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启动暑期青少年安全防范集中宣传行动
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发布青少年安全防范教育片《守护青春 安全同行》、禁毒宣传系列短剧《加速药丸》、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片《象牙塔外的警戒线》、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指南《成长路上的“心”钥匙》等5部宣教片,正式启动暑期青少年安防集中宣传行动。
2023年以来,常州市公安局始终将青少年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警心护苗”宣防行动为引领,统筹各警种部门力量,聚焦防溺水、交通安全、反诈防骗、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校园欺凌防治等关键领域,着力构建“沉浸式”宣防矩阵、“金汤式”安全网络、“暖翼式”心理干预三位一体防护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青少年安全防范宣传工作,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青少年安全防护新模式。
行动覆盖全市所有幼儿园、中小学、中职院校及高校,超130万师生家长参与其中,为青少年的安全成长提供更加坚实、全面的保障。
打造“沉浸式”宣防矩阵 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2023年以来,常州市公安局新闻宣传中心通过研判不同学生群体亟待加强的安防宣传重点,采用“案例还原+专家解读”模式,精心策划并拍摄制作了《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正确应对》《缤纷暑假平安"警"相随》《独一无二的生命》等22部高质量的安全教育片。
“为确保宣教效果最大化,我们联合教育部门,精准覆盖关键节点,采用‘线上视频全网发布 + 线下主题班会、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市在校学生及家长分批观看,力求让每一名学生和家长都能从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心灵触动,将安全意识深深植入心中。”常州市公安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刘辉介绍。
民警加强新媒体矩阵联动,深耕线上平安宣传,在“平安常州”“常州公安微警务”等全市公安新媒体账号开设“青春护航”“警心护苗”等专栏,聚焦网络安全、交通安全、交友安全、校园安全等重点,持续发布《校园防欺凌指导手册》、《珍爱生命 远离溺水》等系列专题微文600余篇。通过积极组织将相关宣传内容转发至家校联系群、警校联动群、班级联络群等,让安全知识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到青少年和家长手中,总浏览量已突破300万,极大地提升了在校师生对青少年人身安全的关注度。
常州公安新媒工作室还牵头开展“护航开学 平安相伴”“你的心事有我愿意听”“聊聊网络安全那些事儿”等主题线上直播50余场,累计关注收看人数超100万人次,实现和线上家长及学生的即时互动与深度交流。
线下,常州公安利用每学期开学、放假之际,组织民警走进校园,积极开展“开学第一课”“假期安全记心间”等集中宣传活动。“我们针对青少年交通安全,持续开展‘畅安校园行’系列宣教活动、‘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互动体验课等品牌活动。”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治处主任谢轲介绍。
此外,常州市反诈中心积极深入中小学校开展90余场反诈专题讲座,提升学生防骗能力;禁毒部门先后举办100余场青少年禁毒宣传活动,强化青少年防毒意识;法制部门提供31门普法课程清单,学校可根据需求预约民警到校授课,累计授课600余次;新闻宣传中心连续4年在暑期开展“少年警校”夏令营活动36场次,面向青少年组织警营开放日活动,邀请孩子们走进警营,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更多安全知识。
筑牢“金汤式”安全网络 构建平安校园新格局
今年1月15日,常州市公安局会同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公安(法治)副校(园)长聘任与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由公安机关确定人选,教育部门发文聘任。全市836所中小学、幼儿园均完成法治副校长选派和聘任工作。
“法治副校长按照文件要求入校履行‘三联三查三治’工作职责,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管理,为校园安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常州市公安局内保支队副支队长姜丽娜介绍。
针对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从2023年4月起,常州公安就创新推出警校共建模式,挑选曾担任过领导职务、管理经验丰富的老民警担任“法治督导员”。“由最初的试点学校到现在的全面铺开,目前,全市15所中职院校已全部配备‘法治督导员’。”姜丽娜介绍,法治督导员从法治教育、学生保护、安全管理、预防犯罪、依法治理等五个方面落实13项具体措施,全方位融入学校管理、平安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减少和避免青少年受到不法侵害。
今年春季开学以来,常州公安全面强化“护学岗”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护学岗工作的通知》及《“一校一策”护学标准化工作指引》,细化岗位设置、执勤规范及安防设施标准,构建校门口“由外到里”标准化校园防护体系。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设置100%覆盖,联动教师、保安及家长志愿者共同维护秩序。
为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坚决防止校园欺凌事件,2024年初,常州市公安局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11家单位成立“常州市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联席会议”,明确各单位各部门职责,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指导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教师、家长代表、社区民警等参与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加大学校内部巡防力度,建立完善学生欺凌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流程,坚决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引发重大事端。
深化“暖翼式”心理干预 为青春成长点亮心灯
为打通青少年危机干预“最后一公里”,常州110在全省首创“110心理疏导专席”,24小时不间断为拨打110寻求帮助的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服务,有效避免了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严重后果。
“为了让这类警情处置得更快更规范,我们制定了系统规范的处置流程图。从群众报警或民警发现有涉及青少年危机的信息,到转交由危机干预专席接警员负责联系疏导,从情报指挥中心民警开展研判获取当事人处境,到街面巡特警、交警或派出所民警赶往现场,每一个环节都明确到具体负责主体和处置方式。”常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一大队大队长徐维佳介绍说,2022年8月,他们与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联合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警教联盟”,双方一起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危机预警、干预、转介一体化工作机制,在确保当事人安全后持续跟进开展心理疏导,真正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
“考试失利不等于人生失败,我们可以聊聊吗?”在武进分局湖塘派出所“常安联盟·心灵家园”心理咨询室,常州市心理协会副理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琴正在开导一名高三学生。
2022年8月,常州市公安局新闻宣传中心联合市心理卫生协会开展“常安联盟·心灵家园”心理干预志愿活动,先后聘任20余名心理咨询师成为“常安联盟·心灵家园”志愿者,对警务活动中出现心理方面问题的青少年,及时安排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提供心理干预,帮助开展工作。
“如果说110接警台是处理心理危机引发的青少年极端行为的紧急防线,那‘心灵家园’则在后续跟近的心理咨询服务中给了青少年犹如暖翼般的呵护。”刘辉介绍,“心灵家园”成立以来,已累计为青少年开展心理辅导干预活动219场次。
针对儿童走失、学生离家出走警情,常州公安革新警务理念、创新运用机制、高效快速处置,把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近三年,常州公安累计及时找回14周岁以下儿童5800余人次。在寻找过程中,不仅关注其人身安全,还注重对其心理的关怀和安抚。当找到走失或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后,及时安排心理咨询志愿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6-18常州启动暑期青少年安全防范集中宣传行动
- 2025-06-13鹤岗工农:全警练兵 淬炼实战本领
- 2025-06-12凯里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 2025-06-11重庆高新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
- 2025-06-10人民警察就是换了新衣裳的“八路军”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