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好书|戴菲:从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出发的《世界摄影史》
“这是一部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叙述和写作的摄影史。”2024年11月9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理论、方法与范式:新时代艺术史的研究与写作”——《世界摄影史》新书首发暨学术研讨会上,上师大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戴菲向与会嘉宾介绍自己的新作。这本《世界摄影史》以其全景式的视角、深度的剖析和东方的视角,呈现了一部与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多元交融的摄影发展通史。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本书的出版早于研讨会之前就获得了外界的好评和赞赏,这一评价首先出现在上海摄影界。复旦大学教授顾铮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林路一致认为,“这是一本从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出发的世界摄影史”和“关键的是他从中国学者的角度,为摄影史增添了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
当天,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欢代表学界分析了摄影史梳理对于摄影专业学术发展的意义。她认为:“传统的东西永远是珍贵的,因为它告诉我们从哪里来,要保护和传承什么样的根基。”目前,包括上师大在内的许多高校取消了摄影专业,但并不意味着摄影学科的消亡。相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摄影,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作品,甚至产生“社交摄影”的一些实践。“对传统的摄影技术的保持和挖掘,然后对它的一个推进。” 郑欢认为,在摄影艺术这么一个大的领域,应该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她强调,“这本书的出版确立了这个时代的中国摄影发展史上的一个理论地位,在传承和实践的过程当中,能够接过上海摄影界顾铮老师和林路老师的接力棒,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上海的摄影文化和摄影理论。”
自1839年摄影术发明以来,“世界摄影史”这类史书在不同时代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所书写,他们以摄影艺术的演进脉络为线索,从欧洲的摄影发明起步,逐渐拓展至世界各地,一般多由西方作者书写,从而把控话语权和解释权。戴菲因教学和科研实践,同时也是个人兴趣所在,在疫情发生的那一段时间内,宅在家中,得以安心创作。他认为,“每个国家都要从自己的角度写历史、写摄影史,中国人也不例外。有了话语权,就有开拓的可能,就能有立足的领域。”
现场,人民邮电出版社编辑胡岩与戴菲一同回忆了《世界摄影史》创作出版的经历。胡岩也表示:“这本书不仅补充了西方出版的摄影史中缺少的中国摄影历史,还加入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内容,既从中国视角出发,又将尊重史实放在第一位,让东西方摄影艺术进行了一次平等对话。”
上师大周韧教授感慨,同为学术研究者,深刻地知道“史”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一个史的构建的话,这个学术地位很难上来。他高度赞扬同事戴菲在这本书上所倾注的时间和心思。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辉对上海摄影理论的优秀传统表达敬佩和欣赏,他认为这是“非常深厚的一种学识,确定了上海在摄影领域的领军地位。”著名摄影家周明,也是上师大教授,他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光有一个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史是不够的,他期待,戴菲再来一本上海摄影史。”
澎湃新闻摄影总监许海峰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进一步就上海摄影史的发展提出:“我们正在做一个栏目叫‘上海相册’,现已发展至第三季50位摄影师,这些摄影师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他们共同将镜头瞄准上海这座城市,为上海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影像。因此,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摄影史,对我们这些中国摄影实践者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乐意将梳理出来的材料分享给戴菲老师,早日看到《上海摄影史》的出版,推动上海摄影文化发展。”
研讨会最后,戴菲曾经的老师林路,他高度肯定了戴菲和他的这本新书,确信他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并希望他进一步完成《中国摄影史》《上海摄影史》的撰写。
《世界摄影史》 戴菲 著
《世界摄影史》以摄影艺术的演进脉络为线索,从欧洲的摄影发明起步,逐渐拓展至世界各地,分“摄影的来临”“摄影的应用”“趋于艺术的摄影”“摄影的现代世界”“纪实摄影”“现代摄影的转变”“后现代摄影”“未名的当代摄影”八个章节,展现近200年中外摄影实践的历史,将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风格和流派的兴衰更替,以及摄影大师的创作理念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呈现于读者面前。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4-11-15摄影好书|戴菲:从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出发的《世界摄影史》
- 2024-11-14玩转“摄像头”,新闻宣传摄影学起来!
- 2024-11-13“五宜”朝阳美术摄影艺术联展开展 展出280余幅作品
- 2024-11-12“稻田里的摄影展”助推浙江西塘“出彩”又“出圈”
- 2024-11-11黔东南州摄影家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助力乡村振兴摄影采风活动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