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平安 | 青铜峡公安协同共治化纠纷~
“多亏了民警和司法局的李律师,不然我们这几十年的交情就完了!”在青铜峡市综治中心,居民张阿姨握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原来,一场因装修噪音引发的邻里纠纷,在这里被公安、司法、社区三方联手化解,而这正是青铜峡公安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青铜峡市公安局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紧盯“矛盾化解法治化、服务群众高效化”工作目标,以市综治中心为平台,立足公安职能定位,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化解在前”的理念,不断强化部门协调联动、信息融合共享,推动形成矛盾纠纷联排、联调、联访等多元化解机制,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和平安根基。
聚焦力量融合
警务入驻打造治理“新引擎”
走进青铜峡市综治中心,防暴器材、各类安全应急设施一应俱全,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工位“肩并肩”排列。这里不仅是矛盾调解站,更是“法治大脑”。今年4月,经济纠纷当事人岳某带着火气冲进中心,经多部门联合释法明理,当事人最终选择依法诉讼,一场潜在冲突就此化解。
青铜峡市公安局通过专题会议会商研究制定落实举措,从人员、设备、机制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以公安之力助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选派精干警力常驻市综治中心,依托“1+6+N”工作机制,联合司法、法院等部门搭建“一站式”调解平台。通过打通社区警务平台与“塞上枫桥”法治平台数据壁垒,建立矛盾纠纷赋分预警模型,实现风险动态研判、分级干预。
聚焦前端排查
全域起底织密纠纷“过滤网”
“李警官又来啦!家里都好着呢!”近日,青铜峡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社区辅警李奇在回访前段时间成功调解的一起邻里纠纷时,一边熟练地和居民唠着家常,一边细致排查潜在纠纷。
近年来,青铜峡市公安局积极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模式,通过梳理重点警情、全要素摸排过滤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矛盾纠纷,强化预警研判,全方位、多角度掌握辖区不稳定因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依托警情分析研判机制和每日交接班制度,全面梳理矛盾纠纷警情,并紧盯扬言极端、刑事警情、治安警情等重点警情。同时,强化多警种会商分析,督办化解有风险隐患的矛盾纠纷警情。
“现在的宣传方式真好,能让我们学到很多法律知识,知道怎么正确处理矛盾纠纷。”群众林阿姨在宣传活动现场说道。同时,民警联合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并借助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开展多元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6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聚焦多元化解
分类管理构建纠纷处置“闭环链”
“调解不是终点,回访帮扶才能治本。”今年5月,马某因工伤赔偿纠纷聚集多人讨说法,民警迅速稳控现场,市综治中心迅速联动各部门促成和解。事后,民警多次回访,主动帮助协调解决相关事宜。
针对基层矛盾“小、杂、频”特点,青铜峡市公安局主动靠前,结合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4+N+7”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化解工作,全力防止矛盾激化、隐患扩大。对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依托市、镇(街道)两级综治中心分流至相应主管部门,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确保矛盾纠纷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针对疑难矛盾纠纷,实行局领导盯办制度,成功化解了小王(化名)长达6年的矛盾纠纷。
按照“谁调解、谁负责”原则,青铜峡公安对已经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定期组织民警辅警开展入户走访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变化、调解协议履行情况等信息,确保矛盾不反复、不升级,实现矛盾纠纷的闭环管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今年以来,共回访重点矛盾纠纷58起,通过定期走访、困难帮扶等方式巩固化解成效,群众满意度达96%。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从“事后处置”到“源头预防”,青铜峡公安用新时代“枫桥经验”织密平安网。今年以来,全市矛盾纠纷警情下降5%,群众安全感不断上升,一幅“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和美画卷正在古峡大地徐徐展开。
本文来源:搜狐新闻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5-27守护平安 | 青铜峡公安协同共治化纠纷~
- 2025-05-26平安前哨早预警 闭环解纷提质效
- 2025-05-23“智慧引擎”加速公安工作变革
- 2025-05-22金盾守雄关 文旅焕新颜
- 2025-05-21以界碑为证 植家国情怀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