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借助首届进博会安保检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一流盛会”背后的“绣花”管理
2019-04-23 09:31:42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吴艺 蒋叡涵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新华社记者 凡军 摄
2018年11月5日到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这场进场安检人数突破80万人次、累计意向成交达578.3亿美元的盛会,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与决心,也将上海城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流盛会”的底线是平安。首届进博会可以说是检验上海“智慧公安”建设的一次大考。安全、有序、宽松、尊严、高效……从10月23日安保实战阶段工作启动至会展闭幕,上海全市报警类110同比下降45.9%,火灾起数、道路交通事故数同比分别下降69.9%、31.5%,而道路平均通行速度则同比上升约30%。全市已建成智能安防系统的1000余个小区全部实现零发案,3500余栋建成智能消防感知系统的高层建筑全部实现零火灾。
首届进博会安保给上海公安工作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又对城市社会治理能力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近日,围绕有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首届进博会安保工作的几位亲历者。
智慧安检 带来宽松与尊严
“从世博会到首届进博会,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科技的飞速提升。”上海市公安局科技处副处长卢伟锋曾参加过2010年世界博览会安保,他表示首届进博会虽然是实施证件管理的全封闭式展览,但并没有想象中的排长队和客流积压,全程“无停留”的智能安检系统成为了“加速神器”。
首届进博会进馆验证和安检两个环节都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在验证口,没有了人们熟悉的闸机,参观者走近时会自动感应并通过面部特征识别技术迅速比对,几秒钟内即可显示人员信息,人证不符会触发警报。在安检口,参观者维持正常步态通过太赫兹安检通道即完成检查,整个过程不超过3秒。据了解,这套安检设备综合运用了光场、太赫兹等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可以迅速判断通过者是否携带违禁物品,不但宽松有尊严,而且准确率大幅提升,每小时安检人次也从300提升到1500,通行速度大幅提高。
“远端安检模式也分流了展馆现场的安检压力。”首届进博会前方安保指挥部主任刘广明介绍,进博会设立了49处远端安检点,驻点安保人员在出发点就对参展商、专业观众和媒体人员进行安检,并通过手持验证机核验人证信息,随后由安保人员护送搭乘直达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大巴车,直接进入展馆。据统计,首届进博会首日,就有约3万人通过“远端安检”方式进入场馆。
另外,宽松、尊严还体现在减少扰民。上海公安机关还专门为国展中心周边小区居民和单位发放了6100余张管控区通行证,制定个性化交通出行方案并上门一 一告知。在出入境证照核验办理、144小时过境免签等环节,上海公安机关也创新科技手段,提供了各种入境便利和热情服务。
智慧管控 大客流安全有序
“我们的角色,很像一幕戏的导演,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角色,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到。”原首届进博会安保办副主任、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崧润路派出所副所长梅军的话生动反映了进博会安保工作精细化程度之高。
作为创下制证人数之最的超大型展会,首届进博会60余万名持证人员使大客流成为安保必须应对的挑战。
11月9日,首届进博会迎来首批社会团体观众。这一天是工作日,早高峰客流与观展客流叠加,不光进馆人次超过20万,轨道交通客流量也刷新了4个新纪录:全路网客流达到1256.3万人次,地铁2号线客流量达到193.1万人次,2号线徐泾东站进出站达18.7万人次,地铁17号线诸光路站进出站达3.9万人次……但对于大多数市民和参观者来说,历史新高与平时周末节庆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要“抹平”这种差异,科技支撑与动态管控成为关键。按照预案,国展中心边上的轨道交通徐泾东站每天6、8号口只出不进,9号口只进不出,形成客流单循环。每天中午过后,再增加4号口作为客流免检进站的入口。
首届进博会首日,客流疏导方案因客流变化而变:8时许,随着客流明显攀升,原计划中午前一直封闭的4号口提早开放,并变成出站口,以避免站厅内出现客流积压。出站流速加快,意味着进馆压力增大。上海警方又在徐泾东站8号口外安排了短驳大巴车,将乘客转运至客流量较少的北广场,以平衡入场人流。随着客流增加,短驳大巴车也不断增加,从最初10辆增加到80辆,使参观者及时分流、均衡入场。
馆内同样如此。最火爆的食品与农产品展馆客流持续攀升,一些有试吃“福利”的展台前人流骤增。几乎同时,民警带着安保人员前来维持秩序,进行了有效疏导。
如此高效的应对,并不是未卜先知,而是高科技在发挥作用。梅军介绍,首届进博会,上海公安机关使用了客流热力图监测系统,可以通过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查看各个场馆人流变化,为现场决策提供参考。“综合运用多种科技手段,测算客流分布区域及密度。”在热力图的支撑下,警方提前制定了三级预案,展馆内瞬时人流达到8万、13万和18万时,分别采取错峰入场、馆内分区域排队及只出不进三种管控措施。
智慧交通 指挥精准而高效
人多、车多、路网多……作为一座经济高速发展的国际化超大型城市,上海一直面临着车辆通行与道路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难题。如何通过“绣花”般的精细化管理,让有限的道路资源承载更畅通有序的城市交通?“智慧公安”的建设,给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精准高效的“绣花”手段,而首届进博会就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
以国展中心周边道路为例,试点运用的智能信号灯系统,不再只是简单示意停止或通行的红绿灯,而是通过多渠道感知和收集交通数据,综合运用智能视频、智能信号灯、车联网等多维数据分析,做到实时感知路况、动态分配路权、智能诱导交通参与者。
“比如知道哪条路哪个方向的车流量过大,交警就可以在现场提前引导车辆分流,提高通行效率。”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尹建岗介绍,首届进博会期间,通过这样的智能化管理措施,区域道路通行效率同比提高了10%以上。
首届进博会首日,智能信号灯系统通过数据判断,来自浦东和松江的两支大巴车队可能会出现重合,导致客流短时间过于集中,指挥中心马上发出指令,让松江车队减速延时,争取了10余分钟的分流时间,大大减少了展馆区域的交通压力。
今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各项安保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有序推进中。面对新的挑战,上海公安机关将把首届进博会安保工作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着力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超大型城市管理新路子。
新闻链接
智慧安保护航进博会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进博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2018年我国四场主场外交活动收官之作,活动规格高、开放程度广、参会主体多、筹备时间紧,安保工作任务艰巨繁重。
为确保首届进博会安全顺利举办,上海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公安部和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指挥下,紧紧围绕“办成国际一流博览会”目标,强化主场意识,履行主责使命,发挥主力作用,坚持最高标准、最强措施、最佳状态,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投入各项安保工作。工作中,参战的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勇于担当、率先垂范,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全体参战单位和公安民警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恪尽职守、顽强拼搏,创新打造“圈层防护、人物干净、宽松高效、有序安全”智慧安保新模式,实现了风险预警科学敏锐、安全管控精细有序、服务管理优质高效的工作目标,有力地维护了上海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为圆满完成首届进博会安保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吴艺 蒋叡涵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吉林: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周”活动
- 2023-05-12警企联动 安徽移动“打猫”专项行动战果显著
- 2023-05-11银川公安:立足“四点四化” 推动接处警质效大提升
- 2023-05-10湖北仙桃:市公安交警六大队让交通安全触角延伸基层 助力打造“美丽和谐乡村”
- 2023-05-09这可不兴干啊!男子买顶配iPhone退还模型机,警方:已刑拘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