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史档案

守护安全生命线 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5-07-22 09:04:09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编者按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今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以打击犯罪的“利剑”维护市场秩序,以改革赋能的“引擎”畅通经济血脉,以精准服务的“桥梁”助力企业发展,全方位筑牢安全基石,激发市场活力,为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贡献力量。

广州黄埔:精准施策 护航新兴产业腾飞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聚集了高新技术企业28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4800余家,境内外上市企业86家,形成了融合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的新兴产业集群。在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通过机制创新、精准打防,多措并举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全力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黄浦区分局民警在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供图)

主动上门,精准服务有温度

近年来,为进一步助力新兴产业发展,黄埔公安机关创新服务模式,建立点对点联系企业机制。民警定期到企业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及时宣传分局护企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为企业提供“短平快”的保障服务。

在此基础上,黄埔公安机关成立服务保障企业工作专班,推出“五个一”工作法:挂点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为区重点企业提供“一名法律顾问”、开展“一次送法入企”宣传活动、涉企办案协作“一跟到底”、全力办好“每一起涉企案件”,紧贴新兴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提高公安政务服务质效。

与此同时,黄埔公安机关聚焦企业需求,积极构建便民利企的政务服务体系:在人才密集区域,建立区域人才服务站,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在产业集聚区布设24小时警务自助终端机,整合户政、出入境等多项高频业务,实现办证服务“自助办、随时办、就近办”;在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打造4个高频事项综合窗口和1个涉企事项综合窗口,采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一次取件”的模式,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预防在前,合力消除风险隐患

“路边张贴的二维码不要扫,快递与外卖单要把个人信息涂掉……”近日,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平安宣讲团走进辖区某科技公司,为近千名职工送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安全宣讲课。

今年以来,黄埔公安机关针对新兴产业类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始终向前一步、主动服务,全力减少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隐患。黄埔公安机关牵头成立黄埔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和黄埔企业合规联盟,推动行业交流及警企协作模式创新,共同守护新兴企业创新发展。

针对新兴企业中较为突出的职务类犯罪,黄埔公安机关联合相关部门打造“廉洁合规教育展厅”,筛选涉企违法犯罪案例素材,供企业组织员工参观学习,为企业员工上好“岗前第一课”。

精准打击,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黄埔公安机关建立健全重大涉企案件快速响应机制,以即案即侦、快侦多破、破案即追的侦查办案模式,坚持对严重侵害新兴企业利益的商贸、金融、知识产权、制假售假等经济领域涉企犯罪保持“零容忍”,坚决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黄埔公安机关坚持对突出涉企犯罪“露头就打”,尽全力追赃挽损,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减少损失。今年年初,黄埔区分局长岭派出所接到辖区一建筑公司负责人报警,称其工地内的挖掘机配件被盗。接报后,长岭派出所联合分局刑警大队,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开展侦查工作,仅用2天便将嫌疑人抓获,并且全数找回失窃的配件。随后,黄埔公安机关对该案进行复盘,指出失窃工地仓储管理存在的漏洞,协助企业开展全方位“体检”,提升企业的安全防范水平。

(记者 何剑飞 通讯员 袁雪莹 刘慧蓉)

南昌:靠前一步 暖心服务促发展

7月16日深夜,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佳海产业园警务站灯火通明。南昌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光伏产业园派出所社区民警邹承培刚结束一场调解,虽然疲惫却很欣慰。数小时前,园区员工因工伤赔偿与公司发生激烈争执。“十企联防365”服务站(由辖区派出所牵头,通过划分联防区、设立联防长、实施常态化巡查,实现园区安全自治共管)迅速启动重大纠纷联合调处机制,邹承培联合联防长、社区干部一起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员工家属在赔偿协议上按下红手印。

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主阵地,深入推进“三大服务”行动(百警进千企、一产业链一专班、一产业集群一团队),持续扩大警务合作“朋友圈”,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救火”向“主动防火”、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深入转型。

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民警检查化工企业生产设备。万思清 摄

百警叩门:从“等诉求”到“找问题”

民警邹承培的背包里,总是装着惠企政策汇编、风险防控指南和警企联系卡。南昌市公安局推行“惠企直达”机制,提供精准高效的“点单式”服务。民警不再坐等诉求,而是主动叩开企业大门,不断扩大警务合作“朋友圈”。

2024年以来,南昌公安机关牵头组建覆盖全市的“万人宣防队”,综治网格员、社区民警辅警成为反诈宣传主力军,全力推动“无诈企业”创建。同时,南昌公安机关创新打造“数智助企服务工程”,为超3万家企业开展数字化“安全体检”。截至目前,已精准发现、解决风险隐患3700余处。

制度护航:变“碎片应对”为“系统作战”

7月9日,某制造企业因原材料采购分歧引发劳资纠纷,生产线面临停工风险。驻企民警邬文鹏依托高效联动机制,迅速协调劳动监察、司法所、行业协会介入。经多轮专业调解,一份既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又保障企业平稳运行的和解协议顺利达成。

近年来,南昌公安机关持续夯实涉企警务前沿阵地,精心打造针纺警务室、华勤警务室等一批样板站点,广泛吸纳物业、企业安保、相关职能部门、公益律师等力量参与共建,创新推出“矛盾联调、治安联控、服务联办、困难联帮”四联工作法,构建起警企协同、多元共治的联勤联防新格局。

在政务服务领域,南昌公安机关深入推进“一照通用”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优化自助设备管理应用。2024年,南昌公安机关牵头高效办结新车上牌等5类“一件事”业务,提供“一起办”便民服务2.3万余次。

服务升级:从“解难题”到“促发展”

今年春节期间,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灯火通明。返乡赣商王先生匆匆赶到“赣商返乡服务专窗”,仅用半小时便加急办妥签证。“订单不等人啊!这专窗开到了我们心坎上。”他拿着证件感慨道。

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夜晚的烟火气中流动着一抹“警察蓝”。西湖分局广润门派出所创新“潮汐用警”模式,警力随人潮“涨落”精准布防。全市公安机关优化打造“全域联动、分区管制、警种协同、专群结合”大型活动安保模式,圆满完成200余场活动安保工作。

(记者 李沁 通讯员 刘有煊 王润武)

芜湖:数据领跑 快速响应企业诉求

“紧急求助!110辆新能源车明天将赴新疆开展性能测试。可恰逢周末,如不能及时领取临时牌照,测试周期一定会延误。”7月11日21时,安徽省芜湖市一家汽车企业新能源研发部主管在芜湖市公安局开通的“网上警企议事群”内发布求助。民警汪健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启动全周期守护机制,相关警种部门迅速响应、加快办理。次日14时50分,该主管高兴地在群内晒照,展示110张整齐摆放的临时牌照,为公安机关的高效服务点赞。

近年来,芜湖市公安局不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持续推出便民利企新政策新举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民警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工作。黄侃 摄

双向奔赴,架起警企“连心桥”

芜湖市公安局坚持数据领跑、服务上门,持续优化“网上警企议事群”“局长直通车、民声呼应站”等警企联络平台,把“在美丽江城看见最美警队”理念贯穿为企服务全过程,打造“安商护商”服务矩阵。

6月27日,芜湖市公安局“爱企日”走访调研活动如期而至。相关警种部门组成的调研组深入辖区光伏等企业生产一线,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

2023年4月以来,芜湖市公安机关将每月27日(谐音“爱企”)设为芜湖公安“爱企日”。市县公安局局长现场听需解难,做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响应、高效办结”,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累计开展“爱企日”系列活动220余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600余个。

靶向发力,筑牢护企“防火墙”

2024年6月,芜湖市公安局经开分局依法立案侦办某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涉嫌职务侵占案,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

芜湖市公安局坚持警务前置,聚焦企业法治需求,严打涉企违法犯罪,全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和社会环境,让企业安心生产经营。

为快侦快破涉企侵财犯罪,芜湖市公安局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易受侵害企业名单,落实企业安全“体检”,组建工作专班,实行提级侦查、领导包案、限时办结,为企业挽回巨额经济损失。同时,芜湖市公安局持续强化“交特巡融合”警务一体化机制,进一步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服务保障新经济业态蓬勃发展。

主动作为,跑出助企“加速度”

芜湖市公安局持续深化“三级警官包保联系”制度,对有紧急需求的企业、重点项目等开设“上门办”“加急办”“立等可取”等绿色通道。

“自从加入‘绿名单’企业,我们切实享受到了公安机关一系列便利举措,为企业生产经营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近日,一家空调设备生产公司负责人对公安机关的暖心服务表示感谢。

原来,此前该公司拟大批次派员到海外工厂进行技术支持,由于审批流程时间较长,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芜湖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获悉情况后,立即靠前服务,安排专人上门开展人员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截至目前,芜湖市公安机关已建成市县两级“公安综合窗口”30个,实现户政、交管、出入境等高频业务“一次取号、一窗通办”,企业、群众平均等待时间少于10分钟。

 (记者 张振雷 王娅飞 通讯员 汪佳杰)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