄报比赛、法律主题辩论赛或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开庭、法律志愿服务等活动,帮助青少年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领会法律内涵。

增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需要家庭、学校等各方形成合力。一方面,家长要身体力行,以日常生活为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善恶,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另一方面,学校是开展法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将普法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完成青少年法治教育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评价机制。

全面依法治国越深入推进,就越需要夯实法治根基,在全社会培育对法治的坚定信念。要通过多方联动凝聚合力,构建全社会青少年普法工作的大格局;要以教育管理、宣传引导、志愿服务等形式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完善协同育人,进一步统筹整合社会法治资源,着力打造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积极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不断强化青少年法治意识。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