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务报道

嘉兴海宁、杭州萧山公安为游客筑起坚实的观潮安全堤坝——潮涌一线 平安相伴

2025-10-11 09:06:08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中秋前后,钱塘江大潮迎来最佳观赏期,奔腾的潮水裹挟着万钧之势,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至。为筑牢观潮安全防线,浙江公安机关早谋划、早部署,以科技赋能实现人流车流精准监测,靠联动共治汇聚多方防护合力,用暖心服务及时回应游客期待,为观潮活动筑起一道坚实而温暖的安全屏障。

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依托无人机智能感知系统精准掌握人流密度并进行空中播报提醒。孙鹏 摄

科技赋能 筑牢智慧堤坝

10月9日10时,在潮水抵达海宁市盐官观潮公园前三小时,“观潮智慧安保平台”自动监测到观潮胜地公园安澜门检票口游客聚集量达到饱和状态并发出预警。指挥部据此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指令执勤警力将游客及车辆向公园西区分流。执勤民警俞洋表示:“得益于AI智能眼镜的应用,可在五六米外自动识别车辆预约状态,为提前分流疏导提供了极大便利。”

观潮安保最大压力源于短时间骤增的人流车流。近年来,海宁公安持续深化科技赋能,依托智慧平台实时感知沿江50多公里全线八大区域、盐官核心景区12个点位的人流车流,以及安保力量布点情况;同时运用大数据预测功能,精准支撑景区游客容纳量管控与引流。

“潮水还有20分钟抵达美女坝,重点区域警力即刻加强人群疏导!”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观潮安保现场指挥部内,民警韩李捷紧盯数智大屏,依据实时潮水轨迹下达调度指令。

萧山公安整合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等科技力量,构建起一张立体化观潮防护网。无人机依托机巢自动巡飞,实时感知沿江人流密度并进行空中播报提醒;一旦发现江边有逗留人员,立即喊话劝离并同步回传信息。江面首次投入“无人船+救生机器人”编组,具备自动巡航与远程喊话功能,遇有险情可迅速出动,替代人工实施高效救援。江堤上,无人巡逻车搭载全息感知系统,沿途提示文明观潮,对违停、拥堵等情况实时语音提醒并上报,同步联动执勤警力快速处置,全面提升了观潮安保的响应效率与处置精度。

联动共治 织密安全防线

“不要离护栏太近,危险!”近日,在杭州市萧山区新街街道长达4.9公里的钱塘江堤段,防潮队员周建江和高海明来回巡行。他们不仅要引导观潮群众远离危险区域,还要仔细检查沿岸防护设施。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他们为“喊潮人”。

“喊潮人”的守护传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最初是萧山南阳江畔的渔民自发组织,义务承担起喊潮提醒的工作。如今,这支队伍不断壮大,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南阳派出所组织警力与身穿红马甲的街道“喊潮人”志愿者紧密配合。熟悉水情的他们,成为江岸一线的“哨兵”,在钱塘江岸线织就安全防线。

“我家门口能停4辆车!”“我家后面还能再停3辆!”今年7月,海宁市盐官镇丁桥、长安等沿江乡镇提前行动,向村民征集临时停车位。每逢观潮季,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沿江大型停车场车位有限,停车难成了游客的普遍困扰。为此,沿江乡镇早谋划、广动员,从村民房前屋后协调出2000余个免费停车位,有效缓解了游客的停车压力。

海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在高速公路出口为游客指路。吴乐垚 摄

为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海宁市交通运管部门联合公安交管部门,在原有公交线路基础上,新增3条观潮专线,4天内累计转运游客1.64万余人。此外,海宁公安联合高速公路管理方、导航平台及媒体电台等多方力量,实时发布路况信息、拥堵提示与绕行建议,共同保障观潮游客出行更安全、更顺畅。

暖心服务 筑就安心港湾

“大伯您放心,救护车马上就到!”10月6日中午,美女坝观潮点正值人流高峰,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南阳派出所民警盛少华在执勤时,突然接到群众求助,称一位老人不慎摔倒,无法起身。他立即上前查看伤情,一边用对讲机联系指挥中心调度120,一边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搀扶至观潮点外围的安全区域并全程守护,直至协助医护人员将老人抬上救护车送医。

近日,浙江持续晴热高温,游客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易引发身体不适。为此,卫健部门在观潮点增设了医疗救护点、增派医护人员,与现场执勤警力共同构建秒级响应救援机制,以高效联动为游客安全保驾护航。

在观潮安保一线,暖心的故事时时上演、处处可见。海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万成达在给游客指路时,担心对方记不清路线,笑着建议:“您可以用手机把我拍下来,等会儿记不住了就看看照片!”这句朴实的话语,让他被网友亲切称为“导航交警”。还有一对特殊的“战友”——海宁市公安局的黄国飞与黄子钧父子。父亲在路口指挥车辆,儿子在海塘巡逻执勤。黄子钧那句“小时候不理解他,现在,我终于成了他”,道出了两代人对平安守护的接力与传承。

潮水东奔西涌,警力随潮而动。执勤警力如浪花般层层接力、紧密协同,全力守护50余万观潮群众的安全。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