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诗词传情颂家国

2024-12-23 09:27:45 来源:定西日报 责任编辑:

诗词传情颂家国

——读《诗词大先生:叶嘉莹的诗教人生》

诗词传情颂家国

——读《诗词大先生:叶嘉莹的诗教人生》


诗词传情颂家国

  □ 刘昌宇

  叶嘉莹是学贯中西的诗词大家,在其一个世纪的生命旅程中,先生以诠释古典诗词为己任,向世界广泛宣讲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拳拳爱国之心,令人钦佩。初冬之际,展开其嫡传弟子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的新书《诗词大先生:叶嘉莹的诗教人生》,叶嘉莹先生80年投身诗词教育的动人故事,再一次变得鲜活起来。

  全书融叶嘉莹生平故事、诗教理念、诗词点评于一体,既介绍了先生曲折坎坷的人生遭逢,又将她由漂泊海外到回归祖国,再到倾情传授中国古典诗词的过往,悉数道来。从一个弟子的角度,全方位揭秘了先生的为师之道、诗教之路,以及她讲诗的成功经验和魅力所在。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年少时便在家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由此走进了古典诗词的曼妙世界。1941年,她考进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近代韵文、散文作家顾随,进一步研习古典诗词。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叶嘉莹跟随丈夫辗转多地,后于1969年迁居加拿大,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终身教授。在校期间,她将西方文论与传统吟诵相结合,以其个性鲜明的讲课方式,向广大西方学子悉心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之魅力。1974年,叶嘉莹回国探亲,看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情深难抑中激动地写下了一首一千多字的古体长诗《祖国行》,深切地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

2015年,思乡心切的叶嘉莹,满怀着一腔文化寻根的心愿,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从此,她以南开大学为讲学基地,倾情讲述古典诗词的千年神韵。在80载的从教生涯中,先生以其扎实的国学根底、精湛的西学修养与深刻的生命体验,创设性地构建起结构谨严、特色鲜明的诗学体系,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叶嘉莹一生坎坷,先后经历了少年丧母、晚年丧女等一系列重大变故。在人生的低谷,是一首首隽永的古诗词温润着她的心,让她在重重磨难面前,守住了文学的初心,将她深爱的诗词教育进行到底。也正是这些独特的经历,赋予了她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驱使她在有生之年,不遗余力地投身到古典诗词的教研与学术探讨中,让每一个喜爱诗词的人们,都能从韵味悠长的文学宝库里,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先生的诗词析义课,之所以广受各界的欢迎,在海内外赢得普遍赞誉,皆因为她把自己的生命体验,都深深地融入每一首诗、每一阕词的阐释中。而对于学诗品词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先生更是语重心长地教导说:“如果你学了诗,内心之中就对于人类、世界、万物有一种关怀,看到草木的生发就欣喜,看到草木的零落就悲哀,是诗的感发使人与人之间有了沟通和交流,也使人对于万物有了兴发感动的关怀。”这种琴瑟和鸣,会让我们在理解诗词本义的同时,增强共情和同理之心,逐步培养起对人、对事、对整个世界深厚的情感,从而在境由心生中,体悟到人世间的真诚与可贵,进而激发起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

  作为一生爱国的世纪老人,先生对于国家、对于年轻人都抱有非常远大的期许,她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古老、强大的国家,可是我们新生的气象,新兴起的事业都是非常辉煌的,非常远大的。所以,我说‘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我们江山的美丽、江山的美好是书写不完的。大家要努力,一起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江山更加美丽,希望我们的前途更加远大。”

  百年的诗词授道,通过这本情深义重的大书,让我们洞悉叶嘉莹一片赤子之心。诗词大先生未竟的事业,相信将在我们的手中得到赓续和传承,中华文脉必将根深叶茂基业长青。

本文来源:定西日报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