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营风采

缅怀英烈继承遗志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2025-04-02 09:06:07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编者按 清明,缅怀英烈、慎终追远的时节。在山东公安的征程上,无数英烈以热血铸就忠诚,用生命守护平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齐鲁警队的宝贵财富。本期专题,让我们走进英烈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砥砺前行。

冲锋在前 心系百姓

【英烈档案】王伟,男,生前系乳山市公安局特巡警一大队教导员。从警21年,王伟扎根特巡警一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先后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机关公正执法标兵。2017年3月9日16时,王伟在执行巡逻等任务后突感胸口不适,经抢救无效于当日20时35分牺牲,年仅43岁。王伟牺牲后,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与王伟结缘,始于2009年6月的一次随警作战。那时我作为宣传民警,记录下他参与的巡防保平安专项行动,时光流逝,当时细节已经模糊。而真正深入了解王伟,是在他因公牺牲后,整理他生前事迹时,我深入采访他的战友、亲人,与他帮扶过的学生座谈,走访他不顾生命危险救助的群众,每一次交流,都让我对他的敬意更深一层。

王伟给我的最深刻印象,是他把群众视为亲人的爱民情怀。2011年夏天的一个清晨,乳山市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对夫妻被暴雨困在冯家镇一处厂房,洪水把道路冲成10余米宽的水沟,厂房内因进水随时可能坍塌。接到指令后,王伟和战友驾车迅速赶到厂房对面的高坡。面对汹涌的洪水,王伟毅然决定涉水救援,他让战友把粗绳一端绑在树上,另一端系在自己腰间,一步一步走进洪水中。

据被救的张大娘回忆,当时她看到一个大个子民警下了水,水流甚至淹到了他胸口处,而且还有漩涡。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那民警艰难地涉水过来,用绳子把她固定在背上,奋力游向对岸。途中,一根顺流而下的大树枝猛地撞来,张大娘满心绝望。危急时刻,她被民警托了起来,在另外两个警察的帮助下成功上岸。上岸后,张大娘看到大个子民警的肩膀被划伤了,鲜血染红了警服。在大家的努力下,张大娘的老伴也成功获救。事后张大娘才知道,救他们的大个子民警叫王伟。

像这种抢险救难、冲锋在前、心系百姓的事,在王伟从警21年间数不胜数。他始终战斗在打击犯罪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先后为民排忧解难万余件,调解纠纷2400余起,捐款捐物40余次,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160多面(封)。他的事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公安战线的天空。

如今,身为一位督察民警,我以王伟为标杆,对照英模找差距、明举措。我认真倾听分析群众的诉求,及时发现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上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和督办,充分发挥投诉核查工作“晴雨表”作用,提升队伍监督管理质效。

王伟生前常说:“民心是杆秤,称出的是民警的担当;担当是面镜,照见的是初心和使命。”让英烈精神永远激励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决心,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牛凤伟系乳山市公安局警务督察大队副大队长)

传承师志 续写担当

 

【英烈档案】史夫俊,男,生前系费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预审中队指导员,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奖4次。2018年4月3日清晨6时许,在赴外地查办案件时突发疾病不幸牺牲,年仅46岁。史夫俊牺牲后,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又到清明,缅怀的思绪如春天小草般长满心间。每逢此时,我对师父史夫俊的思念愈发浓烈。他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楷模,我不仅学习到侦查破案的本领,更懂得人民警察的担当和无畏,以及坚韧忠诚和侠骨柔情的内涵。

师父果敢善战,心思十分细腻。2017年5月,费县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吕某作案后潜逃。6月22日,我们获得重要线索,吕某可能会乘车回家,还可能戴着网球帽。师父立即带上我和战友们在费县汽车站蹲守布控,而一名戴草帽的乘客从我眼前走过时,师父一眼识破,冲过来将其控制,这人正是犯罪嫌疑人吕某。

我后来才知道,师父把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牢牢记下,任其如何伪装都能识破。每当回忆起抓捕瞬间,仿佛师父与我们还在并肩战斗。“只有心里时时装着案子、想着案子,才能在人海中准确识别犯罪嫌疑人。”师父这句话,至今仍在耳边回响,我深知这是办案的经验,更是工作的责任。

2023年,我到蒙山腹地的东蒙派出所担任所长,不久后就接到一起涉企案件的报警。

每当遇到困难,我仿佛看见师父站在身边,想起他特别较真、特别细心、特别钻研、特别吃苦的工作精神和言传身教,我充满力量,不能给师父丢脸,再难的坎也要越过去!

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指导和相关警种配合下,我和同事们细心梳理分析、抽丝剥茧,成功侦破该案,有力地震慑了涉企违法犯罪,守护辖区经济发展。

派出所工作繁杂,矛盾纠纷最棘手。去年春天,两位70岁以上的老人因土地纠纷积怨已久。我谨记师父的教诲,真心把矛盾双方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纠纷当成自己的事,找准切入点,打开当事人心结,通过师父教给我的方法,最终调解成功,两位老人冰释前嫌。

“我们工作在群众身边,心里就要时刻装着群众。”这是师父生前时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受师父的影响,我一直用真心对待群众,用真情化解纠纷。

师父深爱脚下的土地和群众,他侦查破案的故事总也讲不完。

师父,他庄严的敬礼、自豪的微笑、危难中的英勇、无悔的忠诚与担当,将永远激励着我一路前行!

(作者李仁杰为史夫俊的徒弟、费县公安局东蒙派出所所长)

苍松无言 林海有声

【英烈档案】白贵华,男,生前系冠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曾获得个人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三次,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12月13日夜间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牺牲在工作一线,年仅50岁。白贵华牺牲后,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我的父亲白贵华是一位平凡的人民警察,他有着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我为有这样伟大的父亲而骄傲。

父亲于1974年参军,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副团长。1993年,父亲转业到冠县公安局,先后在多个岗位任职。在担任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期间,父亲带领全队12名民警共破获毁林、盗伐林木案件17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3名,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

本以为父亲从部队转业后,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但他依然忙碌,早出晚归,甚至彻夜不归,留给我的还是那匆匆的背影。他关心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大学生、为了帮助村里修路带头捐款。

2005年冬季,严打整治斗争开始。父亲不顾身体病痛,白天处理案件,夜间带领民警巡逻,连续奋战12个昼夜,现场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1名,制止乱砍滥伐、无证贩运、违法经营等不法行为24起。同年12月13日夜间执行任务时,父亲突发脑溢血牺牲在工作一线,把生命留在了日夜守护的数十万亩林海中。

父亲牺牲后,在他办公室抽屉里码放整齐的笔记本和许多的证书,无声讲述着父亲那些没有陪伴家人的时光都去了哪里。父亲下葬时,曾受他帮助的10多位老人泣不成声,曾接受过他资助的12名大学生泪流满面,那一刻,父亲高大的身影在我眼前愈发清晰……

父亲走了,带着对黄河故道这片林海的眷恋,带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父亲没有走,他只是把身躯融入黄河故道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化作茂密的林海,岁岁年年,吐露新绿。

我作为新时代人民警察,会沿着父亲的足迹继续前进。这片土地上,有着淳朴的群众,熟悉的泥土芬芳,警笛声依旧响亮。我越来越像父亲的模样,办案时紧锁的眉头,对群众温暖的笑容,还有因为熬夜生出越来越多的皱纹……

我相信,父亲的英魂一定早已与林场中的苍松翠柏融为一体,苍松无言,林海有声,风霜不改长青色,岁月不忘英雄名。

(作者白占东系白贵华的儿子、冠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

不散场的青春

【英烈档案】沈成磊,男,生前系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二中队中队长。2015年5月27日14时许,为保护现场群众安全,沈成磊与持刀拒捕犯罪嫌疑人展开搏斗,最终倒在血泊中,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年仅36岁。沈成磊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时光匆匆,转眼十年过去了。也许时间会带走青春的容颜和浪漫,只留下致青春的回忆。但在我心里,有一个人的青春定格在时间长河里,永不散场,那便是你——我亲爱的战友沈成磊。

清明又至,芳草萋萋,物是人非。墓园里,白菊轻偎,泪雨纷飞。这是一个追思缅怀、荡涤心灵的日子,更是历史与未来对话的时刻。

请让我们深深地鞠上一躬。

春风剪不断哀思如水,沧海卷不动悲重如山。亲爱的战友,你可曾听见我们心底的思念?那年芳草吐绿时,你或许正在桌前分析研判,或许正在一线惩恶追凶,又或许刚刚对家人许下团圆的承诺。

念此如昨,而你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作为曾经的战友,我们深切地缅怀那曾经的峥嵘岁月。

请让我们小心地打开记忆。

青春是最美好的年华,时间忠实记录着一切。入警13年来,你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始终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崇高的公安事业,直至宝贵的生命。我想,“英雄人民警察”是对你当之无愧的赞誉。

请让我们拭泪勇敢地前行。

亲爱的战友,你把青春全部奉献给了无比热爱的公安事业,你的精神始终在队伍中传承。你看到了吗?

在警营,有我们——青春的热血源源不断,青春的誓言回荡不绝,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亘古不变;在危难时刻,有我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用挺拔的身躯与坚实的臂膀解危难;在群众眼里,有我们——利剑出鞘、迅速出击,冲得上,打得赢,让暴力与罪恶在熠熠闪光的金盾之下消失;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有我们——将充满青春的热情与希望的力量播撒,把守护平安的身影融入大街小巷、根植在群众心间。

接过你手中的枪,接力你不散场的青春。

青春与年龄无关,它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宣言。无论我们正值青春年华,还是步入中年,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与期望一如既往。我们每名民警都要保持活力与热血,即便日夜坚守,也要“撑伞”“化盾”,用藏蓝音符为群众奏响平安之歌。

作为你的战友,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铮铮誓言。

(作者陈艳丽系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政工室宣传科科长)

一盏永远亮着的“信号灯” 

【英烈档案】李涌,男,生前系青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同三高速公路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3次、个人三等功4次。2021年10月3日凌晨,李涌在执行巡查任务时,为挽救涉嫌酒驾的驾驶人不幸壮烈牺牲,年仅54岁。李涌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每当行经李涌曾经值守的收费站,我总会在后视镜里寻找那道逆流而上的身影——那个在浓雾中为生命开道的背影,那个在冰雪里跪地推车的轮廓,那个永远将危险挡在群众身前的“人形信号灯”……此刻,我用三个记忆碎片,拼出这位交警用生命点亮的信仰之光。

初识那个站在雨中的“清障专家” 

我第一次见到李涌,是在2017年10月1日凌晨3时许。当时暴雨倾盆,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我作为大队机关增援力量,赶往李涌所在的辖区,守护群众国庆假期平安出行。经过沈海高速时,一组警力正在处置交通事故现场。一名身影矫健的战友正带着大家精准摆放锥桶,设置警示标志。他安抚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的情绪,同时带着大家疏导积压车辆、清理吹落的树枝。我们也加入救援,因对某些自动挡车辆操作不熟,难以挪移车辆,他耐心教我们解锁、挂空挡。在清理最后一辆事故车辆时,他的手被保险杠碎片划伤出血,但他却笑着说:“道路不通,交警不退。”事后,我才知道,他就是李涌。

这一幕成了我职业生涯的启蒙课。后来才知道,每逢雨季,李涌在疏导车流时,常徒手疏通下水道,手指被划伤是常事。他教会我,交警不仅是执法者,更是服务者。

坚守高速路上的“信号灯” 

李涌管辖的28公里高速公路,车流量大、浓雾频发。为确保通行安全,他坚守路面一线,紧盯天气变化,不放过任何细节。他的警车后备箱塞满了拖车绳、千斤顶、水桶、急救包……发现有车辆故障或事故,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快速清理现场、进行救援。

2020年冬天,一辆货车在浓雾中侧翻,货物散落一地。李涌迅速带着战友赶到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并帮忙搬运货物。半小时后,把路面障碍全部清理,道路恢复畅通。期间,他以警车作为掩体,逆向步行设置警示锥,提醒战友开启爆闪灯,做好防护。

李涌推出了“动态防护工作法”,在事故现场来车方向,根据车速、车流量、天气等因素,合理确定警示标志和反光锥桶的距离,用应急救援车辆构筑起安全屏障,引导车辆绕行。处理事故时,他都会驾驶警车在来车方向200米外驻点,开启警灯逆向示警,严防发生二次事故。那时,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信号灯”。

传承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如今,我接过“李涌党员先锋突击队”的旗帜,担任青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同三高速公路大队二中队指导员。我经常带着新民警重走他巡逻的路线,讲述那些井盖旁、护栏边、车流中的故事。因为我知道,最好的纪念,是让这盏“信号灯”亮在更多人的心里。

在暴雨中处理交通事故、在浓雾里逆向设置提醒警示标志、在执法时解释交规、在救援中提示行车安全、在校园里嘱咐孩子们注意交通安全,我都能感受到李涌的目光。他自创的温馨手势仍在街头流动,他编写的安全课件走进百所学校,他绘制的巡逻图被我们标注得越来越细。

李涌常开玩笑说自己是“高速公路的六角形扳手”,但在我心里,他是照亮职业信仰的明灯。他让我明白:真正的执法者,既要有坚守原则的刚性,更要有以人为本的柔性;既要做道路安全的守护者,更要当群众危难时的托举者。

远处车灯渐近,恍惚间又见那个在暴雨中屹立的身影——他从未离开,只是化作了万千星辰,继续为这座城市的人们指引归途。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