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务报道

机制创新解民忧 数字赋能提质效

2025-06-18 09:03:36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因为噪声、采光对部分业主存在影响,原以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件麻烦事,但在社区民警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协调下,整个过程很顺畅,现在上下楼方便多了。”前不久,随着新装的电梯正式投入使用,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街道石油社区20余位60岁以上老人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近年来,江北区综治中心持续推动功能聚合、机制重构、数字升级,高标准打造了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于一体的工作平台。其中,公安力量不可或缺。

力量集成,建强多元共治阵地

“调解员既有法律功底,又懂人情世故,句句说到心坎上。”前段时间,大石坝街道首创鸿恩社区的两位业主因公共区域使用纠纷僵持三个月。综治中心接到信息后,触发“红网蓝警”派单信息。社区民警与网格员组成的调解小队迅速上门,当场促成双方和解。

去年2月,江北公安探索建立“红网蓝警”基层治理新机制。“红网蓝警”即“‘红马甲’网格员+‘蓝制服’警力”。工作中,依托综治中心大数据支持,江北公安完善协作配合机制,做实做强基层治理最小单元,推动工作联动、风险联控、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进一步壮大网格防控力量,形成权责清晰、协同联动、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综治中心指挥调度大厅,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法治驾驶舱,通过接入区治理中心和镇街“141”智治平台,整合公安、司法、信访等23个部门数据资源,构建起人、房、地、事、物五维关联数据库。

不仅矛盾纠纷化解得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也成效显著。江北公安上线“反诈小卫士”小程序并将数据接入综治中心,线下成立反诈冲锋队,通过“线上智能预警+线下精准劝阻”双线协同,累计完成上门劝阻786起,挽回损失800余万元。目前,“反诈小卫士”注册用户已达80余万人,形成全民识诈、全域反诈治理格局。

创新模式,推动实质问题解决

为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快解决,江北公安依托综治中心力量,创新建立大石坝派出所“警律调解室”、江北城派出所“三所联调”、观音桥派出所“小马工作室”等模式,发挥民警、公益律师、人民调解员、社区干部、物业人员和行业场所安全负责人的职能优势,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在基层、化解在基层。

截至目前,大石坝派出所“警律调解室”、江北城派出所“三所联调”、观音桥派出所“小马工作室”已分别成功调解群众纠纷941起、930起、1352起。这些数字不仅体现了矛盾化解效能的大幅提升,更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转化为看得见的治理成效。

科技赋能,提升协同治理效能

“请双方保持冷静、克制情绪,民警和巡防队员马上到达现场。”5月31日,江北区鎏嘉码头夜市人头攒动。一名游客因价格问题与某摊主发生争吵,触发“守望者”可视对话系统报警。五里店派出所指挥室接到报警后,指挥长立即通过可视对话系统进行“降温”处置,有效将纠纷平息在萌芽阶段。

这个场景的背后,是江北区分局科技赋能提升协同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江北区综治中心依托数字重庆“1361”总体架构,以数据流重构业务流,实现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动态呈现、实时预警,推动综合治理模式由人工经验向数智融合转变。公安力量也在加速转型升级,助推超大城市治理迈入新阶段。

此外,在观音桥商业区,江北公安打造的“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区的红色灯箱颇为醒目。居民刷个人身份证或在“随申办”App上亮证扫码,通过验证即可进入。服务区内自助终端集成了档案、公安、人社、医保等部门的11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24小时为群众提供自助办理与查询服务,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