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中,藏蓝身影向险而行
北京:出动警用直升机实施空中救援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赵旻、通讯员崔宇报道:继7月27日启用警用直升机对密云灾区进行空中巡查、救援群众后,7月28日、29日,北京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总队每天各出动3架大型警用直升机,在密云山区汛期严重地区实施空中勘查、空投救援物资和转运群众等任务。
7月28日,北京市公安局警航总队启动高等级应急响应,安排全部警力24小时在岗在位,提前制定救援预案,协调相关单位进行应急救援准备。28日10时10分,直升机从警航基地起飞,按照预定航线前往密云山区执行救援任务。
在两天的救援飞行任务中,飞行机组克服山区降雨能见度低、障碍物多、地形复杂等困难因素,共巡查山区受灾地区180余个点位。3架警用直升机按照前期设定的两条主要勘查航线,针对重点受灾区域,分别在空中逐镇、逐村开展巡查排查,对断水、断电、紧缺生活必备物资地区空投救援物资。
北京市公安局警航总队负责人介绍,在飞行勘查中,机组人员密切观察地面情况,遇有被困房顶和“孤岛”区域的群众,第一时间实施空中救援。目前,共安全转移救助群众90余名,其中包含80岁以上老人40余名、婴幼儿10名、临产孕妇2名。“灾区大部分地区没有适合直升机降落的地点,机组成员多采用低高度悬停、单轮悬停等技术动作,利用机载绞车、救援担架等装备对危重病人和受困群众实施救援。”该负责人表示,直升机将伤员和群众运送到密云地区临时停机坪,由救护车现场转移至医院实施救治。
内蒙古:调拨救灾物资支援抢险一线
7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民警救助群众。马振国 摄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陆晗、通讯员莫克报道:连日来,内蒙古自治区遭遇60多年来最强降水过程,部分地区发生洪涝险情,其中巴彦淖尔市洪涝灾害较为严重。为进一步确保做好抢险救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紧急调拨了一批应急救灾物资运送至巴彦淖尔,并支援当地开展抢险救灾、群众转移安置和帮扶救助工作。
据悉,此次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调拨的应急救灾物资种类丰富、数量充足,包括冲锋舟、橡皮艇、警用无人机、水上救生机器人、救生衣等22种,总计1000余件。收到应急救灾物资后,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已于第一时间把物资分发到受灾严重的地区,送达抗洪抢险一线。巴彦淖尔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治区公安厅调拨的应急救灾物资非常及时,为打赢这场抢险救灾硬仗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都机场:细化落实防汛应急措施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寇松、通讯员孙博源报道:7月28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首都机场公安局立即根据防汛应急工作预案,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部署在京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领导带班,留足应急警力,做好装备储备,同步开启高等级会商,实时掌握辖区雨情汛情、机场运行情况和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分局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分局与机场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辖区安全风险隐患的摸排管控,全面组织加强辖区低洼易积水路段等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控,做到应急力量前置,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妥善处置因汛情引发的各类案事件。
暴雨往往伴随航班延误甚至取消,易产生乘机纠纷和求助警情。为此,航站区派出所重点关注航班延误、旅客聚集情况,加强值机区、候机区等区域的警力值守,随时做好各类纠纷的化解以及帮助解决旅客求助的准备。同时,加强出租车调度站、网约车上车区域的沟通协调、秩序维护,坚决维护广大旅客的乘车安全与权益。
在出行安全提示方面,首都机场公安适时发布《AI版防汛提示》,提醒旅客及时关注天气及航班动态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同时,提醒旅客警惕在极端天气下易发生的“航班退改签”骗局。
长春:高频次全覆盖巡查排险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庄玲玲、通讯员郑鉴城报道:连日来,吉林省长春市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长春市公安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加强与气象、应急、城管、市政、环卫等部门密切联动,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市各分局、派出所以辖区低洼易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易积水桥洞等为重点,组织警力开展高频次、全覆盖巡查排险。公安交管部门在市区主要交通干道增派执勤警力,采取定点值守与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交通疏导,并在积水严重路段设置警示标志,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7月25日,榆树市公安局华昌派出所民警刘垚和辅警于洋巡逻中发现一处下水管道被杂物堵塞,两人立即俯身徒手清理杂物,及时排除险情。同日,朝阳区分局巡逻警力在巡逻中发现倒伏树木阻碍交通,他们一边疏导交通引导车辆绕行,一边将倒下的树木搬运到路边,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工作中,长春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结合辖区实际,持续加强防汛宣传力度,广大民警辅警深入社区、村屯,向群众普及防汛避险知识,指导群众在遇到暴雨时如何正确应对、怎样求助。
目前,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雨情实况,本轮强降雨雨带已经移出长春。长春市公安机关将保持备战状态,坚守清淤排险、交通疏导、秩序维护、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严防城市内涝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天津蓟州:闻“汛”而动守护群众安全
7月28日,天津市公安局蓟州分局组织警力转移安置群众。(天津市公安局供图)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张婧怡、通讯员樊晓慧报道:7月27日,一场罕见的强降雨突袭天津市蓟州区,引发了蓟州区有水文记录70年来的最大山洪。暴雨洪流中,天津市公安局蓟州分局民警辅警紧急开展抢险救援,为群众架起生命之桥。
民警辅警顶风冒雨,挨家挨户转移受灾群众,蹚水救援受困车辆,对辖区道路展开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针对强降雨导致的部分路段积水、受损情况,蓟州分局迅速组织警力在易积水点和受损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对无法通行的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引导车辆绕行,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7月28日13时许,九山顶景区一民宿内,一名孕妇突发大出血。接到报警后,蓟州分局交警支队黄崖关大队民警火速驰援,却发现通往民宿的唯一道路已被洪水冲断,车辆无法通行。民警果断将警车停靠在安全地带,毅然踏入及膝洪流。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洪水中跋涉,成功与先期抵达的下营派出所民警、消防救援人员和120医护人员会合。
救援人员合力将她抬上担架,一步步运送到可以通车的路段。随后,两辆警车一前一后亮起警灯,为救护车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直至将其安全护送至开阔路段。
7月28日晚,蓟州区汛情持续。经排查,下营镇6个村庄的群众需要紧急转移安置。蓟州公安迅速增派75名警力,会同区相关部门连夜冒雨开展转移工作。
民警辅警逐户敲门排查、耐心引导,帮助群众搬运物资,搀扶老人、照顾孩子,确保每名群众都安全撤离。最终,970余名群众被成功转移至安置点。
为保障安置点秩序,蓟州公安部署20名警力驻点执勤,协助分发应急物资、安抚群众情绪。目前,各安置点内秩序井然,各项保障工作有序进行。
特写:听到“救命” 他毫不犹豫跳入涵洞
“有个女娃娃掉沟里被水冲走了,你们快来看看吧!”7月27日15时20分,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公安局北大村派出所接到群众求助。北大村派出所民警辅警顶着狂风暴雨迅速赶往现场。
民警辅警发现,事发地有好多处涵洞,多个涵洞因近日连降暴雨形成了湍急河道。民警辅警在路边发现一把雨伞,但在附近的水沟内没有看见女孩的身影,随即迅速在周边展开搜寻。
突然,辅警李进春听见一涵洞内有人喊“救命”。他来不及多想,迅速跳进黑暗的涵洞展开搜救。此时,女孩正紧抓树枝抵抗水流,渐渐体力不支。李进春用尽全身力气向女孩靠近。
“抓住了,不怕,有叔叔在。”李进春一边安慰女孩,一边小心翼翼将她往上托举。最终,在大家的配合下,落水女孩被成功营救上岸。经检查,女孩除体力透支和受到惊吓外,身体并无大碍。随后,民警将女孩送回母亲身边,并对家长进行了安全教育。
事后,李进春发现自己腿上被漂浮的树枝划出了多道血痕,裤脚也破了,膝盖火辣辣地疼。“这点小伤换来孩子的生命安全,值了。”李进春说。
(记者 马燕 通讯员 鹿晋芸 金武鑫)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7-30急流中,藏蓝身影向险而行
- 2025-07-29“两高一部”发布《关于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
- 2025-07-28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降低育儿成本
- 2025-07-25整体统筹 主动作为
- 2025-07-24全国刑事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