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芭蕾:让舞蹈成为足尖上的艺术
《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28日 13版)
法国芭蕾:让舞蹈成为足尖上的艺术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绘画作品《芭蕾舞排练》 资料图片
法国芭蕾:让舞蹈成为足尖上的艺术
《仙女》舞台照 资料图片
法国芭蕾:让舞蹈成为足尖上的艺术
《吉赛尔》的第一位主演——卡洛塔·格里希 资料图片
法国被认为是芭蕾舞的故乡之一。今年正值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与“中法旅游年”,在日前举行的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动中,波尔多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赴华巡演,为我国观众带来《仙女》《堂·吉诃德》等多场精彩的演出。
Ⅰ 从“宴会芭蕾”到“宫廷芭蕾”
提及芭蕾舞,首先映入我们脑海的印象应是由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天鹅湖》剧目。剧中身着白色短纱裙和尖头舞鞋的女舞者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然起舞。作为欧洲古典艺术的代表性表现形式之一,芭蕾舞已成为俄罗斯国家的文化名片,但其实芭蕾舞最早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成型于十七世纪的法国。
十四、十五世纪之交,随着生产技术的改善,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日渐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方面的急剧变革。由于新兴市民群体展露出对于精致趣味的追求,原本盛行于中世纪宫廷的假面舞会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每逢狂欢节来临,成群结队的彩车穿过佛罗伦萨市区,舞蹈演员们身着色彩多样的古代服饰,头戴面具,一同上演具有政治寓意的神话和传说故事。根据当时的社会风俗,舞蹈演出过程中要为宾客献上丰盛的菜肴,宴会现场笼罩着欢乐的节庆氛围。这便是芭蕾舞的雏形,后人称之为“宴会芭蕾”。
芭蕾舞在法国乃至欧洲的正式出现与巴洛克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巴洛克是欧洲艺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如今我们所熟知的众多艺术形式,例如歌剧、康塔塔和赋格均诞生于巴洛克时期。它们相互影响,不断渗透、融合,使欧洲文化在十六世纪下半叶直至十八世纪中叶生发出动人的面貌。
巴洛克一词最初是指发源于意大利境内的造型艺术风格,这一风格很快波及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成为十七世纪上半叶风靡西方社会的文艺风格。意大利巴洛克艺术崇尚激情,风格夸张,追求视觉冲击力,这与古典主义艺术正好相反。前者体现了较为鲜明的自由精神,后者讲求严谨、规范;一个诉诸感官,另一个崇尚理性。在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人文主义者纷纷在思想领域和艺术领域效仿意大利。聚焦以绘画、雕刻和建筑为代表的造型艺术领域,不难发现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对于法国艺术家的影响几乎占据支配地位。而意大利式的假面舞会和极具佛罗伦萨风情的“宴会芭蕾”,同样也成了法国舞蹈表演者模仿的样板。法国芭蕾舞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自文艺复兴以来,由于欧洲的社会氛围相较于中世纪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此前那类沉闷、肃穆的宗教氛围,转而要求丰富生动又热烈的世俗化格调。在人文主义观念影响之下,法国社会自上而下展现出对于优雅生活方式的向往。活跃于十六世纪中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米歇尔·德·蒙田指出:“一个明白如何正当享受生存乐趣的人,是绝对而且几乎是神圣的完善之人。”在十七世纪的法国,宫廷生活讲求排场,贵族爱好社交和庆典,这种享乐主义文化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后便沉淀在了法国人的国民性格当中,当然也为芭蕾舞在法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令芭蕾舞最终诞生于法国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凯瑟琳·德·美第奇王后。十六世纪中期,法国王室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联姻,由此凯瑟琳·德·美第奇便将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佛罗伦萨风格的假面舞会带入法国宫廷。得益于她的倡导,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宫中例行举行芭蕾舞演出。“宴会芭蕾”这粒来自异国的种子在法国宫廷的土壤里迅速地成长。
而这粒种子逐渐摆脱早期意大利风格的影响,最终演变为法国芭蕾舞的根源,则在于一些推崇古希腊文化的法国诗人。以让·安托瓦纳·巴伊夫为代表的多位宫廷诗人按照古代诗歌的韵律来编排舞蹈动作,令长步舞姿、短步舞姿与伴奏乐谱的长度以及诗句重读音节相配合,形成了富有节拍性的舞蹈。这不仅实现了诗歌和音乐的融合,而且使芭蕾舞的表演技巧得以初步确立。另一方面,宫廷诗人们还尤为注重舞蹈动作的戏剧性。演员们在演出当中时刻要用夸张的舞蹈动作诠释故事情节,尽管从今日的审美观念来看这类动作显得矫揉造作,但在当时却促使芭蕾舞的表演形式进一步规范化。
1581年,凯瑟琳下令编排大型芭蕾舞剧《王后的喜剧芭蕾》,表现其子亨利三世平息各宗教集团的纷争以及统一国家的愿望。这部作品是欧洲历史上首部规模较为宏大的芭蕾舞剧,为芭蕾舞在法国乃至欧洲大陆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到了十七世纪初期,法国王室与美第奇家族再度联姻,芭蕾舞继续在法国流传,尔后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最终成为贵族群体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和社交方式。
十七世纪上半叶的法国芭蕾舞具有鲜明的巴洛克风格。无论在内容还是在主题方面,舞蹈表演几乎没有禁忌,一切严肃、崇高或者滑稽的风格均在演出当中得到呈现。从形式方面看,舞蹈、音乐、美术和诗歌这四种艺术形式纷纷融入芭蕾舞表演,演出过程中既有抽象的、富有寓意的表演形式,也有强调对比的表现手法。从演员的构成方面来看,参与表演的演员不仅有贵族还有平民百姓,甚至包括儿童和杂技演员,有时还出现了动物。总之,巴洛克时期的芭蕾舞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Ⅱ 从“喜剧芭蕾”到“情节芭蕾”
令芭蕾舞最终兴盛于十七世纪的关键人物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作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路易十四自青少年时代开始每天坚持接受专业的舞蹈训练,长达二十年之久。从十三岁首次登台演出开始算起,他先后在二十六部大型芭蕾舞剧目中担任男主角。其绰号“太阳王”正是来自他在《夜之芭蕾》剧目中扮演的“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一角。
路易十四于1661年在法国创立皇家舞蹈学院,这是世界上第一所芭蕾舞学校。路易十四的舞蹈教师皮埃尔·博尚被任命为学院首席芭蕾教师。皮埃尔·博尚创立了完备的芭蕾舞动作体系,确立了五个脚位、十二个手位的“芭蕾学派”概念。自那以后,芭蕾舞成为一项更加正规、更加系统化的表演艺术,而法国芭蕾的训练方法则构成所有芭蕾舞训练的基础。时至今日,国际通用的芭蕾术语均使用法语。路易十四还创立了法国第一所歌剧院——皇家音乐学院。1672年,皇家舞蹈学院并入皇家音乐学院,成为国家歌剧院的一部分。二者合并后诞生了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与芭蕾舞几乎同步发展的艺术形式还有民族歌剧。作为宫廷芭蕾舞剧的主要作曲家,让·巴蒂斯特·吕利集音乐家和指挥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他将音乐融入古典芭蕾舞表演,促成了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产生。这是一种将舞蹈表演穿插于音乐表演和戏剧冲突中的歌剧形式,当主角演唱一段哀婉的曲调时,其他人物便在表演当中穿插对白,使情节变得连贯。这种歌剧样式在其后的几个世纪里被法国歌剧作曲家所沿用。此外吕利还将芭蕾舞演出常见的仙境、魔窟等场景引入歌剧表演中。时至今日,许多歌剧作曲家仍使用这一手法进行创作。
与吕利一道参与芭蕾创作的艺术家还有戏剧大师莫里哀。1665年到1670年间,二人采取芭蕾舞的形式编排即兴喜剧作品,一共创作了七部“喜剧芭蕾”,以《德·浦尔叟雅克先生》最为成功。与古典芭蕾较为严肃、高雅的风格不同,“喜剧芭蕾”具有幽默的风格,舞蹈演员们往往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夸张的表情引起观众的笑声。这些喜剧的故事情节通常十分简明,即以爱情、友情或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为背景,通过展示普通人的故事来打动观众。
《德·浦尔叟雅克先生》讲述了一段未果的爱情故事。单纯又善良的青年浦尔叟雅克专程从利莫日来到巴黎市与未婚妻朱莉小姐结婚,却不料被后者的情人干扰,最终失去了未婚妻的青睐。除这部作品外,莫里哀还创作有《唐璜》《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等“喜剧芭蕾”作品,为十七世纪下半叶的芭蕾舞台增添了光彩。
到了十八世纪,由于受到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法国芭蕾舞艺术发生显著的变化。以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为代表的启蒙哲学家提出一种不同于古典主义文艺观的大众文艺观。根据这一主张,芭蕾舞不再是仅供贵族消遣的娱乐形式,而是属于广大民众的艺术形式;此外,芭蕾舞也不再是内容空洞的装饰性艺术,而应当像市民戏剧一样再现现实生活、模仿事物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并且承担起宣传教化的功能。例如狄德罗在所编《百科全书》中指出,芭蕾舞表演有必要和剧情产生密切的联系。剧作家既要重视作品的教育意义,又要给观赏者带来欢愉。与此同时,剧作家还要摆脱古代传说题材的束缚,结合现实题材进行创作。为此出现了一批芭蕾舞艺术的革新者,他们尤为重视舞蹈演出的情节与戏剧效果,所以后人称之为“情节芭蕾”。
时至十八世纪中期,随着专业技巧发展得越来越成熟,芭蕾舞亟须一种更真实并且富于表现力的形式,一类专门从事舞蹈动作设计的行业——舞蹈编导——在法国产生了。他们将芭蕾舞蹈动作与歌唱、道白分开,在强调舞剧戏剧效果的同时赋予舞蹈动作一定的含义。这就是“情节芭蕾”一词的由来。
在十八世纪的众多舞蹈编导当中,法国舞蹈理论家和编导诺维尔的贡献最为突出。他深受狄德罗文艺观的影响,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主张。《舞蹈与舞剧书信集》(1760)正是以狄德罗关于舞蹈的论述——“舞台应是人生的真实图画”——作为全书结尾。书中反对华丽却空洞的巴洛克风格,建议舞蹈编导真实地表达感情,舍弃冗余的舞步,进而打动观众的心灵。此外书中还指出,“舞蹈是一种无言的交谈”,演员不应求助于言词和对白,而是应当在哑剧、面部表情和手势上多下功夫,正所谓“举手投足皆可成文章”。上述见解为现实主义舞剧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创作于1758年的舞剧《任性的加拉特亚》中,诺维尔大胆地采用“哑剧”手法,去掉了舞蹈演员的真实声音,以至于出现“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场景。
无论是诺维尔还是狄德罗,都代表着市民群体的审美趣味,而最能体现这一审美趣味的“情节芭蕾”作品当属由诺维尔弟子多贝瓦尔创作的舞剧《关不住的女儿》。这部作品首演于1789年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之前的两周。该剧将市民的日常生活作为素材搬上了舞台,多个场景用于讽刺封建贵族的价值观,歌颂大众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意志。
法国大革命之后,昔日那个壁垒森严的等级制社会趋于解体。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十九世纪的法国社会实现了深刻的转型,贵族与教会失去影响力,广大民众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样的巨变自然也波及舞蹈艺术和服饰文化领域。芭蕾舞一方面逐渐脱离贵族群体,成为广大民众所普遍接受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芭蕾舞演员的服装进一步简化,早年间十分流行的长舞裙、假发和罗马式的传统服装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短舞裙和简单的妆容。服饰的精简令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更加自由地发挥技艺,同时也标志着芭蕾舞这门艺术不断走向平民化和世俗化。可以说,“情节芭蕾”是法国芭蕾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Ⅲ “浪漫主义芭蕾”
随后出现的“浪漫主义芭蕾”是法国芭蕾舞发展历程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它起源于十八世纪末期至十九世纪初期,直接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两个世纪之交的巴黎,苦难和战乱不但没有泯灭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反而促使文学家和艺术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主要特征是表现神秘的自然环境,表达人们在世俗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和虚构性。相较于十八世纪文艺家对于个体道德生活的重视,人性的冲突在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中显得更加强烈。此外,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也构成浪漫主义艺术作品的显著特点。芭蕾舞则汲取了这一时期法国文化的丰富养分,将浪漫主义文学、音乐、美术和戏剧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艺术特征。
《仙女》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1832年,这部舞剧在巴黎歌剧院首演。舞剧脚本以小说《阿盖尔的精灵》为灵感,讲述了一段荒诞的爱情故事。新婚前夕,花心的男主人公执意追寻梦中出现的仙女,于是抛弃未婚妻,而邪恶的魔法师则趁机令男主人公失去生命。该剧以忧郁的感情基调,表现了一些中产阶级人士对于安逸生活的抗拒以及对于未知事物的向往。作为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早期代表作,《仙女》首开足尖舞技术之先河。剧中频频出现的过膝白纱裙也为浪漫主义芭蕾开创了轻盈的服饰风格并一直延续至今。
“浪漫主义芭蕾舞”的代表作还有《吉赛尔》和《葛蓓莉亚》。1841年在法国巴黎首演的《吉赛尔》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诗篇《自然界的精灵》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东方集》中的诗篇《幽灵》,剧本由泰奥菲勒·戈蒂埃写成。该剧讲述了农家少女吉赛尔和贵族青年阿尔伯特的情感纠葛。女主角吉赛尔因痛苦的爱情体验而死去,只好作为幽灵游离于现实和超自然的空间之间。全剧在爱与痛、背叛与宽恕的强烈反差中营造出唯美的氛围,素有“芭蕾之冠”的美誉。稍晚一些问世的《葛蓓莉亚》又称《珐琅眼睛的姑娘》。剧中主人公葛蓓莉亚是葛蓓留斯精心制作的一具木偶,她常常坐在窗边,青年弗朗兹对她一见钟情。弗朗兹的未婚妻斯瓦尼尔达为此感到十分愤怒。后来二人终于发现葛蓓莉娅的真实身份,于是消除了误会,重归于好。
仙女的飘逸、吉赛尔的泪花和葛蓓莉亚的欢跳,几乎主宰了十九世纪法国各大歌剧院的舞台。当然,也为芭蕾舞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其实早在十八世纪伊始,法国舞蹈演员和编导就应欧洲各国的邀请传播着芭蕾舞艺术。在德国、奥地利、丹麦、意大利等国,法国芭蕾舞一度占据主流。自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俄罗斯悄然取代法国成为欧洲芭蕾舞艺术的中心。尽管如此,以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为代表的法国舞者们仍致力于重塑法国芭蕾的形象。进入二十世纪,罗兰·佩蒂等编导将叙事性色彩融入音乐伴奏,陆续创作出《卡门》《阿莱城的姑娘》《巴黎圣母院》等多部优秀的现代芭蕾作品。
自1581年《王后的喜剧芭蕾》在巴黎首次上演,已经过去了四百余年时间。芭蕾舞业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各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芭蕾舞团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而法国芭蕾舞始终在世界芭蕾舞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来源:光明日报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4-11-28法国芭蕾:让舞蹈成为足尖上的艺术
- 2024-11-27武术与舞蹈碰撞融合
- 2024-11-26让舞蹈与电影相遇 何少伟短片在京首映
- 2024-11-25舞蹈专场展演精彩纷呈
- 2024-11-22探索美育成果 北京东城用舞蹈语言展示老城文化特质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