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是什么颜色?”——把“提问”搬上舞台,北京联合大学用舞蹈叩问光明
北京选送节目《舞台的颜色》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见习记者 李氏琼 武汉摄影报道
8月1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舞蹈类)的舞台上,有一个以提问视角来回应视障人士内心渴望的表演,牵动着公众的心绪。
舞台上,视障学生在钢琴演出结束后,激动自语:“这是我参加过的最盛大的演出,老师说,今天的舞台很美,要是能看看舞台的颜色,该多好啊……”她开始寻找颜色,在回忆中,“看到”自己在音乐的指引和老师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出迷茫后,她渐渐明白,爱与坚持就是最美的颜色。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这是北京选送的节目,由真实案例改编而来,并在此次汇演中荣获特等奖。
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演出结束留念现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一位参与演出的视障大学生听说舞台地面上铺满了色彩斑斓的显示屏,他问身旁的老师舞台是什么颜色?如果能看一眼,他觉得这辈子都值了。
2024年,以此为灵感,北京联合大学残疾人大学生艺术团师生在校院的大力支持下,把这一提问编创为舞蹈作品《舞台的颜色》。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方向的老师,我希望能用作品回答这个提问:最美的颜色不在眼睛里,而是在自己的心里。”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系老师、校残疾人大学生艺术团执行团长蒋胜楠对《华夏时报》记者说,2023年她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入职学校时,在一次新生入学培训中听到了这个故事,深受触动,一步步着手编创了舞台作品。
一部作品的磨合诞生
蒋胜楠介绍,舞蹈由一个引子和三个段落组成。通过逆时针的舞台调度进入回忆后,循序渐进地展现了演员经历的音乐启蒙,学习困境和最后重拾自信的过程。前前后后历时两年,在多方力量帮助下,“回答”才逐渐成型。
得益于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关于残疾人大学生艺术团的教育教学共建项目,北京舞蹈学院的本科生在特殊教育学院做助教时,协助蒋胜楠完成了作品的初始编创。随后,专业编导黄金老师又对舞蹈动作进行了多轮细化和提升。“学生们基本上是无偿参与舞蹈编排,包括后面专业编导修改舞蹈,收取的费用远远低于市场价,这对我们舞蹈的初建助益良多。”蒋胜楠说。
舞蹈音乐的筛选同样层层递进,在确定纯音乐基底后,特殊教育学院音乐系的视障学生参与了音乐再创作,添加了旁白配音、鼓点以及和声演唱等,让音乐更好地契合舞蹈表演。
之后,又经历了多轮演员选拔和长时期训练。参加汇演的16位演员,除2名手语指挥演员外,全部为听障学生,多数是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的非舞蹈特长生,他们最早的从2024年3月投入排练,最晚的也在同年10月加入。舞台上呈现的五分半钟,是学生们长期训练的浓缩。
蒋胜楠还告诉记者,自己一开始不会手语,经过两年的密切交流,现在也能掌握基础手语了,带学生们排练沟通没有大问题。
情感的象征性传达阐释
舞台的颜色是什么?
对视障人士来说,颜色有时候是一种想象,有时候是一种状态,并没有明确的指向。如何在舞台上呈现这种心理状态,让更多人能感知、能共情?为此,《舞台的颜色》使用了大量的象征表现手法。
比如,群舞既是主演内心的外化,也代表着音乐本身;舞蹈中鼓点的反复响起和群舞的抽打,表示着主演内心的压力与焦虑;戴着眼罩和摘掉眼罩是前后两种心理状态的暗示……用直观的视觉传达把公众带入情感,能让公众更好地理解舞台表达。
现场一位观众在看到表演后,连连点头,“虽然我不是学习音乐的,但是看演员们的表演,我们都能明白这是很多残疾人都有反复的困惑和挣扎,这种情感起伏传达得很好,是我们的声音。”
北京选送节目《舞台的颜色》
除了向外诉说,特殊艺术作为一种美育培养的方式,节目中的情感传达也需要向内深化,来让参演者们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排练中,蒋胜楠除了给演员讲解动作外,还会告诉他们每一个动作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舞蹈动作为什么这样做,要传达什么信息。
“一开始排练的时候,发现有的学生可能不知道舞蹈动作背后的意图,很难理解舞蹈想要传达的情感是什么,所以,我们把选材立意、画面想象、道具选择方面的信息传达给学生,一方面是帮助残障学生减少内心的困惑,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他们掌握艺术表达相关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蒋胜楠举例,群舞演员第二次转圈时,会把扇子收起来绕成一个“鞭子”指向主演,她想借此告诉同学——“我们热爱的事物可能在某一天会变成抽向自己的鞭子,能否坚持自己心中的热爱与追求,在此刻就会尤为重要”。
作品的延伸发展
一部作品登上舞台,不代表它只能停留于舞台。打磨多年的作品,更需要延长其生命线。
蒋胜楠说:“很多舞蹈都已经成为大家能记得住的作品。虽然我们的舞蹈还没有达成这样的成就,但是残障人士并不比健全人差在哪里,现在身处短视频时代,我们也希望借助影像传播,扩大影响力。”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在企业资助下,蒋胜楠带领同学和媒体进行了同名舞蹈纪录片拍摄,不仅展现了舞台背后的故事,也让团队有了更好的资金支持。
这次汇演给了《舞台的颜色》更大的平台,让演员们有更多机会被公众看到,蒋胜楠告诉记者,她们会继续把舞蹈系列化,多方面尝试视觉影像传播。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主任张爱民在汇演现场谈到,学院致力于推动“应用型”特殊艺术人才的培养,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发展道路。这一舞蹈作品的创作实践,正是理念的体现。
本文来源:搜狐新闻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8-21“舞台是什么颜色?”——把“提问”搬上舞台,北京联合大学用舞蹈叩问光明
- 2025-08-20陕西舞蹈《云起》《观》入围国家级终评
- 2025-08-192025“东方杯”中国舞蹈大会总决选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圆满落幕
- 2025-08-18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对话单机舞蹈冠军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备赛经验值回“票价
- 2025-08-15原创舞蹈朗诵《一路芬芳》亮相国家大剧院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