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019-11-21 10:28:5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徐贵祥
真实性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读传记文学作品《洪学智》
作者:徐贵祥(中国作协副主席)
读了张子影的传记文学作品《洪学智》,倍感亲切。这本书的源头是我的家乡。在我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就指着西南方向的山脊线跟我讲,那里有红军,有革命的队伍。长大了才知道,那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继而知道那座大山里走出了洪学智、杨国夫、陶勇、徐立清等近百名将军,其中洪学智职务最高,经历也最传奇。从此在我的心灵埋下了崇尚英雄、礼赞英雄的种子。我成为一个军旅作家,后来写了《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等作品,与那片英雄的土地有着密切的关系。——读传记文学作品《洪学智》
作者:徐贵祥(中国作协副主席)
21世纪初,我在解放军出版社担任总编室主任,受命组织本社四名老编辑,协助整理《洪学智回忆录》初稿,得以近距离接触到洪学智将军,多次聆听将军口述历史,领略到将军家国天下的胸怀和忠诚于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赤胆忠心,以及严于律己、平易近人的风范。
《洪学智》
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十年前我调入空政文艺创作室,我的同事也是同乡张子影受命撰写洪学智将军的文学传记。从采访、调研到实地感受、座谈,许多活动我都参加了,因此可以说,这本书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我都比较了解。如今,这部一百余万字、再现洪学智将军77年革命历程、凝聚着作者10年心血的著作终于问世,并得到广泛的认可,这是中国当代军事文学的一个重要事件。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这部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料翔实,真实性强。在张子影的笔下,洪学智将军童年的苦难生活、参加革命的思想基础、最初的战斗与成长、成为高级将领之后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风采,都是那么清晰,引人入胜。我曾经问过张子影,是不是有些虚构?她跟我讲,但凡有名有姓的人物和有史料记载的事件,都是真的,是从无数次采访中提炼、消化、凝结而成的。在写作前,她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前往洪学智将军生活战斗过的13个省(市、区)的50多个市县,200多个党史办、纪念馆、革命遗址或烈士陵园,行程数十万公里,直接采访有关人员500余人次,形成采访录音近百小时。还对在京的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等单位进行了走访及资料收集,进一步确保了资料的严谨性和完整性。
一部人物传记,根本的价值取决于真实性原则。任何一个值得书写的人物,一定有其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性格特征和行为经历,只有在获取大量真实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提炼出人物的灵魂和精神本质,使其形象鲜活生动。在深挖史料、熟悉人物上,张子影下了大功夫。一百多万字的传记,基本上看不到大段的史料堆砌,这也是本书区别于众多似是而非的人物传记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部作品构思精细,文学性强。通常认为,主旋律作品往往有既定的套路,墨守成规,呆板乏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从一个文学编辑和作家的经验出发,我把这本书同一些人物传记进行了一番比较,发现很多人物传记之所以枯燥乏味,是因为堆砌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于笔下的人物缺乏深刻了解,根据资料先入为主,被资料和传说牵着鼻子走,被动下笔,一味地搞高大全,这几乎成了当代高级将领传记的通病。还有一些作品,几乎就是大事记的集合,加上资料的摘录、汇编,没有多少文学和智慧的含量。
一般认为,文学传记比小说好写,因为文学传记是“有米之炊”,而小说是纯粹虚构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可以这么说,写一个炒冷饭的文学传记,比写一部好小说容易十倍,但是要写一部高质量的文学传记,比写小说要难十倍。写传记既不能妙笔生花,也不能笔下无花,关键是要看开什么花,怎么开花,恰到好处。文学传记的任务是写好传记,而写好传记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学功力,要有宏大叙事的结构驾驭能力,能够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要有对笔下人物深刻认识的洞察能力,有自己的见解。要有把握语境、营造氛围、运用语言的能力。读这部作品的第一句,顿时就感到诗意扑面而来——最后一点光亮也熄了。这个句子有丰富的隐喻,暗示着未来很多事情,失望,绝望,在绝望中诞生。“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后来的情况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一代革命者在沉默中爆发,并获得了新生。张子影是一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守高雅严肃军事文学创作的军旅作家。她多年一直从事空军题材创作,涉猎诗歌、散文、话剧、小说等文体。其中《试飞英雄》出版后反响强烈。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给她带来的回报是丰厚的。她的创作方向、审美境界、文学感觉,乃至于处理素材的技术,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在描写人物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比如,在写洪学智童年苦难时,有这么一段主观描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衣衫单薄的小学智垂头歪在父亲黄土凄凄的坟前睡着了,他怀里还抱着一个装粮食的瓦罐,空空的罐底像一只大睁的无助的眼,空洞地望着将要黑下来的天空。”这是虚构的吗?我不这样认为。洪学智3岁丧母,少年丧父,除了一个瓦罐,他还有什么?只有悲伤。我猜想,一定是在将军回忆中或者在采访中,作者捕捉到了一句话,“怀抱空瓦罐在父亲的坟前睡着了”。有了这个基本的事实,加上环境渲染和对瓦罐的拟人化描写,苍凉的感觉直击读者心灵,唤起同情和抗争的强烈情感。
这部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思想深刻,现实性强。为什么要写人物传记?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简单的树碑立传。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必然携带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传记的内容多数来自人物的讲述,七十多年之后还能娓娓道来的,一定是刻骨铭心的,也一定是有回忆和反思价值的。同时,传记的作者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沙里淘金,也是一个庞杂的工程。这个过程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高度和审美境界。能够进入作者视野并且精雕细刻的,同样是具有思想和艺术双重价值的。因此也可以说,一部优秀的文学传记,是亲历者和创作者共同的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读这部传记时,除了洪学智将军身经百战、文韬武略的经历让我震撼,我特别注意到了作者的一个用力处。在张子影的笔下,洪学智这个人除了“不怕死”和“点子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高风亮节的大局意识。回顾洪学智将军辉煌的一生,我发现他参加革命不是为了当官,只要有利于革命的工作他就干。不论担任什么职务,干什么工作,都是为了把国家建设好,让祖国强大起来,使人民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
一部好的传记,其实也是一部好的教材。什么是初心?追求革命胜利,让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就是初心。在今天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尤其需要用真正的英雄感召社会,用英雄的人格魅力感染所有人。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0日 14版)
本文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责任编辑:徐贵祥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文选》是本什么书?(子曰诗云)
- 2023-05-12细节的层次、功能与锤炼
- 2023-05-11《孙犁年谱》:读来文字带芳鲜
- 2023-05-10书写昆虫与人们相处的诗意时刻——评散文集《小虫子》
- 2023-05-09深化文学与戏剧影视的纽带联系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