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文化名家这样说

2020-11-25 10:51:25 来源: 人民网-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王焕君
  编者按:
  从围炉夜话的“罐罐茶”里探寻日子况味,从地方风情、风俗、风物中透视贫困山区人民的精神世界……近日,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成果发布暨海外推广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8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与海外出版社签订了翻译出版合同,将向世界讲述中国扶贫故事。
  作家如何更好地深入脱贫攻坚现场,打造文学精品?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与感悟。
å|‚何打造脱è′«æ”»åšé¢˜ææ–‡å-|ç2¾å“ï¼Ÿæ–‡åŒ–名家这样èˉ′ 
  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供图
  到现场与鲜活的生活对接
  人民网文娱: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的创作难点在哪里?优秀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何向阳:视野和细节。好故事必须要有好的讲法与之匹配,好的讲法才能够传达出好故事的精髓。今年全面脱贫目标完成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是这一工程创作要达到的目的。
  创作的难点也在于此,如何讲好发生在今天中国的乡村巨变故事,是对当代作家的一个巨大考验。优秀作品不仅能让世界读者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能让他们领略到中国文学的魅力。
  人民网文娱:您认为,作家如何更好地深入脱贫攻坚现场、更敏锐地捕捉时代新气象?
  何向阳:田野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此之前要大量掌握被“调查”的“田野”的历史变迁,社会学、人类学、环境学的各方面知识储备是做好田野调查的基础。
  但最关键的还是到现场,去和鲜活的生活对接,和奋斗中的人民一起。简单的接触还不够,而是要与人民心心相连,使“我”与“他们”在共同的相处中最终成为“我们”。
  年逾古稀的作家李迪,在深入湖南十八洞村采访过程中积劳成疾,于今年6月去世。他在病中坚持把十八洞村村民们的脱贫故事写完,留下了“我们”的故事。
  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不是在生活中打了口“深井”,作品是会真实反映出来的。
  人民网文娱:在这一系列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中,有哪些打动你的细节?
  何向阳:李迪为了采访电影《十八洞村》的主人公原型,连续三天早晨拜访他,终于打动了“不接受任何采访”的杨进昌。
  李迪翻山越岭找到这些“小人物”,倾听他们奔小康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读到的不是关于脱贫攻坚的标语口号。他从不给他笔下的人物贴标签,故事中的人都是亲切可感的。
  李迪的“故事”写作,似乎也在自觉地为“故事讲述人”的作家主体正名:作为一个作家,讲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日新月异的故事有多重要。
å|‚何打造脱è′«æ”»åšé¢˜ææ–‡å-|ç2¾å“ï¼Ÿæ–‡åŒ–名家这样èˉ′ 
  欧阳黔森在脱贫攻坚一线采访(右)。受访者供图
  以文艺形式助力脱贫攻坚
  人民网文娱: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的脱贫攻坚战中,从来都不缺少文艺的身影。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作家应该承担起哪些责任?
  欧阳黔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这样宏大的时代背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契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把这些感人的故事用文艺的形式展现出来,创作出文艺精品。
  在采访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可爱的笑脸。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体现出了扶贫工作的成效。
  人民网文娱:由您担任编剧的电视剧《花繁叶茂》播出后受到很多观众喜爱,大家称赞剧情十分真实。扶贫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怎样才能做到接地气、入民心?
  欧阳黔森:作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要以工匠精神面对每一部文学作品。如果不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所思所想,怎么可能写好脱贫攻坚题材的作品?
  这部作品关注的是乌蒙山区和武陵山片区接合部一个极度贫困的地方,讲述了花茂村从贫困村到小康村再到“百姓富、生态美”的蜕变故事。创作前后,我曾十几次到花茂村采访,历时两年之久,跟当地的老百姓在一起,很熟悉他们的生活。
  想写好脱贫攻坚的故事,就是要“眼见为实”,千万不要“道听途说”,坐在家里写一部脱贫攻坚的作品,那是不可能的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时代脉搏,挺立时代潮头,深刻领会“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含义。
  作家必须要到脱贫攻坚第一线,记录、书写脱贫攻坚进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作家跟老百姓在一起,作品就有可能跟老百姓在一起;作家脚上沾满泥土,作品才有可能散发出泥土的芬芳。
å|‚何打造脱è′«æ”»åšé¢˜ææ–‡å-|ç2¾å“ï¼Ÿæ–‡åŒ–名家这样èˉ′ 
  关仁山在阜平采访。受访者供图
  文化扶贫提升百姓幸福感
  人民网文娱:近日,您写的《太行沃土——河北阜平脱贫攻坚纪事》入选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能和我们分享下这本书的创作经历吗?
  关仁山:去年冬天,我从雄安到阜平,到骆驼湾、顾家台和胭脂洞等村进行采访,总体了解了阜平扶贫历程。我想:不能仅仅从骆驼湾、顾家台落笔,全县的故事都要吸收进来,除了史料价值,还要有感染力,把握住一个情字,大情和大爱。
  疫情期间,我试着用电话采访,因为听不懂当地老百姓的口音,只能暂时停笔。到了3月初,我从北京再次去了阜平。在走访期间,我每天都被当地百姓的故事感动着。这里的人民淳朴、勤劳,默默地干,拼命地干。阜平宣布脱贫“摘帽”的那一刻,有人笑了,有人哭了。脱贫攻坚的故事,其艰难,其荣耀,足以载入人类发展史册。
  人民网文娱:文学创作要注重创新。您认为,脱贫攻坚题材优秀作品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关仁山:文贵创新,无论是小说还是报告文学,创新是很艰难的事情。这次创作《太行沃土》,语言上追求准确、质朴、简洁、生动,力争把小说语言引进报告文学创作。
  过去对乡村题材的书写,我们基本保持的是恋旧的乡愁情调,对贫困的根源没有深入反思。这次视角变了,干部和群众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奉献、敢于担当,这样的叙述本身就是新意。
  人民网文娱:您在《太行山上挂金伞——河北阜平扶贫纪事》里记录了阜平人通过香菇种植脱贫的故事。您希望通过作品传递给读者怎样的精神力量?
  关仁山:脱贫攻坚真正应该留下的是什么?是精神!精神扶贫比物质扶贫更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老百姓的成长,他们在脱贫之后提升了幸福感,感受到心灵的富有。
  让人敬佩的是,他们在脱贫攻坚中锻炼了队伍,对脱贫群众进行文化扶贫、精神扶贫,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将脱贫攻坚推向更高境界。
 
 

本文来源: 人民网-文化频道责任编辑:王焕君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