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警察教育合作应该如何谋划布局——深化技术标准人才融合 共绘合作新蓝图
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国际警察教育合作应该如何谋划布局——
深化技术标准人才融合 共绘合作新蓝图
“深化全球警察教育合作,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在坐满来自世界各地“警务大咖”的会场内,与会代表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9月16日,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国际警察教育合作分论坛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图为分论坛现场。张铮 摄
共鸣为何会如此强烈?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迅猛发展,为公共安全治理带来新机遇,也带来网络犯罪智能化、跨国犯罪组织化的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执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在全球性安全挑战面前,无一国可独善其身。只有深化合作、共育英才,才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治本之策。
有着共同的使命和目标,来自国际刑警组织及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名境外高级执法官员、警察院校负责人及警务专家,和国内21所公安院校代表,来到中国连云港这座美丽的海港城市,共聚一堂,共谋良策。
9月16日上午,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国际警察教育合作分论坛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本届分论坛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主题是“全球警察教育合作:技术·标准·人才”。
“之所以聚焦这一主题,是基于我们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和对未来警务需求的深刻洞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曾海燕在致辞中表示,“技术是引擎,标准是基石,人才是核心,三者相辅相成,构成驱动现代警务能力提升的坐标维度,也是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构建普遍安全世界的‘关键三角’。”
技术、标准、人才三个关键词,同样也是与会代表广泛关注的焦点。

9月16日,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国际警察教育合作分论坛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图为分论坛现场。张铮 摄
“我们现在处于公共安全领域的新阶段,合作与创新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切实的需要。”国际刑警组织培训与能力建设局局长塔里克·马利克说,此次分论坛的主题,抓住了在全球犯罪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推动执法实践进步所需要的一些核心要素。分论坛为我们提供了共同展望未来的平台,让我们思考如何携手应对全球安全的新挑战。
香港警察学院副院长曾繁国说,国际警察教育合作分论坛为各国警察培训机构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大家可以分享教学经验,探讨培养方法,增进了解互信。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交流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多边协作的警察人才,为未来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以科技创新驱动安全教育变革、数字化时代下警务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将无人机取证技术融于警校生培训、推进面向未来的专业课程合作与跨境标准互认、实战引领下的公安人才培养与国际协作……在分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一个个主题深入交流,互相启发,碰撞智慧,凝聚成果。
此次分论坛提出,要加强警务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互认与人才培养合作,倡议加强国际警察教育标准互认,推动警务人才的跨国交流,促进全球教育资源的融通共享。
“将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和数据分析纳入警察核心培训,我们的愿景是打造数字驱动的科技警院。”柬埔寨警察学院副院长昂金桑表示,我们呼吁开展全球警务教育协助,携手分享数字驱动创新警务的实践经验,共同开发培训模块与认证项目,打造一个数字警院的全球警务教育网络。
数智技术作为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体,为警务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跨国有组织犯罪是跨越国界的,而且在互联网上可以实施犯罪,如果我们警察的培训体系限于一个国家内部,就会使我们落后于新型犯罪。”肯尼亚国家警察学院院长曼加·吉迪恩·尼亚勒表示,希望建立一个标准上规范统一、技术上面向未来、人才流动上无缝衔接的全球警务学习体系。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9-17国际警察教育合作应该如何谋划布局——深化技术标准人才融合 共绘合作新蓝图
- 2025-09-16新华时评丨坚持多边主义是基本路径
- 2025-09-15新华时评丨坚持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
- 2025-09-10新疆叶城县:护农安商强联动 税警协同破难题
- 2025-09-09杭州萧山创新“无人机+空中电警”模式提升交管效能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