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在旅博,赴一场与中国古代书画的奇妙约会

2025-05-07 09:48:17 来源:大连日报 责任编辑:

在旅博,赴一场与中国古代书画的奇妙约会

■五月十八日,“花鸟 山水 人物”系列展收官 ■七月,馆藏珍品《全本红楼梦图》大展展出


在旅博,赴一场与中国古代书画的奇妙约会

在旅博,赴一场与中国古代书画的奇妙约会

在旅博,赴一场与中国古代书画的奇妙约会

在旅博,赴一场与中国古代书画的奇妙约会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军辉 图·旅顺博物馆提供

坐高铁、打飞的,千里迢迢奔赴博物馆看一场中国古代书画展,正成为文艺青年和热爱传统文化人群的时尚流行。2024年年末,辽博举办“丰神有仪——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人物画展”,很多大连人在周末早上踏上前往沈阳的高铁,只为一睹《洛神赋图》的芳容。

远方有远方的诗意,近处有近处的风景。在书画收藏方面,旅顺博物馆(以下简称旅博)同样家底深厚,苏轼的《阳羡帖》、唐寅的《松林扬鞭图》、齐白石的鱼虾蟹图、孙温的《全本红楼梦图》等,都是旅博的看家宝。

近几年,旅博充分调动馆藏资源,推出一个个系列主题书画展,比如展至5月18日的“传神为上——旅顺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人物画展”,即是其“花鸟 山水 人物”系列展的收官之作。近日,记者一行前往旅博,看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一路精进和演变,听旅博人详解展览背后的故事。

线条中窥见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演变

尽管前一夜风雨交加,但旅博院内的白玉兰依然肆意绽放。风吹过,空气里一阵幽香。在如此美妙的氛围里,看一场曼妙的中国古代人物画展,再适宜不过。

信步走进旅博新馆二楼的“传神为上——旅顺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人物画展”展厅,从汉唐到明清,58件馆藏精品一件件欣赏下来,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摹自营城子壁画墓的《导引升天图》展示了汉代人物画的浑厚质朴;来自新疆的《延寿命长寿王菩萨像》线条坚实,展现了唐代画家瑰丽的想象;《飞天童子和伎乐图》是新疆佛教绢(麻)画的代表,从中可以看出唐代西域画风与中原画风的碰撞交融;明清时期的文徵明《老子像》、谢彬《涧曲农家图》、费丹旭《探梅仕女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提升了形象的表现力;郎士宁等绘制的《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册》,刻画精微,气势恢宏,其讲究明暗、透视的画法,对传统绘画形成有益的补充……

策展人、旅博副研究馆员闫建科告诉记者,自去年年底开展至今年“五一”假期,四个多月时间里,有121160人前来看展。观众对中国古代人物画非常感兴趣,有观众由营城子壁画墓联想到太原北齐壁画墓,有观众从“菩萨像”的圆融大气中感受到大唐气象,也有观众从郎世宁的作品中看到中西绘画之大不同……

展览之外,旅博还做了延伸释读。线上,利用公众号进行作品解读;线下,邀请专家做主题讲座,闫建科和大连山上美术馆馆长赵胥在展览期间分别跟观众分享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脉络以及中西绘画的不同。

在古人的花鸟山水中感受自然之美

据悉,本次“传神为上——中国古代人物画展”是旅博“花鸟 山水 人物”系列展的收官之作,展览时间截至5月18日。

旅博书画部主任宋艳秋告诉记者,2022年4月,旅博推出第一个专题性中国古代书画大展“无意争春——中国古代花鸟画展”。时任策展人的旅博副研究馆员刘兆程透露,当时共展出唐代花鸟画两件、元代花鸟画两件、明代花鸟画14件、清代花鸟画28件。其中,唐代《花鸟画断片》、元代刘秉谦《竹石图》、明代周之冕花卉图卷、清代朱耷《莲花双鸟图》、清代郑板桥《墨竹图》、清代吴昌硕《荷花图》等让观众大饱眼福。这些画作传递出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这份热爱也感染到当下的观众:只要有心,世间的一草一木、一菜一蔬,皆是情思和乐趣。

2023年9月,初秋,旅博推出第二个专题性中国古代书画大展“胸中元自有丘壑——中国古代山水画展”。据策展人闫建科介绍,展览共展出宋以来山水画作品59件。其中,宋人画《松湖钓隐图》和《秋山红树图》、明代戴进《雪山行旅图》、沈周《青园图》、唐寅《松林扬鞭图》,清代樊圻《秋山听瀑图》等,都是不多见的佳作。观众借着画家的笔墨构思,仿佛也走进了高山大川,与古人一道探春访秋、看雪闻梅……

据统计,截至2025年5月5日,旅博“花鸟 山水 人物”三场系列展共吸引346968人前来观展。这让宋艳秋和同事们深切意识到,数字背后是人们对高品质展览的强烈需求。

丰富馆藏支撑起系列书画作品展

书画一直是旅博的重要收藏,宋艳秋告诉记者,目前馆藏数量达1000多件,年代主要集中在古代(明清居多)和近现代。其中,苏轼《阳羡帖》、沈周《青园图》、文徵明《老子像》、唐寅《松林扬鞭图》、郑板桥《竹石图》、齐白石的鱼虾蟹图、吴昌硕的花卉图、孙温的《全本红楼梦图》等,都是旅博的镇馆之宝。近些年来,旅博人一直在思考如何从这些藏品中理出新线索,做出新文章,讲出新故事。

锁定系列主题展,恰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自2017年始,围绕清代绘画,旅博推出“四王”“金陵画派”“四僧”“新安画派”“扬州画派”“扬州八怪”展以及“源远流长——17—19世纪中国绘画在东亚的影响”展。围绕近代书画,旅博做了大师系列,和辽博合作推出“天地徒存此老丁——陈半丁书画作品展”,和青岛市博物馆合作推出“此中有真意——齐白石及其师友书画展”,后者在“学习强国”上的浏览量超过20万。此外还有“百年丹青——二十世纪著名画家作品展”,让观众近距离观赏到吴昌硕的花、齐白石的虾、黄胄的驴、李可染的牛……2022年,旅博角度翻新,决定以时间、年代为轴,对中国传统绘画三大主项进行梳理,于是就有了前面提到“花鸟 山水 人物”系列主题展。

策划展览是件烦琐辛苦事,但旅博人乐此不疲。宋艳秋说,如果观众能从一个个展览中读出古人的意趣追求、看到艺术的精进演变,在精神上收获愉悦和满足,他们的辛苦就值得。

7月跟着“纸上红楼”来场文学之旅

随着“花鸟 山水 人物”系列展即将收官,接下来旅博将有什么新动作?对此,宋艳秋透露,7月,旅博将围绕馆藏珍品清代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做一次大展。

据悉,清代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于1959年入藏旅顺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当年,曹雪芹为创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画师孙温不负曹雪芹的苦心,用36年时间绘就一部“纸上红楼”。整部画册涉及3700多个人,230个名场面,画面包括山水人物、花卉树木、亭台楼阁、珍禽走兽、舟车轿舆、鬼怪神仙、博古杂项……已故红学家周汝昌盛赞它是“红楼瑰宝”,87版《红楼梦》的拍摄曾高度借鉴这部画作。

目前,展览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届时,观众将跟着孙温的细腻工笔,走进《红楼梦》的繁华世界。展览中,观众还将看到那时的服饰穿戴、车马出行、食具器物。宋艳秋说,希望这个展览能给观众带去全方位的美的体验,由绘画到文学,由历史到生活。

本文来源:大连日报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