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舞蹈

惊险!舞蹈爱好者失手倒地差点瘫痪!颈椎一碰为何这么危险?

2025-10-15 09:21:16 来源:搜狐新闻 责任编辑:

近日,中甲联赛赛场上发生令人揪心的一幕:广西平果球员阿萨莫阿被恶意犯规推倒后,头部猛烈撞击场边 LED 屏,导致头部和颈部严重受伤,诊断结果显示其颈部C2至C6椎体出现错位及骨折,并形成C5、C6椎体绞锁(即第五颈椎骨折),伴有神经受压情况,面临高位截瘫风险。根据最新的官方消息,阿萨莫阿已经成功接受了手术,目前情况稳定。

其实,赛场之外,这样的危机离普通人并不遥远。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省新华医院)曾接诊的刘女士,因挑战“倒立翻”动作失手坠落,颈椎瞬间承受巨大冲击,出现与阿萨莫阿相似的脊髓压迫症状,当时医生预判“可能终身瘫痪”。

从职业球员阿萨莫阿到健身爱好者刘女士,一个是在顶级赛场,一个是在日常健身房,两者看似毫无交集,却共同指向了同一健康杀手——严重的颈椎(脊柱)损伤。

惊险一幕:舞蹈爱好者倒立翻失败,险瘫痪

35岁的刘女士平时酷爱舞蹈,尤其是中国风的舞蹈,一有空她就会去舞蹈室练习。2024年4月的某一天,在跳完一段中国舞后,她突然心血来潮,想挑战更难的动作——倒立翻。第一次成功了,然而第二次尝试时,她突然双臂失去支撑,头着地跌落下来,当场身体无法活动。

送到浙江省新华医院后,骨科曾晗冰副主任医师发现刘女士右侧肢体完全无法运动,处于瘫痪状态,另一侧肢体肌力也只有两级左右。检查显示,刘女士的损伤发生在颈5~6的位置,颈椎骨折脱位,滑脱的椎体把脊髓压迫十分严重,所以出现瘫痪的情况。

针对刘女士的情况,曾晗冰团队紧急为刘女士进行了手术。第一次的手术,先解除脊髓受压的问题,把脱位关节进行复位。这样可以给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因为,刘女士存在椎体骨折和脱位两种情况,属于三柱损伤(脊柱可分为前中后三柱),单单进行后方固定还是不够的,但考虑到患者当时的状态,没办法承担多次手术,所以,在第一次手术后4天左右,进行了第二次前侧固定,筑牢颈椎“支撑防线”。

刘女士正在运动 医院供图

幸运的是,刘女士的救治完全抓住了“黄金时间”。经过半年的专业康复训练,她的恢复远超预期:如今不仅生活已回归正轨,甚至能轻松跳上一段舞,生活质量大幅回升,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颈椎骨折:为什么一碰就可能瘫痪?

“颈椎是脊柱中最灵活、但也是最脆弱的节段,内部包裹着至关重要的脊髓神经。它就像连接大脑和身体的‘信息高速公路总枢纽’。”曾晗冰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道,“无论是阿萨莫阿先生受到的直接暴力撞击,还是刘女士因动作失误导致的过伸性损伤,其本质都是对颈椎椎体和椎间盘的巨大冲击,一旦造成骨折、脱位,碎裂的骨骼或错位的椎体就可能像石头一样压迫甚至切断脊髓神经。”

“脊髓神经一旦受损,其对应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就会丧失。损伤位置越高(如阿萨莫阿的C2-C6),风险就越大,可能导致高位截瘫,即四肢、躯干全部或部分瘫痪。这正是此类损伤最致命、最令人担忧的后果。”

曾晗冰副主任医师指出,从临床来看,像这种脊柱的高位损伤后出现肌力全瘫的情况,往往预后较差,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而刘女士恢复比较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处置非常及时,为她的脊髓损伤创造了恢复条件;二是受伤的位置还比较幸运,再高位一点就会影响呼吸功能。曾晗冰强调:“脊髓神经损伤后,每拖延一分钟,恢复的可能性就降低一分,24 小时内的‘黄金救治窗’必须牢牢抓住。”

专家温馨提示:不同人群的脊柱防护指南

曾晗冰最后提醒广大市民:“并非所有人都需要面对赛场上的冲撞,但生活中预防脊柱损伤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人群,曾晗冰还补充了更细化的防护要点,覆盖生活全场景:

1、运动爱好者

学习高难度动作(如倒立、空翻、头球)前,需在专业教练指导下练习基础力量,避免独自挑战超出能力范围的动作;

运动时佩戴护具(如舞蹈护颈、健身护腰),选择铺有缓冲垫的场地,减少摔倒时的冲击。

2、上班族与低头族

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每工作 1 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做 “颈椎米字操”(缓慢向上下左右及斜向转动头部);

调整办公桌椅高度,保持视线与屏幕平齐,避免头部前倾或后仰。

3、老年人与儿童

老年人日常行动需注意防滑(如浴室铺防滑垫、穿防滑鞋),避免搬重物或突然弯腰起身;

儿童玩耍时避免攀爬过高的家具、追逐打闹时推搡,家长需及时制止危险动作(如从沙发上翻跳)。

4、出行人群

驾车时调整座椅头枕高度(与头部平齐),急刹车时避免头部剧烈后仰;

乘坐公交车、地铁时抓稳扶手,防止急停时摔倒撞击颈部。

一旦发生颈部外伤,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务必保持颈部制动,立即平躺,并呼叫120急救,由专业人员搬运,切勿自行扶起或随意扭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本文来源:搜狐新闻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