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事博览

点亮夏夜平安灯 当好安全守夜人

2025-06-30 09:04:47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编者按 入夏以来,各具特色的“夜经济”热闹红火。各地公安机关全面强化打击整治、巡逻走访、隐患清查和防范宣传,为城市“烟火气”增添平安味,切实织密夏夜平安网,当好平安守夜人。

6月28日,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猛追湾派出所民警走访商家。陶熙 摄

开展网格化巡防 成立义警巡逻队

成都成华警企合作守护繁华商圈

进入夏季,面对日益升温的“夜经济”,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深入探索警企合作、警民联动的夜间警务新模式,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城市“夜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治理成效和群众安全感实现双提升。6月以来,全区夜间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6.6%。

6月28日晚,记者跟随成华区分局民警的脚步,实地感受夏夜烟火气里的平安守护。

“现在广播找人,请张子豪(化名)小朋友听到广播后,速到游客中心,你的妈妈正在找你!”当天20时许,成华区分局跳蹬河派出所东郊记忆警务工作室接到一位母亲报警,称孩子走失。值班民警刘锐立即前往园区监控室进行查看,同时通过电台将孩子体貌特征通报给各点位安保力量进行寻找,并联动游客中心广播寻人。10分钟后,孩子被成功找到。

近年来,跳蹬河派出所与东郊记忆园区管理方不断探索完善联勤联动工作模式,以“成都”墙、演艺中心、火车头广场等重点区域为中心,划分网格实行精细化管理,将安保力量投入到单元网格开展巡逻值守,就近解决园区内突发情况。同时,跳蹬河派出所以警务工作室为联络中枢,汇聚游客中心、物业、商家各方信息,即时互通共享,高效指挥调度。

警灯闪烁,人群熙攘。记者看到,在另一处网红打卡地——建设巷小吃一条街,成华区分局猛追湾派出所民警王子隆正带领义巡队队员检查装备,准备开展巡逻工作。

“我们根据小吃街环境特点,发动街道、城管、物业和商家组成建设巷义巡队,联合开展街面巡逻、治安维护、服务群众等工作。”王子隆说,义巡队每晚定时沿小吃街的主要干道开展步巡。“看到警察在,我们就有满满的安全感。”一家烧烤店的老板告诉记者。

从建设巷往西南方向,不远处就是339电视塔。周边以电视塔为核心,沿府南河一带形成了成都餐饮娱乐的地标——“339望平坊商圈”。

“339望平坊商圈”夜间经济繁荣、场地开放、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猛追湾派出所将其作为夜间特别是凌晨以后的重点守护区域,沿339广场外一圈3个方位依次设置治安岗亭,在望平坊入口处设置移动警务车,最大限度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

“每天凌晨2点到4点,有大量人员从娱乐场所涌出、滞留广场,这时候最容易发生扒窃、盗窃、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事件。”执勤民警徐华隽介绍,派出所因此发动物业、商家组建天府熊猫夜巡队,配合民警开展治安巡逻、便民服务,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立即协调周边警力和群防群治力量快速处置,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

(中国警察网记者张佳怡,通讯员李静)

 

6月28日,乌兰浩特市公安局民警在夜市开展安全检查。韩旭 摄

聘请安全体验官 组建护航小分队

兴安盟创新“夜警务”守好“烟火气”

香喷喷的烤全羊、酸甜的锅包肉、热气腾腾的大锅煮羊杂……夜幕下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醉烤归流河”主题夜市,音乐、美食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

“夜市里随处可见警灯和巡逻民警,这满满的安全感让我们逛得很踏实、很安心。”6月28日晚,在夜市游玩的王女士说。

为了守护城市夜经济健康发展,保障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兴安盟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夜警务”护航夜经济新路径、硬举措,不断强化巡逻防控、消除风险隐患、落实宣传服务,以平安稳定的“软环境”守护城市“烟火气”。

“叮咚”,一个名为“乌兰浩特市安全体验官”的微信群里传来了消息提醒声,出租车司机贾宏用手机拍下了6月28日晚的第3张安全照片。

群众是社会安全的直观感受者,夜晚治安环境怎么样,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为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延伸警务服务触角、充分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乌兰浩特市公安局聘请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小区保安、个体摊主等热心市民担任安全体验官,对公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同时,结合安全体验官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乌兰浩特市公安局依据辖区实际,根据摊位数量、往来人流、车流情况,科学投放巡逻警力,实行“车巡+步巡+视频巡”结合、动态巡查和定点值守结合等模式,让群众安全感触手可及。

“我们做小本生意,最怕有人醉酒闹事。现在随处都能看到警察巡逻的身影,出现矛盾纠纷他们能快速解决,我们很安心。”乌兰浩特市五一广场夜市摊主李先生说。

“你们好,我们是科右前旗公安局科尔沁派出所的民警,我们给你做个简短的防骗宣传。”6月28日晚,科右前旗公安局夜经济护航小分队走进社区,向居民开展安全宣传。

按照“以专对专”的思路,科右前旗公安局整合交警、特巡警以及基层派出所警力成立夜经济护航小分队,在夜市、社区、商场等夜间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动态巡查,全力保障夜间安全。

在扎赉特旗巴彦塔拉·秘境河谷生态文化旅游区,扎赉特旗公安局针对夏夜经济特点,围绕景区夜市、广场等重点区域,综合运用“步巡+车巡+视频巡”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立体化巡防模式。

“我们设置5条夜巡‘必巡线’,以3名警力为最小巡逻组开展步巡,主动感知风险、服务群众,有效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扎赉特旗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中国警察网记者唐建权,通讯员孙波、赵春泽)

 

6月27日,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民警辅警在古罗塘历史文化街区巡逻。唐钰 摄

全时空守护 零距离服务

泰州姜堰警旅联动助力旅游经济

夜幕垂落,华灯初上,走进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古罗塘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的王氏宗祠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庄重;青石巷的网红美食店里聚集着众多年轻的打卡身影。

作为江苏省首批命名的夜间消费集聚商圈之一,夏夜的古罗塘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藏蓝身影穿梭其间,守护城市“夜经济”的繁荣发展。

连日来,姜堰溱湖旅游度假区、古罗塘旅游文化景区等景点迎来夜游高峰。在繁华夜经济的背后,姜堰分局以“全时空守护、零距离服务”为目标,用“立体防控+警旅联动”护航旅游经济发展,将城市“烟火气”打造成为文旅“金名片”。

“警察叔叔,我找不到爸爸妈妈了……”6月27日20时许,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巡特警大队防控作战中心的“一键报警”铃声突然响起,通话那头,一位女孩声音颤抖地求助。

“小朋友别怕,你站在原地别动,我们马上就到!”中心值班队员黄德华第一时间向街面巡逻队伍发出指令,1分钟后,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易博赶到现场。原来,女孩在独自上厕所时被纵横交错的古巷吸引,不慎迷失方向,与父母走失了,便按下了姜堰分局设置在街头的“一键报警”装置求助。最终,在易博的帮助下,女孩顺利找到了家人。

这个24小时在线的神奇“魔法盒”,既是姜堰分局助力本地文旅发展的生动事例,也是警方为市民游客准备的“夜行护身符”。

不止如此,针对夏夜治安规律,姜堰分局近日启动了为期4个月的“堰安·夏盾”巡防专项行动,通过强化街面巡查、风险排查、纠纷化解、打击犯罪、协同作战、宣传防范,切实构筑夏夜治安坚固防线。行动开展以来,他们已累计投入警力4000余人次、车辆1200余辆次,全区街面警情数量同比下降9.2%,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中有升。

日前,姜堰分局警航无人机中队民警管厚勇在开展空中巡查时,发现某小吃店门口疑似发生纠纷,管厚勇随即通过“数智堰警—三维超脑”平台实景地图精准定位事发地点,指令周边警力到场调解,纠纷很快被妥善处置。

结合重点时段和区域特点,姜堰分局依托“数智堰警—三维超脑”平台,整合警务数据资源,构建24小时指挥作战网络;以4个警务工作站为基础核心,联动2个移动警务方舱、3个联勤警务站、7个治安岗亭、8个警务岗亭等固定岗点,以及16辆智慧巡逻车、“铁骑”摩托车、步巡力量,在街面形成“1公里见岗亭、随处见警灯”的动态巡防布局;通过常态化高空无人机视频巡逻和24小时值守应急升空巡查,实现“空地一体”立体化作战。

夏夜的溱湖,湖风清爽宜人。画舫上,游客惊叹于夜溱湖的独特意境。栈桥边,藏蓝“白加黑”的超长守护始终在线。

作为5A级景区的守护者,姜堰分局溱潼警务区持续健全以公安为主导,警旅共建、部门联动、警网融合为支撑,N类社会力量联动加入的“1+3+N”旅游警务工作机制,根据夜游路线,常态组织景点员工、保安等200余名“警旅联盟”成员开展“水陆两栖联巡”,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筑牢水域安全屏障。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