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作者:张祯希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一部网生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收获了极高口碑。这部在哔哩哔哩网上刚刚播完的作品共五集,由演员胡歌担任旁白,聚焦的是编辑、

发布于:2020-01-16 09:45:30

分享
  作者:南 帆(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工智能的争议正在急剧升温。这个话题汇聚了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相互交锋的最新内容。人工智能代表

发布于:2020-01-15 10:47:24

分享
  作者:安 黎
  散文的“善”,指的是作者的写作初衷是充满着善意的,作品的价值指向是蕴含着善光的。
  作者在投入写作时,不是受人雇佣和驱使的,不怀

发布于:2020-01-14 09:49:35

分享
  几十年来,我国工业领域风起云涌,创造了无数奇迹,可文学对工业的抒写却无法与之匹配——
抒写工业大国,文学不能缺席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2019年1

发布于:2020-01-13 15:39:33

分享
  【观澜】
  作者:刘醒龙
  回忆起来,我有过两次大规模看电影的经历。
  第一次是2013年夏天,给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当评委。用时半个月,看完77部电影。

发布于:2020-01-10 10:09:44

分享

  “民国通俗小说精粹导读丛书”。出版社提供  中新网天津1月7日电 (记者张道正)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国通俗小说精粹导读丛书”新书发布

发布于:2020-01-09 09:54:45

分享
  作者:欧阳友权(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内容提要
  如果网络作家意识不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创作的重要性,那么他笔下的作品不仅无“根”,

发布于:2020-01-08 10:00:33

分享
  作者:李 舫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中国是文章大国,中国散文更是源远流长,浩浩汤汤,在殷商时代初具特质,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国

发布于:2020-01-07 09:46:10

分享
作者:程 佳
从作品而言,创作需要“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有持久度”。
从读者角度

发布于:2020-01-06 12:00:16

分享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李雪芹) 12月26日晚,《回家》新书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雅致温暖的茶室内,本书作者台湾作家薛仁明和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与到场

发布于:2019-12-30 11:20:47

分享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