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一出从历史到现实的讽刺喜剧
2020-08-20 14:36:24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胡不归
七月的最后一天,沉寂了八年的莫言带着新书《晚熟的人》回来了。
每个作家与自己的故乡都是分不开的,莫言同样如此,暌违已久,他又和那个熟悉的“高密东北乡”一起来到读者面前。《晚熟的人》是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共十二个故事,深入当下现实,写东北乡的风土与人情,是非与曲直,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最近十年形形色色的人,都出现在这本书里。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所有人都在等待看诺言能否打破诺奖“魔咒”,如今《晚熟的人》发表,更是成了众人的关注焦点。
《晚熟的人》收录的,其实是2011年到2020年间莫言发表的故事,这十二个故事,依然是现实与魔幻的交叠,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未曾在他过去的小说中出现过。十二个故事有悲有喜,有荒诞有现实,是小人物在时代里的沉浮与挣扎,也是一出从历史到现实的讽刺喜剧。莫言将自己置身其中,作为一个讲述者,他既是故事中的当事人,又是故事外的看客。
这样一幅幅小人物的画像,联结成了一张时代的大网,掀起惊涛骇浪。他们是坐标,也是见证者;他们中有“晚熟的人”,也有自以为“熟透的人”;他们嘲弄时代,也被时代嘲弄。
什么是“晚熟的人”?莫言在新书发布时曾说,“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为了使他的创作生命能够延长得更长一点,还是应该躲避成熟。成熟了就代表了固化,代表不成长了、不发展了、走下坡路了。事情发展到顶点就越来越远了、就开始亏了,树长到极点就要开始落叶、开始枯萎了。所以要抵抗成熟,尽量使自己晚熟。我想这是一个艺术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追求。”从这个层面来说,“晚熟”其实才是一种真正的成熟,是一种克制、有分寸的智慧,莫言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晚熟的人,求新、求变、不过早故步自封。小说中的蒋二,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在莫言的家乡,他的邻居蒋二从小就是一个不太灵光的人,所有人都嘲笑他傻,但他是真的傻吗?非也,成年后的蒋二厚积薄发,买了地、建了厂,成了远近闻名的蒋总,靠着莫言的名气在当地大赚了一笔,既享受了小时候装傻的乐趣,又在成年后大放光彩成了企业家。这样一个人,是莫言笔下典型的“晚熟的人”。
晚熟的意义,在于一种力量的积蓄,一种对这个荒诞世界默默的反抗,而世界对晚熟的人其实是宽容的。当然,在这篇故事的结尾,“晚熟”的蒋二因为非法用地被查,打电话给莫言求助,莫言只说了一句“继续晚熟吧”,就撂了电话。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结尾——一个装傻晚熟的人,原本慢慢发了财,却因为贪婪与“过熟”被查,有十足的讽刺意味。
尽管只有第二个故事名为《晚熟的人》,但实际上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用“晚熟”去进行评判。比如,有些人就认为自己“熟透了”。
那个自以为“熟透的人”,非《红唇绿嘴》里的高参莫属。高参原名覃桂英,因逼死一名老师而未能从政,中年以后在村里挑事,且随着对网络越来越精通,动辄拍摄、剪辑视频发于网上,给别人挖坑以获取利益。她还靠着自己的两个公众号“红唇”与“绿嘴”拉拢生意,贩卖谣言,因此别人都喊她高参。
覃桂英这样的人,从小就懂得如何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最大化,是一个精致且自私的利己主义者。“在网络上,哪句狠就说哪句,哪句脏就说哪句,在网络上不能讲仁义道德,……利用网络报仇雪恨,这是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那就要成为大V,吸粉丝,卖私货,赚大钱。”这是覃桂英的理论,听着很熟悉——不正是当下许多“网红”们的套路?《红唇绿嘴》与社会十分贴近,也戳中了很多所谓“自媒体人”的痛处,它是现今时代背景的产物,在几十年前肯定不会出现,几分荒诞的情节里,满满的嘲讽。
莫言的故事,大多脱胎于现实,即使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人物,也有其原型。他搞文学,自然少不了文学上的讽刺故事。《诗人金希普》那篇文章中,他塑造了一个东北乡的著名诗人金希普。五岁背诵唐诗三百首、小学写诗、初中成立诗社、现年已出版诗集五十八部……真是一个招摇撞骗的狂妄之人。他写出的诗歌是这样的,“大馒头大馒头,洁白的大馒头,芬芳的大馒头,用老面引子发起来的大馒头,家乡土地生长出来的大馒头,俄罗斯总统一次能吃两个的大馒头,作为国礼献给美国总统的大馒头……”,这首诗歌怎么听,都是一首《馒头经》啊。这样一个人,竟然获得了满堂喝彩。
荒唐吗?听着是有点荒唐,但现实已经证明,这并不仅仅是存在于小说里的情节。现实与文学,总是有意无意地交叠在一起,真真假假的故事里,就是世俗与世人。
莫言的言语向来质朴,又带着调侃与讽刺。这份调侃,有对家乡这些年发展的欣慰,也有对这份发展的无奈。众所周知,《红高粱》影视化后,特别是莫言获得诺奖后,他的家乡搞起了旅游产业,不少老乡靠着莫言发了财,但这份发展中难免夹杂了太多人的贪婪与过度开发,我们也看到了太多诸如“17亿打造莫言文化区”“50万整修莫言故居”“6.7亿造万亩红高粱”的新闻。《晚熟的人》字里行间,都表达着莫言的欣慰与惶恐。一出出的讽刺喜剧里,有没熟的人,有晚熟的人,也有自以为熟透的人,孰是孰非,交给读者评判。
那么,《晚熟的人》到底有没有打破诺奖魔咒呢,就见仁见智了。(胡不归)
每个作家与自己的故乡都是分不开的,莫言同样如此,暌违已久,他又和那个熟悉的“高密东北乡”一起来到读者面前。《晚熟的人》是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共十二个故事,深入当下现实,写东北乡的风土与人情,是非与曲直,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最近十年形形色色的人,都出现在这本书里。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所有人都在等待看诺言能否打破诺奖“魔咒”,如今《晚熟的人》发表,更是成了众人的关注焦点。
《晚熟的人》收录的,其实是2011年到2020年间莫言发表的故事,这十二个故事,依然是现实与魔幻的交叠,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未曾在他过去的小说中出现过。十二个故事有悲有喜,有荒诞有现实,是小人物在时代里的沉浮与挣扎,也是一出从历史到现实的讽刺喜剧。莫言将自己置身其中,作为一个讲述者,他既是故事中的当事人,又是故事外的看客。
这样一幅幅小人物的画像,联结成了一张时代的大网,掀起惊涛骇浪。他们是坐标,也是见证者;他们中有“晚熟的人”,也有自以为“熟透的人”;他们嘲弄时代,也被时代嘲弄。
什么是“晚熟的人”?莫言在新书发布时曾说,“一个作家或者一个艺术家,为了使他的创作生命能够延长得更长一点,还是应该躲避成熟。成熟了就代表了固化,代表不成长了、不发展了、走下坡路了。事情发展到顶点就越来越远了、就开始亏了,树长到极点就要开始落叶、开始枯萎了。所以要抵抗成熟,尽量使自己晚熟。我想这是一个艺术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追求。”从这个层面来说,“晚熟”其实才是一种真正的成熟,是一种克制、有分寸的智慧,莫言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晚熟的人,求新、求变、不过早故步自封。小说中的蒋二,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在莫言的家乡,他的邻居蒋二从小就是一个不太灵光的人,所有人都嘲笑他傻,但他是真的傻吗?非也,成年后的蒋二厚积薄发,买了地、建了厂,成了远近闻名的蒋总,靠着莫言的名气在当地大赚了一笔,既享受了小时候装傻的乐趣,又在成年后大放光彩成了企业家。这样一个人,是莫言笔下典型的“晚熟的人”。
晚熟的意义,在于一种力量的积蓄,一种对这个荒诞世界默默的反抗,而世界对晚熟的人其实是宽容的。当然,在这篇故事的结尾,“晚熟”的蒋二因为非法用地被查,打电话给莫言求助,莫言只说了一句“继续晚熟吧”,就撂了电话。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结尾——一个装傻晚熟的人,原本慢慢发了财,却因为贪婪与“过熟”被查,有十足的讽刺意味。
尽管只有第二个故事名为《晚熟的人》,但实际上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用“晚熟”去进行评判。比如,有些人就认为自己“熟透了”。
那个自以为“熟透的人”,非《红唇绿嘴》里的高参莫属。高参原名覃桂英,因逼死一名老师而未能从政,中年以后在村里挑事,且随着对网络越来越精通,动辄拍摄、剪辑视频发于网上,给别人挖坑以获取利益。她还靠着自己的两个公众号“红唇”与“绿嘴”拉拢生意,贩卖谣言,因此别人都喊她高参。
覃桂英这样的人,从小就懂得如何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最大化,是一个精致且自私的利己主义者。“在网络上,哪句狠就说哪句,哪句脏就说哪句,在网络上不能讲仁义道德,……利用网络报仇雪恨,这是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那就要成为大V,吸粉丝,卖私货,赚大钱。”这是覃桂英的理论,听着很熟悉——不正是当下许多“网红”们的套路?《红唇绿嘴》与社会十分贴近,也戳中了很多所谓“自媒体人”的痛处,它是现今时代背景的产物,在几十年前肯定不会出现,几分荒诞的情节里,满满的嘲讽。
莫言的故事,大多脱胎于现实,即使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人物,也有其原型。他搞文学,自然少不了文学上的讽刺故事。《诗人金希普》那篇文章中,他塑造了一个东北乡的著名诗人金希普。五岁背诵唐诗三百首、小学写诗、初中成立诗社、现年已出版诗集五十八部……真是一个招摇撞骗的狂妄之人。他写出的诗歌是这样的,“大馒头大馒头,洁白的大馒头,芬芳的大馒头,用老面引子发起来的大馒头,家乡土地生长出来的大馒头,俄罗斯总统一次能吃两个的大馒头,作为国礼献给美国总统的大馒头……”,这首诗歌怎么听,都是一首《馒头经》啊。这样一个人,竟然获得了满堂喝彩。
荒唐吗?听着是有点荒唐,但现实已经证明,这并不仅仅是存在于小说里的情节。现实与文学,总是有意无意地交叠在一起,真真假假的故事里,就是世俗与世人。
莫言的言语向来质朴,又带着调侃与讽刺。这份调侃,有对家乡这些年发展的欣慰,也有对这份发展的无奈。众所周知,《红高粱》影视化后,特别是莫言获得诺奖后,他的家乡搞起了旅游产业,不少老乡靠着莫言发了财,但这份发展中难免夹杂了太多人的贪婪与过度开发,我们也看到了太多诸如“17亿打造莫言文化区”“50万整修莫言故居”“6.7亿造万亩红高粱”的新闻。《晚熟的人》字里行间,都表达着莫言的欣慰与惶恐。一出出的讽刺喜剧里,有没熟的人,有晚熟的人,也有自以为熟透的人,孰是孰非,交给读者评判。
那么,《晚熟的人》到底有没有打破诺奖魔咒呢,就见仁见智了。(胡不归)
本文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责任编辑:胡不归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文选》是本什么书?(子曰诗云)
- 2023-05-12细节的层次、功能与锤炼
- 2023-05-11《孙犁年谱》:读来文字带芳鲜
- 2023-05-10书写昆虫与人们相处的诗意时刻——评散文集《小虫子》
- 2023-05-09深化文学与戏剧影视的纽带联系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