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用中国文艺理论解读文艺实践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高 楠(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高建平(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段吉方(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南 帆(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不仅指我们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开阔的理论视野,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具备理论建设的正确认识和成熟心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中国文艺理论才能够更好解读中国文艺实践
张江: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社科工作者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对文艺理论发展而言,能否将这一要求贯彻好、落实好,关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关乎文艺理论的未来。
中国文艺实践具有独特性
高楠: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加强,一些学者倾向将研究兴趣放在文艺共性问题上,“世界文学”概念一度受到热捧。诚然,在本质属性、演变脉络、传播规律等宏观维度,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艺实践有相通之处。但毫无疑问,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文艺实践都有其独特性。
中国文艺实践的独特性可以从文艺媒介、文艺风貌、文艺功能等文艺自身范畴内予以阐述,但从根本上讲,中国文艺实践的独特性来源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
在数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并已深深融入中国人血液之中,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文艺实践,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投射。从微观角度来讲,任何时代的文艺实践都在呼应历史的风云际会。以当代文学为例,没有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就没有改革文学的横空出世,没有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也不可想象。换言之,中国历史的独特性造就中国文艺实践的独特性。中国文艺实践从孕育环境到精神承载,都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照搬西方理论解决不了中国问题
张江:事实上,无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的文艺实践,还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社会实践,其独特性都毋庸置疑。因此,任何一种外来理论,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都无法阐释中国实践,更难以引领和指导实践。“唯洋是举”“唯洋是从”曾一度在文艺界盛行,喧嚣过后,我们发现,耽于移植、热衷搬运解决不了中国文艺问题。
高建平:对于西方文艺理论,应当辩证地看。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文艺有自身的传统。这种传统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实践中,体现在中国文艺久远的历史中,体现在中华美学精神中,也体现在汉语这个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表现力极其丰富的语言中。用英诗分析法分析汉语诗,难免削足适履,用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解读中国小说,难免隔靴搔痒。在艺术分析中更是如此。许多西方艺术史专家在谈到中国画的“气韵”“笔墨”时,大多用空洞浮泛的语言一带而过。
我曾提出要从“美学在中国”转向“中国美学”,中国文艺理论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曾致力于从苏联、欧美引进文艺理论,是“文艺理论在中国”,今天我们更要致力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建立“中国文艺理论”。这种理论继承发展中国古代文论传统,批判借鉴国外文艺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要立足中国文艺实践,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建立既是中国的又是当代的文艺理论,这种理论能够实现国际对话,更能解决中国问题。
在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界,一些学者照搬照抄西方理论,以复述代替研究,眼中没有中国实际,不研究当下文艺实践中的问题,理论与批评脱节,成为学术时尚的追逐者。这些都不足取。
中国文艺理论生长自中国文艺实践的沃土
张江:包括西方文艺理论在内的外来文艺理论,对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当然不乏镜鉴意义,但是这种镜鉴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双向的对话和交流。根本上,还是要在中国文艺实践土壤中,生长起我们自己的文艺理论。
段吉方:无论何种文艺理论,都离不开文艺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土壤和思想空间。文艺理论在与文艺实践构成一系列阐释关系的过程中标识了它的必要性;各种文艺实践也在不断引发文艺理论阐释行动的过程中,彰显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国文艺理论是中国历代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文论家在深入总结中国文艺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充分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美学特征。在漫长的理论探索和美学争鸣中,中国文艺理论形成如形神、神思、风骨、虚实、意境、意象、情采、妙悟等一系列独特的概念、范畴和话语。面对纷繁复杂的文艺创作实践,中国文艺理论表现出出色的理论把握能力和思想解析能力,其理论形态和话语体系在具体文艺实践中融合发展。可以说,这种理论生成特征使中国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实践之间具有天然的阐释互补性。
当然,我们强调中国文艺理论阐释中国文艺实践的有效性,并不是排斥外国文艺理论的借鉴价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本身也是文艺阐释活动的重要途径。当代中国文艺实践正走向审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各种门类艺术创作蓬勃发展,各种艺术理念与批评观念层出不穷,迫切需要中国文艺理论进一步更新观念,夯实核心概念,完善话语体系,对多元发展的中国文艺实践不断做出有力阐释,在培根铸魂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
一砖一瓦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
张江: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是一个宏大命题,需要文艺理论界付出长久而艰辛的努力。需要注意的是,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渐成学界共识,但在推进道路上,大而化之易,具体而微难,空喊口号易,付诸实践难。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建设,除了宏观维度的考量,更迫切需要大功细作,从概念、范畴、术语及具体议题设置等微观层面入手,条分缕析,聚沙成塔,一砖一瓦搭建大厦。
南帆:很长一段时间,文艺理论穿行于学院讲台和专业杂志,显现出必要的学术严谨。但是,作为一种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文艺理论终将与社会、现实、人民、历史、大地这些重要命题产生联系。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从先秦到晚清,先人留下众多文艺经验的精彩总结;五四新文化运动迄今,一大批文艺家不仅开创新型现代文艺,而且刷新文艺理论形态。另一方面,近代以来随着“开眼看世界”,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种种理论渐为人知。这一切共同组成当代文艺理论的开阔视野。
文艺理论建设还必须始终感受来自社会、现实、人民、历史、大地的中国经验。文艺理论研究对象通常是作品,例如文学、戏曲、绘画、音乐、电影、电视剧等。相对于社会学或经济学,文艺理论并不直接考察社会现实。然而,这种状况恰恰构成文艺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复杂联系——文艺理论必须从作品内容、艺术形式以及生产机制中发现中国经验的特殊表现,从中聆听时代声音。
文艺理论的另一个研究对象是文艺创作者。文艺理论有责任表明从文化传统、道德修养、现实语境到个人特殊遭遇,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了一个艺术家。杜甫、曹雪芹、鲁迅不可能产生于西方文化,正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不可能产生于中国。文艺理论正是在这种研究中显示中国经验的本土特征。
文艺理论的本土特征还体现在对文艺形式的考察。无论是诗词格律、章回小说、地方戏曲还是电影电视剧,种种文艺形式的出现无不可追溯到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条件。文艺理论不仅要善于总结艺术发展经验,而且要善于探知艺术脉动。
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要在作品、艺术家和文艺形式三个领域的考察之中,提炼中国文艺实践的独特经验,进而形成新的中国文论命题和话语。
张江: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不仅指我们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开阔的理论视野,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具备理论建设的正确认识和成熟心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中国文艺理论才能够更好解读中国文艺实践。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张晓荣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3-05-15《文选》是本什么书?(子曰诗云)
- 2023-05-12细节的层次、功能与锤炼
- 2023-05-11《孙犁年谱》:读来文字带芳鲜
- 2023-05-10书写昆虫与人们相处的诗意时刻——评散文集《小虫子》
- 2023-05-09深化文学与戏剧影视的纽带联系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