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年文潭:有没有“打开”语文的“标准姿势”
2020-12-02 16:24:13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黄羊滩
有关语文的讨论再度升温。据媒体报道,不少人批评当下语文教学陷入功利化窠臼,古文赏析、现代文阅读、作文等题型答题都不乏定式套路;也有一些一线教师对过度人文化的语文教育感到困惑:搞舞台剧、诗朗诵,语文教学花样百出,固然让学生们兴致很高,但学生的基本读写能力反而下降了。
语文教育是一个保留话题,隔一阵儿就会泛起一些浪花。从民国时候的国文教育热潮,到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的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再到近几年的语文教育反思,各种思考、讨论和实践接踵而来,不绝如缕。很难说这些大大小小的“浪花”能够让现实语文教学有多大改变,但讨论讨论,关注关注,总归是好事,至少可以让人们品咂咀嚼一番,不断增进一点共识。
其实,程式化的教学与活泼的活动场景之间,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心存焦虑,刻意将二者对立,甚至搞得水火不容,未免太过简单狭隘,也是极端化思维的一种体现,并不是正确“打开”语文教育的“姿势”。为什么不能兼而有之、融会贯通呢?如此片面化理解语文教育,恰恰表明这些人的语文确实没有学好。
语文当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字、词、语法、文法等等,一定要有所遵循,这首先是语文学科的规范性所要求的,没有基本的定型化的规范,则语文学科的传承教育都会成问题。一句话是怎样讲,一篇文章的结构怎样安排,当然有成法可依。可以说这是“套路”,只不过这里的“套路”并非贬义,而是一种经由经验定型了的知识。循此,方可窥得门径。不管不顾,反对一切规范,未免简单了。
即便是传统语文教学,也格外强调记诵之功。世人只看到梁启超下笔滔滔,不能自休,但梁启超博闻强记,能够一首不落背诵1400多首杜诗,也是事实。可见,只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腹中装上几百篇文章,才谈得上“下笔如有神”。
而在基本的知识习练之外,通过开展一些人文活动提升语文修养,本身并不会影响语文成绩。一些老师之所以排斥活动,本质上仍在于没有把握好基础知识与活动练习的关系,这才导致顾此失彼。其实,活动搞得好,非但不会影响语文成绩,实际上还能提高语文修养。比如,搞舞台剧、诗朗诵,肯定会加深学生对文字的体认,对情绪的濡染,对思想的理解,而活动本身也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朗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可以感知诗歌之美,也会产生“诗与远方”的美好想象,如果老师善于引导,还可以找来朗诵家徐涛的作品观摩,通过“沉浸式”学习,提高知识和修养。
语文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深深浸透着情感和体验的教育。中华文化,民族历史,爱国精神,民主科学的观念,都要靠语文来承载。一笔一划间,一诗一文中,有大义存焉。我们的情感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及我们成年后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无不受着语文教育的影响。可以说,语文教育影响每个人心灵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
惟有多一些尝试,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多元化的努力,不偏废,不刻板,多读多写,多体认,多兴会,才能培养发散思维、提升文化素养。任何拘执一端的做法都是刻舟求剑。
语文教育是一个保留话题,隔一阵儿就会泛起一些浪花。从民国时候的国文教育热潮,到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的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再到近几年的语文教育反思,各种思考、讨论和实践接踵而来,不绝如缕。很难说这些大大小小的“浪花”能够让现实语文教学有多大改变,但讨论讨论,关注关注,总归是好事,至少可以让人们品咂咀嚼一番,不断增进一点共识。
其实,程式化的教学与活泼的活动场景之间,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心存焦虑,刻意将二者对立,甚至搞得水火不容,未免太过简单狭隘,也是极端化思维的一种体现,并不是正确“打开”语文教育的“姿势”。为什么不能兼而有之、融会贯通呢?如此片面化理解语文教育,恰恰表明这些人的语文确实没有学好。
语文当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字、词、语法、文法等等,一定要有所遵循,这首先是语文学科的规范性所要求的,没有基本的定型化的规范,则语文学科的传承教育都会成问题。一句话是怎样讲,一篇文章的结构怎样安排,当然有成法可依。可以说这是“套路”,只不过这里的“套路”并非贬义,而是一种经由经验定型了的知识。循此,方可窥得门径。不管不顾,反对一切规范,未免简单了。
即便是传统语文教学,也格外强调记诵之功。世人只看到梁启超下笔滔滔,不能自休,但梁启超博闻强记,能够一首不落背诵1400多首杜诗,也是事实。可见,只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腹中装上几百篇文章,才谈得上“下笔如有神”。
而在基本的知识习练之外,通过开展一些人文活动提升语文修养,本身并不会影响语文成绩。一些老师之所以排斥活动,本质上仍在于没有把握好基础知识与活动练习的关系,这才导致顾此失彼。其实,活动搞得好,非但不会影响语文成绩,实际上还能提高语文修养。比如,搞舞台剧、诗朗诵,肯定会加深学生对文字的体认,对情绪的濡染,对思想的理解,而活动本身也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朗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可以感知诗歌之美,也会产生“诗与远方”的美好想象,如果老师善于引导,还可以找来朗诵家徐涛的作品观摩,通过“沉浸式”学习,提高知识和修养。
语文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深深浸透着情感和体验的教育。中华文化,民族历史,爱国精神,民主科学的观念,都要靠语文来承载。一笔一划间,一诗一文中,有大义存焉。我们的情感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及我们成年后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无不受着语文教育的影响。可以说,语文教育影响每个人心灵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
惟有多一些尝试,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多元化的努力,不偏废,不刻板,多读多写,多体认,多兴会,才能培养发散思维、提升文化素养。任何拘执一端的做法都是刻舟求剑。
本文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责任编辑:黄羊滩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文选》是本什么书?(子曰诗云)
- 2023-05-12细节的层次、功能与锤炼
- 2023-05-11《孙犁年谱》:读来文字带芳鲜
- 2023-05-10书写昆虫与人们相处的诗意时刻——评散文集《小虫子》
- 2023-05-09深化文学与戏剧影视的纽带联系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