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实施“青蓝工程” 助力新警成长
5月27日3时,福建省惠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办公室内依旧灯火通明。青年民警刘思豪正全神贯注地按照师父陈军的批注修改结案报告。“从前以为破案只需满腔热忱,现在才明白,专业与匠心才是破局的关键。”刘思豪感慨。
自2024年起,惠安县公安局以创新驱动人才培育,实施青年民警培育“青蓝工程”,以“精准画像+实战淬炼+赛道竞跑”模式,助力63名新警的加速成长。
在惠安县公安局的档案柜中,整齐摆放着63份青年民警的“成长画像”:“洪鸿权擅长数据分析,但群众工作能力需提升”“吴子钰事故处理规范,但临场应变需加强”……这些看似简短的批注,实则是师父们在日常案件讨论、实战指导中的细致观察。基于这些精准“画像”,惠安县公安局为每名青年民警制定了个性化的成长计划。
惠安县公安局围绕执法办案、群众工作等7大类短板,开设“补钙课堂”,通过深入剖析民警履历、持续跟踪岗位表现、定期开展综合评价,动态调整培养策略。治安大队民警洪鸿权经过半年的定向培养,他主办的一起重大案件被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实现了从业务新手到办案骨干的蜕变。
在交警大队民警吴子钰的成长笔记本扉页上,师父黄宏的赠言“处理事故不仅是定责,更是解心结”格外醒目。今年3月,在侦破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时,吴子钰在海量数据中捕捉关键线索,最终通过一块脱落的保险杠碎片成功锁定嫌疑人。“师父传授的线索梳理与追踪方法,在这起案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师父的悉心指导,吴子钰在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业务知识竞赛中斩获一等奖。
在刑侦大队,师父陈军为徒弟刘思豪制定了“绘制案件思维导图”的硬性要求。去年7月,在侦办一起诈骗案件时,刘思豪熟练运用师父传授的“顺藤摸瓜、层层拆解”办案技巧,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关键线索,深入挖掘案件脉络。陈军更是连夜与刘思豪反复推敲办案方案,对每个环节进行细致打磨。“就像解方程式,师父教我找到关键变量。”刘思豪表示。
“左悬停,右规避,锁定目标!”在全市警用无人机比武现场,崇武派出所民警欧炜宏操控的无人机如猎鹰般穿透模拟浓雾,精准定位“嫌疑人”位置。这个入警时连无人机都没碰过的小伙子,与青年民警陈嵘默契配合,在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警航飞手”人才战队比武竞赛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超视距侦查科目中勇夺第一名。
为进一步激发青年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惠安县公安局建立了“优秀、良好、一般”三级评价体系,将比武成绩、办案质效等核心指标与职级晋升直接挂钩,搭建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自2024年“青蓝工程”实施以来,已有93人次的青年民警因表现优异获得表彰,其中超过半数已成长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6-19惠安:实施“青蓝工程” 助力新警成长
- 2025-06-18针对网络消费那些“坑”,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维护消费者权益
- 2025-06-12出实招确保果农丰收增收 屏边将警务服务送进万亩荔枝林
- 2025-06-11铁路公安机关专项打击整治猥亵违法犯罪
- 2025-06-10儿童玩具,护好童心保安全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