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民情地图”促服务·松阳好驻村丨卢军强: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实干温暖民心
松阳县坚持把“民情地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锤炼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攻坚中践行初心使命。奋进新征程,深化“民情地图”更需聚焦服务群众。我们推出《深化“民情地图”促服务》专栏,挖掘“民情地图”背后的创新实践,展现一线党员干部奋斗实干的生动图景。
本期,我们讲述“松阳好驻村”卢军强的故事。
在叶村乡南岱村,驻村干部卢军强被村民们亲切地唤作——“小卢”。自2016年12月驻村起,他穿梭于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一件件实事履行着驻村干部的职责担当。
产业破局:抛荒地“变身”丰产田 激活增收引擎
▲右一为卢军强,在南岱村香榧种植基地讲解香榧养护要点
驻村走访中,卢军强注意到岱头自然村200余亩抛荒地因地形零散、劳动力不足长期闲置。为破解这个难题,卢军强与村书记多次实地勘察抛荒地情况,掌握基础数据。通过查阅政策文件,走访了解村民想法,与包村领导初步构思,提出由乡强村公司统一流转土地,引入专业农场实施规模化种植。为推进土地流转,他与村干部组成工作小组逐户走访,每到一户,他们都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列出补偿明细,用真诚的态度和详实的数据打消村民顾虑。最终200余亩闲置土地顺利流转至乡强村公司,并开展专业化种植。通过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科学管理,粮食产量与品质都得到有效提升。
然而粮食销售又成了问题。为此,乡、村两级以村企结对为突破口,对接省农信联社、松阳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产品推介会上,卢军强他们详细介绍岱头大米的独特优势:“产自海拔800多米的高山梯田,空气质量佳,以山泉水灌溉,米质优良……”通过多轮洽谈,最终叶村乡和省农信联社以“党建联建+订单农业”模式达成合作,为农产品打开稳定销路。自2021年以来,岱头大米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约15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约2000元。正如卢军强所说:“驻村工作就是要想方设法让老乡们的钱包鼓起来、日子甜起来。”
古村新生:守护乡愁根脉 传统村落焕新颜
▲左二为卢军强,在南岱村开展集中连片项目涉及房屋现场踩点
2022年4月,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正式启动,叶村乡南岱村凭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资源禀赋成功入选项目建设清单。“尽管在乡镇工作多年,但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对我来说也还是头一回经历。”
项目启动后,卢军强便和包村领导、村“两委”班子对村庄的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摸排,用笔记本详细记录每一处房屋的破损情况、拍摄现状照片等,为后续修缮保护做准备。为充分了解村民需求,卢军强与村书记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耐心倾听村民对改造项目的想法和建议。“晚上路灯太少,出门容易摔着。”“休闲亭的瓦片要翻修了。”…… 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卢军强将诉求一一记录。“那段时间,我们将收集到的信息与设计团队反复进行研讨,手机相册里存了上百张村庄现状照片。”
项目建设过程中,南岱村共规划建设了10个项目。从对接施工方、整理资料、实地巡查监督,到申报上级资金、报销工程发票…… 面对繁杂的工作,卢军强将每一项任务都列在随身带的工作本上,完成一项划掉一项,把琐碎繁杂的工作梳理得明明白白。如今的南岱村,沉睡的乡村资源重新焕发新生,成为更多人向往的美丽乡村。村民吴姐感慨道:“现在村里越来越好,日子过得是越来越有滋味了!”
民情深耕:化解纠纷难题 架起干群“连心桥”
▲左三为卢军强, 与河头村书记在农户家中调解土地纠纷
河头村因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矛盾交织叠加,村情民情错综复杂,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难题成为基层治理的难点。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乡党委经过考量,决定委派卢军强进驻河头村,希望他能凭借多年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和扎实的基层治理能力,打开局面、破解困局。刚到河头村,卢军强就盯上了那起持续多年的土地纠纷难题,双方因土地权属问题积怨已久、多次对簿公堂。面对这块 “烫手山芋”,卢军强先与村“两委”班子深入研讨,随后从走访调查切入,多次前往相关部门查阅档案核实土地权属。同时,联合司法所、乡村调解员组成调解小组,围绕争议焦点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调解预案。调解过程中,他与调解小组成员从法律规定、邻里情谊、长远利益等角度反复沟通,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解开了僵持多年的“心结”。
在卢军强心里,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驻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接待群众来访时,他耐心倾听每一项诉求;答疑解惑时,他悉心为群众排忧解难。他用点滴服务拉近了干群距离,成为村民信赖的“贴心人”。
卢军强
驻村心里话
驻村这九年,走过的每一条乡间小路、敲开的每一扇家门,都成了我最珍贵的记忆。有时忙完一天,看着村里亮起的路灯,听着老人们围坐聊天的欢声笑语,那些奔波的疲惫就消散了。基层工作教会我:再好的政策,只有让乡亲们摸得着、看得见、得实惠,才算真正管用。我们这些驻村干部,不能光站在村口念文件、喊口号,更得蹲下身子听难处、伸出手帮急活,把政策变成能放进乡亲口袋的“真票子”,做他们信得过、靠得住的自家人。
基层工作,苦中有甜,累中见情。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保持“墩墩苗”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扎根在平凡却不平庸的岗位上,多学多干,把服务群众、答疑解难等这些基本功练扎实,将村里的事一件件办好,实实在在走进乡亲们的心坎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 源丨县委组织部
编 辑丨鲍晓华
责 编丨许 可
本文来源:搜狐新闻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5-23深化“民情地图”促服务·松阳好驻村丨卢军强: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实干温暖民心
- 2025-05-22科技赋能便民服务升级 公安机关多领域创新惠民生
- 2025-05-21漳州龙文区:民情日记里的巧“借力”
- 2025-05-20荷叶地街道:“民呼我应”应答民生关切
- 2025-05-19各地加大投入 持续改善民生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