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高法发布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权益……最高人民法院5月27日继续发布实施民法典系列典型案例,聚焦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释放民法典的良法善治功能。
“声音”被盗用,法律管不管?
殷某诉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等人格权侵权案中,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等五被告未经殷某许可使用其声音,实施了侵害殷某声音权益的行为,构成对原告声音权益的侵害。法院依法判决北京某智能科技公司、某软件公司向殷某赔礼道歉,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某软件公司向殷某赔偿损失。
我国以立法形式将“声音”保护写入民法典人格权编。本案中,人民法院依法认定,声音作为一种人格权益,具有人身专属性,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录音制品中的声音构成侵权,为新业态、新技术的应用划定行为界限。
被顾客恶意中伤,商家如何维权?
戴某的丈夫在某瓦罐煨汤店购买了桂圆排骨汤、饺子各一份。随后,戴某以家人不适应该饮食为由到店要求退换。双方协商未果,戴某当即将手中的汤甩在地上,愤然离店。回家后,戴某仍然心有不甘,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恶意评价视频,引起网友围观。瓦罐煨汤店经营者得知此事后,要求戴某停止侵害,并诉至法院,要求戴某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相关损失。
法院认为,戴某出于一时激愤,在网络平台上针对瓦罐煨汤店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态度发布损害其名誉的内容,并引起不特定群众围观,构成对该店名誉权的损害。故判决戴某在网络平台发布道歉内容视频,且留存时间不少于三日,同时判令戴某向某瓦罐煨汤店赔偿损失。
这批典型案例还包括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等。
本文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5-28聚焦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高法发布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 2025-05-27反“内卷”该出手时就出手
- 2025-05-26揭露间谍的N副面孔
- 2025-05-23中央网信办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治理
- 2025-05-22以“小切口”革新撬动警务大变革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