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文学的目光

2025-03-07 09:14:13 来源:杭州日报 责任编辑:


文学的目光

《文学的深意》谢有顺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11月

汪泉

在评论家谢有顺的最新作品《文学的深意》里,他展示了自己对中国当代文学动态的体察和洞悉,书写了一部“当代文学面面观”。有别于一般文学评论家点对点的表扬,他的文学批评主要致力于小说批评。

谢有顺从事当代文学评论多年,从在各种文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到出版《小说里的心事》,再到这本《文学的深意》,他始终紧贴当代文坛作品,发出自己的声音。谢有顺写文章,有一半是在评论具体的作家作品,另一半是在扫描文坛整体样态,其本质是文坛的警醒者。他在《肯定中国当代文学也需要勇气》一文中写道:“在肯定中国当代文学成就的同时,也需看到,中国当代文学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尤其在精神格局上的局限性尤为明显。”这种宏观层面上的警示格外及时和迫切。

从文本层面警示作家,由此及彼,也是谢有顺文学批评的另一特征。他在《灵光消失年代的文学讲述——谈谈张哲的小说写作》中借由张哲的创作,指出了小说创作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有一些作家,经常让他笔下的人物直奔空无,以表明他实现了自我救赎,这种是典型的观念写作,因为他无法回答那个根本提问:之前人物那些蓬勃的欲望去哪里了?他的欲望是如何解脱并突然消失的?”由此他指出,没能写出人在欲望面前的两难之境,自然是不能服人的。对于类似的问题,在谢有顺的批评中有不少,近乎苦口婆心。

谢有顺对小说作家是怀有深情的,他不是逢人就说“我是很期待你的”,而是具体而精准地道出问题之所在。他毫不掩饰地指出中国当代小说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说,最近读了不少新出版的小说,深感小说作为一门叙事的艺术正日薄西山,小说越来越成了故事的代名词。同时,他在《日常生活令人惊骇的一面》里写道:“现代小说早已不满足于展示表面的生活,它要挖掘日常事件下的行为动机,发现内心世界里的秘密角落。”

谢有顺是懂作家的文学评论家。他在《小说中的心事》中写道:“写作的资源往往存在于生活的罅隙中,没有敏感的心灵或很强的精神警觉,是无法发现它们的。”

既能关照文学全局,又能切中文学流弊,更能与作家倾心交流,不作伪,这便是真实而艺术的文学深意。

本文来源:杭州日报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