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民故事

特写丨河滩上的一场紧急生命救援

2025-10-11 09:08:33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警察同志,我……我在赛湖四桥这边钓鱼,天完全黑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四周全是比人还高的草,手机也快没电了……”9月20日19时,江西省瑞昌市公安局赛湖派出所的报警电话里,传来一名男子急促而慌乱的声音,背景是呼呼的风声。

“别急,慢慢说,尽量描述一下你旁边有什么标志物?站在原地别动,保存体力,我们马上到!”值班民警用沉稳的语气安抚对方,试图获取更多有效信息。然而,“嘟——”的一声长音,电话骤然中断。民警回拨过去,对方电话已是无法接通的状态——显然,对方手机电量已耗尽,彻底失联。

警情就是命令!赛湖派出所民警立即携带强光手电、救援绳等装备火速抵达四桥附近。初秋的夜晚,赛湖堤坝区域气温已降至十摄氏度,冷风裹挟着湿气,不时从低空袭来。在广阔的河滩地带,茂密的芦苇丛在夜风中摇曳,发出沙沙声响,纵横交错的水道密布其中,仅凭肉眼和呼喊搜寻,无异于大海捞针。

“情况棘手!必须尽快确定大致方位!”民警立即将情况上报瑞昌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请求支援。一场多警种联动的夜间应急响应迅速启动。

与此同时,另一路民警紧急联系被困男子的家属。“他常去哪个位置钓鱼?”“电瓶车是什么颜色?停在哪里?”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缩小搜索范围的关键。

很快,瑞昌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携带无人机赶到现场。

“起飞!”一声令下,无人机迅速升空,对目标区域进行地毯式扫描。地面上,民警们根据家属提供的线索,驾车沿可能的路径缓慢巡查,强光手电的光柱在无边的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此外,社会救援力量也赶到现场,协助民警开展拉网式排查。空中与地面、警力与民力,织成了一张立体搜救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间低温对失联者的体能是极大考验。所有人的心都悬着,紧紧盯着无人机操控屏。“有情况!”突然,操控员喊了一声,在一片茂密芦苇荡后的河滩上,一个身影若隐若现。

然而,新的难题摆在面前——被困者所在的河滩与救援人员所处的位置被一道宽阔的水流隔开,水下情况不明,夜间涉水风险极高。“抛投救援绳和救生衣过去,指导他做好防护,我们把他拉过来!”现场指挥员果断下令。

“老乡,我们是瑞昌公安民警!看到救生圈了吗?把它套在身上,双手抓紧绳子,我们拉你过来!”民警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扩音器,向对岸喊话。在确认防护措施到位后,岸边的民警、特巡警和社会志愿者齐心协力,稳稳地将绳索向回收。“一二三,拉!”有力的号子声在寂静的河滩上响起。终于,在报警约150分钟后,被困男子被安全救回岸边。他浑身沾满泥水,冷得瑟瑟发抖,一边拉着救援人员的手,一边声音哽咽地说:“谢谢……太谢谢你们了!”

经了解,该男子当日下午独自前往河滩钓鱼,因沉迷其中未注意天色变晚,最终导致返程时迷路被困。

“这面锦旗,代表我的心意!”9月23日,获救男子将印有“警民一家亲,遇难见真情”的锦旗送到赛湖派出所。这场深夜河滩上的成功营救,不仅是对公安民警快速反应、多警种协同作战能力的一次检验,更是科技赋能救援、警民携手护佑平安的温暖诠释。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