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务报道

守护“无声” 安全“有感”

2025-02-10 09:10:29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社区民警带领网格员走访群众。(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

2024年,上海公安机关以新警务理念为先导,深入推进“砺剑”系列专项行动,创新探索打击治理新模式,推动数字警务与实体警务深度融合,追求守护“无声”、安全“有感”的更高境界,以公安工作现代化护航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主动”

精准打击违法犯罪

近日,上海警方通过对重复警情数据分析发现:居住在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的一户居民婆媳矛盾不断升级,存在治安隐患。线索立即被下发至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泽之会同调解员迅速上门劝导,律师对房屋的产权归属及居住权进行了专门解释,最终平息了矛盾,消除了潜在的治安隐患。

这是上海市公安局新质战斗力合成作战专班充分发挥“最强大脑”作用,实现数据精准预警的成功案例。

“大数据赋能实战,让基层民警开展工作更有方向和底气。”李泽之表示。专班紧扣现实需求和风险隐患集中攻坚,形成“从问题需求建模型,数据通过模型产出信息,信息引领打击整治行动”的闭环,每月产出线索近2000条,累计攻坚突破“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等630余个实战难题。

主动预警、精准打防。上海公安机关持续加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设,以精准的警务信息数据引领打击整治工作,铲除违法犯罪滋生土壤,防止治安问题沉淀。

在“最强大脑”的指引下,基层派出所“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有效夯实主防阵地。“在全量警情全生命周期管理基础上,我们搭建预警模型,对纠纷类警情数据加强分析比对,对容易引发恶性案件的重点、重复警情,实施分局长、派出所所长‘双长盯办’,做到日结日清,确保风险隐患见底归零。”上海市公安局指挥部指挥中心110接警管理科科长陈亮介绍。

什么问题突出就打击整治什么问题。2024年,上海警方聚焦刷单返利、电商补贴、虚假教培等电信网络诈骗多发案件,发起规模性集群战役20余次,捣毁诈骗窝点70余个,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坚持“协同+规范”

源头治理风险隐患

“各单位注意,辖区内发现一艘非正常涂刷船名船号的船舶。”2024年11月,崇明分局联合崇明海警部门和江苏启东、海门警方办结一起走私冻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名,查获各类冻品150余吨。

“我们不断深化与毗邻省市公安机关的警务协作,完善重大刑事案件跨区域协作和同步上案机制,定期组织集中清查、设卡临检和集中整治,开展跨区域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努力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守护省际交界区域和谐稳定。”崇明分局刑侦支队民警龚颖敏介绍。

警种合成、区域协作、警社合作,上海公安机关积极构建多元参与的城市安全治理新格局。基层治理合力“攥指成拳”,有效提升了风险隐患感知、预警、防范、化解能力。

部门协同进一步延伸了社会治理触角。2024年,由公安牵头的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已由“事项创新”上升为“制度创新”,106万余起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成为提升超大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水平的“关键实招”。作为“三所联动”机制的外延,社区少年服务队、“微网格”基层治理模式等创新举措,已累计帮扶问题青少年1250余人,及时发现处置基层隐患问题、群众诉求1.6万余件。

交通安全的协同共治,造就了城市的“秩序之美”。2024年,上海公安交警部门会同交通、运输、环保等职能部门,持续加强高风险、事故多发路段排查整改,针对大型车辆违法未处理、逾期未检验等隐患,联合开展入企检查,全力压降道路交通事故风险。2024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8%、11.3%。

近日,普陀分局“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通过多警种合成作战,成功侦办了全市首起非法生产、经营电子烟案件,一举捣毁12个制假窝点,成功抓获21名犯罪嫌疑人。讯问室内,办案民警依托“一站式”中心使用管理模块,可对办案区进行全时段监测、自动判别、实时预警相关潜在执法风险点,确保做到办案区所有异动“秒级发现、秒级响应、秒级反馈”。

“以前各部门警种之间的线索互通滞后,现在有了‘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合成作战平台,可以迅速对案件开展深挖扩线,切实提高了我们的办案质效以及打击力度。”普陀分局经侦支队食药环侦大队副大队长高杨晨说。

坚持“精细+务实”

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底,根据“蓝鲸”护企工作站走访发现的线索,长宁分局经侦支队会同虹桥路派出所成功侦破一起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捣毁一个销售假冒品牌服装和箱包的犯罪团伙,抓获20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作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我们依托‘蓝鲸’护企工作站,深入走访企业收集线索,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筑牢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防线。”长宁分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庄明华表示。2024年,上海警方共侦破侵害企业权益、破坏企业经营的各类犯罪案件1700余起,依法保护了300余家品牌的合法权益。

“为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在全市建立17个‘蓝鲸’护企工作站,安排专员入驻,调研走访、进企宣讲、提供各类经济犯罪案件的报案指引以及线上线下法律咨询等跨前举措,有效提升企业识别和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指挥处副处长孙正纲介绍。2024年,工作站民警共走访企业500余家次,组织集中防范宣传100余次,编发风险提示40余条。

2024年12月1日清晨,3.8万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长跑选手齐聚外滩,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开跑。“一年比一年热烈精彩,一年比一年安全有序。”连续4年参加马拉松赛事的张先生说。

这一份“精彩、安全”得益于上海公安机关针对赛事安保的精细部署。从座无虚席的明星演唱会,到燃爆全场的体育赛事,再到人气爆棚的文博美术展……上海文旅消费持续走热。为了满足市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上海公安在坚决守牢活动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实行大型活动全量“线上申报”,审批时间缩短50%,提前介入指导活动场馆制定“一馆一方案”,细化落实风险评估、场地管理、交通疏导、秩序维护等各项工作,2024年共保障了2700余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行。

点评:新警务理念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邱格屏)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推动变革的强大力量。作为国际化超大城市,上海各类要素高度聚集,社会系统风险耦合叠加,如何更好地统筹发展与稳定,是公共安全治理的核心命题。

上海市公安机关在推动“砺剑”行动中,展现了创新的警务理念与高度的实战能力,通过现代化警务手段和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了社会安全感和公安工作的公众满意度。这一系列举措以“创新+主动”“协同+规范”“精细+务实”的核心思路,推动了上海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了城市的公共安全与法治环境。上海公安的“砺剑”行动不仅是对传统警务工作的创新,更是对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深度应用。通过数字化和制度创新的结合,上海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风险时,展现了高效、前瞻、协同的治理模式。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反映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趋势,也为其他大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