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心动能”
龙岩市公安局永定分局开展心理健康活动。黄晶晶 摄
◆下班后,走进健康服务站来一场心理咨询;困惑时,打开心理服务App自主进行心理测试……在福建警营,“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心理健康服务举措,为民警辅警们打造贴心、暖心的心灵港湾。
近日,福建省石狮市公安局祥芝派出所民警张宝玲下班后,走进民警辅警健康服务站,在“自助唱吧室”酣畅淋漓地将压力宣泄出来,随后来到自助区,按照设备提示,自测心率、脉搏、血压等,拿着测试结果与预约的心理咨询师一边泡“闽南功夫茶”,一边做心理咨询。
“这比下班躺着刷手机强多了!”张宝玲捧着茶杯感叹。一套“放松组合拳”打下来,她的状态肉眼可见地“满血复活”。这是福建公安深入开展爱警暖警工程和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福建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爱警暖警部署,积极探索创新民警身心健康服务工作,坚持“服务公安民警为本、支撑警务实战为辅”思路,以开展“守初心·护警心”系列活动为载体,创新“线上+线下”立体化心理服务工作模式,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一条心理服务专线、一个心理健康网站、一支心理教官队伍、一门精品课程、一批心理试点、一场心理送教的“七个一”工程,全力构建知识科普、素质训练、咨询辅导、危机干预和测量评估“五位一体”的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龙岩市公安局永定分局开展心理健康活动,通过游戏互动舒缓民警辅警焦虑情绪。黄晶晶 摄
多维预防 构建“心”护网
3月28日,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洪山派出所民警潘汉源感觉压力比较大,想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于是,他打开智慧政工的心理服务App,进行心理测试。
“民警辅警可以登录我们自主研发的警务通手机心理服务App,进行自测心理状况、查看个人心理档案,如果有咨询需求或心理困惑,可点击省、市公安机关心理服务专线,系统会自动接通电话,也可点击心理咨询师列表预约咨询。”福州市公安局警察培训学校心理服务科副科长胡海沅介绍,App心理课堂栏目有心理学的文章和音视频,方便民警辅警浏览查看。
福州市公安局组织全警通过心理服务App开展心理测试,自建模型筛查心理危机因素,系统根据心理测量结果,自动发送提醒短信给民警个人和单位心理联络员,温馨提示心理健康状况和求助渠道。2024年11月上线以来,已保存测量记录1万多条,发送提示短信500余条,开展面询回访300余人。
福建省公安厅紧盯线上心理服务,自主研发建设公安网心理测试平台,结合思想状况调查开展全警心理普测,对心理异常民警辅警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建立预警处置机制,发现化解队伍苗头隐患。在最大限度保护民警隐私的同时,为各级公安机关提供团体结果分析,既有利于提高民警心理健康自我管理意识,也便于各单位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措施。自2021年建成以来,已有近14万人次匿名登录参与测评。
龙岩市公安局心理健康送教服务队走进新罗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开展心理健康送教上门活动。汤杰 摄
2023年,福建省公安厅开通省级公安心理服务专线,为全省公安民警辅警及家属提供“7×12”小时的一般性心理压力疏导、情绪纾解和危机干预等服务;自主设计建设心理服务专线支撑平台,实现自动语音介绍、呼叫等待、呼叫转移等功能,双向隐藏来电者和接线员的真实电话号码,最大限度保护个人隐私;专门举办心理服务专线专题培训班,抽调培训、择优选择40余名公安系统内部心理教官,组建首批心理服务专线志愿者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案例督导,为来电人员多元化心理诉求提供有力支撑,来电满意率达100%。
在夯实线上服务的基础上,福建省公安厅更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动心理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
福建省公安厅定期梳理心理专线来电内容,分析工作压力对民警辅警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提出具体的爱警暖警措施,探索建立危机来电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指定专人及时跟进,发挥市县两级心理服务中心(站)的功能,延伸提供线下心理服务。此外,福建省公安厅还指导8个试点单位,因地制宜采取自建、合建软件App等办法,定期对全警开展心理测试和面对面谈心,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综合评定,评估心理指数和工作建议,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心理辅导、干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漳平市公安局组织民警辅警开展心理拓展团体活动。卢晓婷 摄
按需送教 激发“心”力量
“好久没有和这么多同事在一起开展活动了,太开心啦!”“活动结束后,我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这是一场心理送教活动后,来自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三明高速公路交警支队民警们的心声。
由于省内高速公路线长、面广,各支队、大队民警多扎根沿线公路,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互动交流。福建省公安厅政治部了解情况后,于2024年10月28日组织开展了一场心理送教活动,增加民警间互相了解沟通交流的机会。
福建省公安厅每年组织开展全省公安机关心理健康服务送教活动,2024年为638个基层所队、2.7万余名民警辅警进行469场次“订单式”心理健康疏导和解压舒缓训练。
送教活动中,福建省公安厅摒弃各自为战的做法,牵头摸底调查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单位的心理服务需求,分类、分层次规划送教范围;组织心理教官集训备课,成立多个送教小组,研发专题送教“菜单”,供基层单位和民警“点菜”,做到一地一方案;以“赋能警心”为主线,采取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方式,引导民警辅警正确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提高自身心理韧性;成立省、市两级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队,对民警辅警执法执勤过程中遭受不法侵害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择机介入、适时开展心理送教服务。
2024年11月19日,南安市公安局组织46名民警赴漳州开展疗休养活动,通过心理团辅、红色观影等多元化项目,实现身心调适与精神赋能双效叠加。
“组织关怀,让我们劳逸结合,以更饱满状态投入工作。”参与疗休养的南安市公安局水头派出所民警表示。据悉,2024年以来,南安市公安局已开展3批次惠警疗休养,覆盖立功受奖、艰苦岗位民警辅警147人次。
针对公安民警高负荷、高应急、高风险的职业状况,福建省公安机关动态分析队伍心理情况,推行民警弹性休息和强制休息制度,落实调休、补休以及重大安保后休整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疗休养活动,确保民警得到及时充分休整;针对因公伤残、积劳成疾以及连续奋战在重大任务一线的民警辅警,优化警务模式,科学安排勤务,落实年休假制度、轮休补休机制,优先安排工作强度大且表现好的民警参加休养,不断提高警力使用效益。
宁德市公安局心理健康送教团队到寿宁县公安局开展送教活动,通过趣味游戏团体活动,让民警辅警在紧张工作之余身心得以放松。李美娟 摄
培育教官 推动“心”赋能
在福建省公安厅森林总队青年民警心理团辅课上,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才库成员、福建省公安厅高级心理教官蔡胡佳组织民警热身后,引导民警紧扣将“闪亮的我”融入“闪闪的警徽”这一主线,写出希望别人对自己的称呼,通过开展“大风吹”“优秀的你”“激情节拍”等项目,引导青年民警树立自信心,正确看待、处理人际冲突,积极主动融入警队。
“让他们‘看’,替代我们‘说’;引导他们‘感受’,替代价值观评判。‘悟道理’远比‘教你做事’更能让这些90后、00后接受。”这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心理团辅课全过程的设计,让森林总队负责同志点赞道。
福建省公安机关创新开发团体心理行为训练课,融合心理和思想工作内容,拍摄制作心理训练微视频,如手指操、减压健身操,用于基层所队组织开展工间操视频跟练;研发《积极心态引领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沟通的力量》等短、平、快讲座,便于基层政工干部就地开展心理知识科普;组织开展心理精品讲座、微课程评选活动,推荐入选各级各类培训班资源库,并发布在省厅教育训练网站、心理健康网站上供广大民警辅警自助点击学习。
在打造精品课程的同时,福建省公安厅也关注心理教官能力的提升。
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才库成员、莆田市拘留所副教导员陈筱群为莆田市公安局荔城分局镇海派出所窗口民警辅警量身定制《情绪管理及沟通技巧》课程,在所长林海群的支持下,协助该所建设“心理减压室”,专门提供心理调适,得到民警辅警的一致好评。
福建省公安厅高级心理教官、厦门市公安局教育训练处民警周咏梅收到一名基层民警添加微信好友的心理咨询,双方不定期开展视频心理咨询。在持续一个半月的定期咨询后,该基层民警的心理状态渐趋稳定。
2024年,福建省公安厅制定出台《福建省公安机关心理教官评聘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探索实行心理教官等级化培育路径,重点培育心理教官、心理联络员(辅导员)和外聘专家三支心理人才队伍,采取面试、直播讲座、现场问答等方式重点考核心理教官的实操能力。截至目前,福建省公安厅已按程序评定13名高级、32名中级心理教官、94名初级心理教官,发现储备84名后备心理教官、71名心理工作联络员(辅导员)。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公安政治工作行动计划,持续打造心理服务专线品牌、推动县级公安机关心理健康服务站建设、加强心理人才队伍建设,真正把心理工作做到基层一线民警辅警‘心’里去,为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福建省公安厅政治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来源:人民公安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5-29“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心动能”
- 2025-05-28秦皇岛开展“警营好家庭”推荐宣传活动
- 2025-05-27谷城城关派出所社区警务室里有个“妈妈团”——为27名困境儿童撑起温暖的“家”
- 2025-05-26“黑豹”是怎样炼成的?
- 2025-05-23藏蓝青春正当“燃”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