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三合”路径推进公共安全治理

2025-08-08 09:16:38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关键在于打破职能壁垒,构建协同联动的立体防护网;面对复杂多元的安全风险,要通过功能聚合锻造系统性治理硬实力;创新治理的精髓在于通过力量融合激活群防群治的内生动力

公共安全乃民生之本、发展之基。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要求坚持“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这为新时代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要积极探索“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力量融合”路径,织密防护网络,提升治理效能,精准高效治理安全隐患。

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关键在于打破职能壁垒,构建协同联动的立体防护网。资源分散、条块分割是制约基层治理效能的瓶颈,唯有打破部门壁垒,推动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方能构建高效协同的公共安全体系。相关部门须主动融入城市智慧治理格局,依托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枢纽平台,汇聚数据、技术等核心要素,激活各类资源。要实现公安、城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联运,整合“天网”工程、交通卡口及社会监控视频资源,打通水电气暖等城市生命线监测数据,打造公共安全智慧防控平台。对于平台的管理应用,可使用AI算法,对重点区域人流密度、异常行为、设施运行风险进行智能分析预警,形成“一点触发、多点响应”的快速处置闭环。

面对复杂多元的安全风险,要通过功能聚合锻造系统性治理硬实力。各部门力量要深入社区,开展联合治理,力促末端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型。对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入室盗窃等突出风险,要建立风险隐患联排联治机制。如,在老旧小区推广“智能充电桩+梯控系统”模式:公安开展普法宣传、处罚违法行为,消防提供技术标准及隐患检查,住建指导设施改造,物业落实日常管理。这种常态化“矛盾联调、隐患联排、场所联治”机制,将分散职能拧成“一股绳”,为系统性整治重点隐患提供坚实支撑,从源头上化解风险,使安全防护网更具韧性与厚度。

公共安全最深厚的力量来自群众,创新治理的精髓在于通过力量融合激活群防群治的内生动力。要健全机制,搭建平台,创新载体,组建民警辅警、社区干部、网格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多元融合的社区治理队伍。如,在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中,可推行联防机制,推选党员、乡贤担任联防长,履行信息采集、矛盾调解、应急联动核心职能。当“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共治氛围逐渐浓厚,“人人享有”的安全共同体意识便得以深深扎根。这正是构筑公共安全防线最坚实、最持久根基的关键所在。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