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2025-03-13 09:16:35 来源:中国摄影报 责任编辑: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从尤金·阿杰特(Eugène Atget,1857 — 1927)的人生故事就可以知道。这个被后世视为“摄影先驱”的摄影大家可以说是命途多舛、一生困顿,生前的经历与如今受到的盛誉形成了鲜明反差。

 

对于很多甘于寂寞、享受摄影的人来说,阿杰特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了解。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这张尤金·阿杰特的肖像来自另一位著名摄影家Berenice Abbott,拍摄时阿杰特已经70岁,于几周后辞世。

 

尤金·阿杰特是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摄影史上的许多摄影师都算得上是他的直系或旁系艺术传人。他的个人档案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珍藏;他是无数专题论文的研究对象;他的照片被众多收藏者奉若珍宝,有一小部分照片一度以6位数的价格拍卖。但阿杰特有生之年却无缘享受这一切光环。这名摄影师静悄悄地死于1927年,据说出席他葬礼的人廖廖无几。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让 – 尤金 – 奥古斯特·阿杰特(Jean – Eugène – Auguste Atget)出身相对卑微,生于波尔多附近的利布尔纳,5岁时就成了孤儿,由外祖父母抚养成人。他称自己当初选择的第一个职业是水手,和商船打了多年交道。1879年,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老师是颇有名望的演员,一开始十分看好阿杰特,但之后对他的评价就很消极了,最后在1881年将他劝退。

 

至于阿杰特随后几年的生活境况,据小道消息称,阿杰特曾担任漫画杂志《游街》(Le Flâneur)的编辑,还有数年时间在乡间当演员。在这一时期,阿杰特得到了自己的相机,只是当时的他还不懂摄影。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1926年,当曼·雷决定复制阿杰特在《超现实主义革命》( La Révolutionsurréaliste )中的4幅摄影作品时,阿杰特告诉这位美国人,不要在作品中为他署名,并表示“这些只是我制作的文件而已”。他这番言论被艺术史学家们传为佳话,令阿杰特与他们幻想中“天真的天才形象”一拍即合,曼·雷将他称为“周日画家”,超现实主义诗人罗伯特·德斯诺(Robert Desnos)将其誉为摄影界的卢梭,马克·奥伦(Pierre Mac Orlan)则认为他是“旧街传播者”。摄影家兼评论家伊曼纽尔·索格兹(Emmanuel Sougez)曾这样评价他:“阿杰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阿杰特。”也有人认为阿杰特发表这种声明实际上是一种精明的策略,是为了避免自己的作品被雷·曼的波希米亚风格恶搞。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阿杰特的作品《1912年4月17日巴士底广场的日食》登上《超现实主义革命》(1912年6月15日,第7期)的封面时,增加了一个副标题“最新的转变”,将巴黎人通过纸质眼镜观看日食的景象转变成了一幅超现实主义画面。有许多评论家随之发表了不同于我们对阿杰特摄影理念的看法,其中最著名的言论之一来自作家卡米尔·雷希特(Camille Recht)以及文化理论学家瓦尔特·本杰明(Walter Benjamin),他们认为这些照片的画面就像是犯罪现场。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阿杰特这名业余画家本打算成为一位艺术家,却发现摄影才是一个既可以让他谋生又能施展艺术才能的渠道。1890年或1891年时,他在位于巴黎德拉皮特街的公寓外立了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艺术家文件”。1897年左右,已经步入40岁的阿杰特开始富有条理地拍摄其余生岁月的创作主题——巴黎。他将一台老式相机架在三脚架上,采用了广角镜头(这也是其摄影作品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并提升了透视效果。这种微妙而超现实的变形,加上他冲印照片时采用的暖色调,与他的18×24厘米的底片所产生的清晰轮廓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他的照片销售额首次突破15法郎时,阿杰特开始更关心摄影的商业性(记录老巴黎的景象则成了一个较高层次的目标)。阿杰特接受客户的摄影任务,但这并不代表他的作品完全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照片。他时常安排和重组自己的库存,根据他为新作品系列设定的标题重构摄影主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阿杰特的作品(他一生拍摄了大约8500张照片),有学者将其作品划分为5种主要类型:风景文件、如诗如画的巴黎、老巴黎的艺术、市郊和地志。若从现代化的巴黎为何没有入镜等方向来研究阿杰特的创作,我们或许也能得到不少收获。阿杰特留存的作品主要记录了如画的美景,如咖啡门或街头摊贩等注定将销声匿迹的景象。这位现代主义摄影界的伟人,其目光却无暇逡巡现代景象。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他是摄影界的梵高 声名留予后人谈
 

在为摄影事业献身的30多年间,阿杰特一直使用相同的器材,因为他的生活一向很拮据。据他的邻居所称,他的死亡也颇富戏剧性:他站在自己公寓所在街区,口中念念有词:“我要死了。”

本文来源:中国摄影报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