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书写传奇女刑警
个人简介:王岚,女,汉族,38岁,中共党员,2008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云南省大姚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曾2次荣立个人二等功,连续4年获评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优秀民警、刑事技术破案会战优秀刑事技术民警,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在滇中高原的悬崖峭壁间,她以一根发丝锁定真凶;在42摄氏度的矿洞深处,她蜷身爬行40米提取证据;在零下5摄氏度,她跪在冰坡上勘验直至双膝麻木……从警16年,云南省大姚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王岚用脚步丈量8万公里山路,用技术破解3600余起案件,更用生命书写了与死神擦肩的传奇。
2009年7月,初入警营的王岚凭借一根头发丝破获系列盗窃案的故事,至今仍被大姚警界奉为经典。彼时的她刚被分配到石羊派出所内勤岗位,却主动请缨参与一起入室盗窃案的勘验工作。面对仅存的微量痕迹,她连续提取60余份检材,通宵比对后锁定关键生物证据,凭一根发丝揪出犯罪嫌疑人张某,连带破获5起案件。
王岚在涉水现场开展工作。王斌 摄
“技术民警的使命,就是在蛛丝马迹中让真相说话。”这场“开门红”让王岚坚定了刑事技术的道路。“通过这起案件,我明白了刑事技术民警的职责所在,就是在海量的线索中寻找关键证据,让每一起案件真相水落石出。”这是王岚对这个职业最初的认知,靠着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精神,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刑事技术勘验之路。
走进王岚办公室,3件“老伙计”无声诉说着惊心动魄:磨穿底的勘查鞋、布满标记的县域地图、批注密密麻麻的刑侦业务工具书。
炎炎夏日,某坍塌矿洞设备被盗案现场需要勘验。洞内温度高达42摄氏度,未知气体熏得人睁不开眼。王岚套上两层防护服,在仅可容一人侧身通过的裂缝中爬行40米,指甲缝里满是碎石。几个小时后,她把最后一份生物检材递出洞口,因为过度劳累瘫软在地,被战友架着才能站立行走。
寒冷冬天,山区发生连环入室盗窃案,王岚背着10公斤重的工具箱,踩着结冰的陡坡挨家挨户勘查。“王警官,太危险了,要不等冰化了您再来吧。”村民心疼她,王岚却哈着白气笑着回答:“不能等啊,破案就是和大自然抢时间。”她跪在冰冷的的泥地里完成勘验,膝盖冻得失去知觉,提取的痕迹物证帮助警方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多年跋山涉水,王岚右膝半月板磨损严重,医生警告她“再爬山可能坐轮椅”;后颈被紫外线灼伤的疤痕,是上千次野外勘验留下的印记。但王岚从未后悔,她指着办公室墙上那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受害人家属紧握她双手痛哭的场景。“比起失去亲人的痛,我的伤不算什么。”王岚用浑身的伤痛证明:刑事侦查“技术破案”的奇迹,不过是有人愿以血肉之躯,在绝壁荆棘中踏出一条通途。
“王老师,多亏有您的帮助,4年了,我们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3月初,成功破获一起盗窃案件的大姚县公安局桂花派出所民警黄国华兴奋地拨通了王岚的电话,向她表达感激之情。
4年前,桂花派出所辖区一铜矿变压器铜芯被盗,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之夭夭。这些年,案件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去年12月,王岚来到桂花派出所开展送教下乡工作,向该案主办民警黄国华进行“一对一”现场教学。黄国华利用王岚所教授的知识,成功破获了这起案件。
“寻找案件真相固然重要,但把我掌握的刑事勘验技术转化为广大基层民警的实际战斗力,才能真正发挥最大价值。”2022年以来,王岚驾车拉着各种器材,风雨无阻跑遍大姚县公安局13个派出所,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现场勘验技战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基层民警。从勘验装备整理到痕迹物证提取,她通过模拟勘查及现场实战演练,让基层民警的刑事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王岚和战友的共同努力下,大姚县公安局2022年至2024年现场勘验支撑破案率提升至90%,推动全局侦查破案率连续3年持续攀升。
在痕迹中追寻光明,于绝境处开辟通途。王岚用实际行动证明:女性在刑侦领域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守护社会安宁的坚强力量。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5-19王岚:书写传奇女刑警
- 2025-05-16井研:创新宣教模式 筑牢禁毒思想防线
- 2025-05-1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 2025-05-1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 2025-05-13高玲:初心如磐“法治人”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