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综合中心规范化建设丨安徽蚌埠:多元共治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公安前端预警 中心精准分流 多方协同处置
蚌埠:多元共治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老板扣了我600元工资,我实在没办法了。”7月10日10时,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综治中心,情绪激动的张先生向工作人员倾诉。蚌埠市公安局蚌山分局黄庄派出所民警裴文铜和调解员段凤宝快速介入,从“法、理、情”多角度调解,最终矛盾纠纷被成功化解。
过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非警务警情占用大量警力资源。如今,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正在发生——蚌埠市公安机关正从单打独斗的处警者,转变为多元共治的推动者,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机制改革:警情分流背后的协同治理
“以前处理家庭纠纷,民警反复出警却难断家务事。现在联动综治中心,既为民警减负,更从根子上解决了群众的难题。”蚌埠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负责人说。
变革始于2022年底。蚌埠市公安局主动打通与市综治中心的数据链路,创新建立“防范预警模型”,对110接报的矛盾纠纷警情进行智能筛选、分级管理。非警务警情一键推送至属地综治中心,在党委政府统筹下,联动司法、社区、法律援助等力量,形成“公安+调解+法律+心理”的协同处置链。
2024年6月24日,第一起警情从市公安局110平台被推送至市综治中心,标志着“公安前端预警—中心精准分流—多方协同处置”的新格局正式运转。
在怀远县,一起被有效化解的土地纠纷印证了这一机制的实效。居民刘某建房时遭邻居顾某阻挠,顾某甚至扬言报复。社区民警现场处置后,判定为高风险矛盾,迅速提升预警等级并推送至县综治中心。中心联合调解委员会多次上门,最终解开双方心结,80厘米宅基地争议圆满解决。“民警推送及时,专业调解跟进,才避免小事闹大。”回访时刘某连连感慨。
能力跃升:从“物理减负”到“化学融合”
分流警情不等于“一推了之”,对公安机关而言,减负只是起点,增效才是目标。
“单靠公安一家,有些难题确实力不从心。”蚌埠市公安局龙子湖分局东升派出所民警张爱华对此深有体会。去年夏天,她在走访中发现居民胡先生因突发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陷入经济与情感双重危机。张爱华没有止于安慰,而是通过平台将情况精准推送至综治中心。综治中心迅速发挥枢纽作用,协调街道妇联和社区网格员等力量介入。很快,街道妇联上门疏导,社区网格员协助申办救助,多方力量在“警民联调室”汇聚形成合力,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和睦。
为精准锁定“沉默的风险”,蚌埠市公安局持续升级预警模型。该系统每日自动筛选“一人多警”“家暴重复报警”等高风险信息,构建风险数据库。今年以来,系统已识别家暴警情985起。
治理延伸:智慧警务补齐治理短板
老旧小区污水管道已漫溢半年,住户、物业、开发商互相推诿。今年春节前夕,蚌埠市公安局蚌山分局青年派出所民警李仁强将这一“老大难”警情推送至综治中心,并在警社联席会上重点通报。
综治中心提级成立专班,民警协同社区干部反复协调,最终厘清责任:物业更换主管道,住户分摊支管费用。施工完成当日,居民们拍手称快:“这个年,终于能过踏实了!”
如今,李仁强的名字在社区就是“定心丸”。扎根社区20余年,他调处矛盾纠纷百余起,“有事找仁强”成了居民口头禅。他组建“社区义务巡逻队”,在街巷巡逻。工作日志里写满他的为民初心。
蚌埠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警调衔接”,探索“AI+矛盾预警”模型,推动智慧警务与综治中心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蚌埠样本。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9-08大力推进综合中心规范化建设丨安徽蚌埠:多元共治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 2025-09-05江城警事电视剧主要角色与故事脉络解析
- 2025-09-04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 2025-09-03三则警事,初心如一:无锡警方接连上演“生死时速”与“安全守护”
- 2025-09-02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文艺晚会将于9月3日在京举行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