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为要 上好开工“第一课”
春意渐浓,随着春节假期结束,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建筑工地、产业园区、学校周边等区域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公安机关作为公共安全的“守门人”,需树牢底线思维,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化解体系,为经济社会复苏筑牢“平安堤坝”。
安全治理,防在早、控在小。公安机关要建立预警机制,建立红黄绿动态风险档案,组织警力深入辖区企业、商场、行业场所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安全检查,同时通过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为破解安全治理碎片化难题,各地公安机关要创新“公安+N”联动模式,组建由民警、行业专家、企业安全员构成的平安联防队,对化工园区、寄递物流等开展靶向诊疗,重点检查消防设施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无阻,安全标识是否醒目可见,电气线路是否存在私拉乱接、老化破损等情况,要求企业负责人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如何在服务保障上为企业“减”负担?公安机关要建立警企联动机制,以经侦警务联络站、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站等为载体,同时建立企业联络群,主动了解企业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受理、风险防范、政策宣传解读等一站式服务。
安全意识缺失是重大隐患。对此,公安机关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将安全课作为企业入职、复工第一课,通过真实案例讲解和沙盘模拟,让企业员工沉浸式体验操作。为守好企业员工的“钱袋子”,民警要利用新春招聘会、警企座谈会等契机开展反诈宣传,详细讲解虚假高薪、收费入职等求职陷阱,筑牢反诈防线。
“矛盾不上交”是防范化解风险、保障高质量返岗复工的重要保证。公安机关要通过选派机关民警下沉一线等方式充实基层警力,向企业园区派驻项目警官,开展全员化、全方位、全覆盖走访,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护航返岗复工既是民生大考,又是反映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晴雨表”。公安机关要持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防控精度、多元共治拓展治理维度、法治引领强化管理刚度,以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护航新征程。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2-21安全为要 上好开工“第一课”
- 2025-02-20山东移动临沂分公司:强化警企协同,提升“打猫”工作成效
- 2025-02-19“警”跟“企”盼 精准护航
- 2025-02-18兖州公安做助企复工“全科警长”
- 2025-02-17警企联动筑防线 反诈宣传保平安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