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诗词认识济南

2025-07-30 09:18:37 来源: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

五年IP锤炼,陪伴小名士长大、吸引诗词高手云集……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诗词认识济南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诗词认识济南

 

  7月28日傍晚,擂台赛现场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

  本版照片均由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黄中明 摄

  “我想把诗词的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从而爱上诗词,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7月28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北广场,由新黄河全媒体传播(山东)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冠名,天地缘酒业特别支持的2025济南国际泉水节漱玉杯诗词擂台赛在此继续火热开擂,作为第二场比赛的擂主,刘兰景一登场便满怀热忱地表达了自己的初衷。

  当天,共有22位选手踊跃报名,赛事持续近两个小时,刘兰景凭借深厚的诗词积累“一站到底”,其他选手也各展风采,赛事圆满举办,诗词的芬芳再次弥漫泉城。最暖战队!母子三人组团上阵

  结束了周日的首场比赛,周一的工作日迎来了一群小孩哥、小孩姐,满怀热情地奔赴这场诗词盛宴。第一个上场的小选手谢子月,虽只是大班的孩子,却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台风。尽管未能通过第一关,但专注认真的模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一天的比赛吸引了祖孙、父子、母女等形式的同台组合,28日更是出现了母子三人齐上阵的温馨场景。带着一对儿女报名的范月莲说,下午带孩子来曲水亭街游玩,恰巧碰上诗词比赛,孩子们兴致勃勃,自己也想借此为孩子树立榜样,便一同报了名。两位小选手下台后仍热情不减,在一旁认真观战,为下次比赛积极准备。

  8岁的王烁嘉、王婉荧是一对龙凤胎,这是他们首次参加诗词比赛。妹妹王婉荧说,爸爸、妈妈都很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引导他们背诵诗词,如今兄妹俩诗词储备量都已上百首。王婉荧上了小学后还学习了琵琶,哥哥王烁嘉则痴迷历史,他兴奋地告诉新黄河记者,最近在读《明朝那些事儿》,回家后要重新捡起诗词背诵,争取下次取得好名次。

  比赛现场还有不少熟悉的老朋友。6岁的4号选手蒋守正,是名“准小学生”,已参加过3次诗词擂台赛,每次诗词储备都有质的飞跃。虽然此次遗憾止步第一回合,但多次参加比赛的他已经练就强大心脏,“没事,我下次还来!”7岁的潘子任是第二次上台,这次成绩让他很满意,“差一句就进入第二回合了,说明我还需要努力,回家后继续加油!” 13岁的张恩瑜前一天铩羽而归,28日下午带着她的“诗词宝典”前来“二战”。面对前辈刘兰景,她毫不胆怯,轻松闯过前两关,在“飞花令”环节与刘兰景激烈角逐,虽最终惜败,但她对成绩很满意:“昨天表现不理想,回去好好准备了一番,今天虽没赢得擂主,但比昨天有进步,我又成长了!”八方诗侠!全国高手慕名而来

  从2020年的中华“二安”诗词大会至今,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精心打造的这一诗词IP,已陪伴大家走过了五个春秋,举办了六次诗词比赛。五年时光,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壮丽画卷,见证了诗词文化的蓬勃发展与广泛传播。每一次活动现场,不仅有和诗词一同成长的小选手,更有五湖四海的诗词高手慕名而来。

  28日的守擂者刘兰景,是济南诗词圈公认的“高手”。“刘兰景老师来了,别人都没戏了。”“刘老师一上场,没人比得过。”面对大家的赞誉,这位曾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的选手十分谦虚:“大家过奖了,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切磋,对我们诗友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聚会。”继27日首场比赛迎来深圳诗词高手王子龙后,28日的擂台赛又有来自聊城的于翠,来自包头的邢文芳、杨竹漪等高手组团报名,其中12号选手杨竹漪也是本场比赛第一个闯入飞花令的选手。

  每一场诗词比赛,不仅是一场诗词的竞技,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从济南的泉畔出发,诗词的魅力跨越地域,吸引了无数诗词爱好者投身其中,让杜甫“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感叹源远流长。在济南,诗词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化作鲜活的力量,融入人们的生活,激发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未来这一诗词IP将继续绽放光彩,引领更多人走进诗词的世界,让诗词的芬芳在泉城永流传。

本文来源:济南时报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