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警民故事

暑期守护在线 安全一路同行

2025-07-04 09:02:20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随着美好的假期拉开帷幕,许多学生即将沉浸于自由的快乐之中。不过,孩子尽情享受假期的同时,其安全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每到假期,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安全教育成为众人关注的重点。本期这份安全指南,请赶快接收吧!

家中烤肉酿祸 学生意外烧伤

事件回放▲▲▲

学生烤肉被烧伤

近期,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区某居民楼内发生一起燃气爆燃事故,3名初中生被烧伤。鹤岗市公安局兴安分局兴安路派出所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将3人送医救治。

原来,杜某、穆某、车某3名学生私下商议,决定在家中吃烤肉,于是在无家人监护的情况下,3人使用小型瓦斯炉进行烤肉。由于关闭了门窗,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且在使用瓦斯炉时操作不规范,最终导致室内瓦斯气体爆燃,3人不同程度烧伤。

事件分析▲▲▲

安全意识淡薄

此次爆燃事故的核心原因在于未成年人安全意识淡薄,且无成年人现场监护。一方面,3名学生对密闭空间使用燃气具的危害认知不足,对瓦斯炉等易燃易爆器具正确操作方法不掌握,是引发爆燃事故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学生家长未能履行好监护责任,致使孩子在无成人监护的情况下接触危险设备,最终引发安全事故。这一案例凸显了暑期家长监护缺失、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对燃气性能了解不够、操作燃气具不规范、风险认知不足等问题。

民警支招▲▲▲

时刻绷紧安全弦

杨大贺(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安局兴安分局光宇派出所民警):

家长需尽到监护责任。家长要务必加强对孩子的日常看管,在孩子独自居家或户外活动时要关注其行踪动态,特别是反常举动,严禁未成年人在无成人陪伴下接触易燃易爆物品。

若使用燃气灶具等危险设备,家长要全程指导,教会孩子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家长要定期检查家中消防和燃气设备,配备好安全装置,让家庭成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学生需绷紧安全弦。未成年人要主动学习防火、防爆等安全知识,做到不玩火、不碰易燃易爆品,杜绝侥幸心理,熟知打火机、瓦斯罐、燃气灶具等潜在危险,使用明火或燃气设备前要经家长同意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如遇火情或疑似燃气泄漏,要冷静撤离至室外安全区,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地址、火情、人员被困等情况,不贪恋财物或盲目灭火。

(记者 冯锐 通讯员 韩雨桐 姜廷军)

 

主播免费送“福利” 小学生玩游戏被骗

案件回放▲▲▲

小学生玩游戏被骗

近日,湖北省通山县10岁学生小程在玩某款热门手游时,结识一名“游戏主播”。对方称可以帮小程拍游戏视频,并免费赠送大量游戏币。随后,这名“主播”诱导小程下载某款App,要求他开通屏幕共享功能。对方指导小程打开其母亲手机上另一款App,获取其母亲身份信息,并利用共享屏幕功能看到了手机短信验证码。

掌握关键信息后,诈骗分子迅速更改小程母亲的手机支付密码并开通快捷支付功能,通过购物、网络消费等方式转移账户资金5万余元,小程家长发现异常后立即报警。

案情分析▲▲▲

被骗人群低龄化

咸宁警方对今年本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被骗人群呈现低龄化趋势。1月至5月,全市未成年人被骗案件占诈骗类立案总数12.3%,绝大部分为游戏类诈骗,涉案金额高达265万元,年龄最小的受害人仅8岁。

暑假,学生上网打游戏时间增多,是未成年人遭遇游戏诈骗的高风险期。诈骗分子通过诱骗或恐吓未成年人进行视频聊天、下载共享屏幕软件等方式,远程操控手机,获取公民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以及短信验证码。一旦得手,骗子会立即更改账户密码或直接操作转账,迅速转移资金。

民警支招▲▲▲

关键信息要保密

江汉(湖北省咸宁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

家长是孩子网络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密切关注孩子玩手机游戏的内容和时间。一要避免让孩子单独使用绑定大额资金的手机或支付设备。二要对孩子保密支付密码、锁屏密码、验证码等核心信息。三要提醒孩子不能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一律拒绝“送皮肤、送装备、免费代练、帮忙充游戏币、高价收购账号”等诱惑。四要让孩子牢记,绝不能下载陌生人指定的屏幕共享类软件,更不要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如遇此类事件,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及时报警,方便警方及时破案、追回损失。

(记者 杨保华 通讯员 毛彦兵)

 

儿童结伴野泳 体力不支遇险

事件回放▲▲▲

五名学生野泳遇险

6月27日14时,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赣江水域上演惊险一幕。当天,5名小学生结伴来到某公园江边野泳,其中2名学生因未学过游泳,留在近岸浅水区;其余3名学生自恃水性较好,逐渐游向深水区。进入深水区的2名学生在水流裹挟下,不知不觉偏离了方向,体力迅速消耗,无法靠岸,情况危急。

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朝阳洲派出所驻公园巡防民警辅警,发现江面异常情况后,迅速冲向岸边,大声呼喊浅水区的学生上岸。与此同时,民警辅警拿着救生设备,紧急施救,最终将遇险的学生拉回了安全地带,并对5名学生开展了防溺水教育。

事件分析▲▲▲

有效监管缺失

暑假来临,学生独自在家时间增多。该事件中,几名涉事小学生刻意挑选父母看管相对薄弱的午休时间,到偏僻、隐蔽的水域玩耍。家长缺乏有效监管,学生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导致溺水风险成倍增加。

民警支招▲▲▲

疏堵结合筑牢安全防线

涂建强(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朝阳洲派出所教导员):

学生游泳的最大风险在于缺乏成人监护和对陌生水域复杂水情(如暗流、漩涡、深浅变化)的无知。家长应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游泳,将其活动纳入安全视线;优先选择正规游泳池或指定的安全水域,这些场所都配备有安全设施和管理人员。有条件的学校、社区应积极开放游泳场馆(池),在暑期对学生提供免费或优惠时段,并配备专业安全员和救生员,就近满足学生游泳需求,将孩子们从危险的偏僻野泳点吸引回来,降低落水风险。

公安机关倡导构建“疏堵结合、合理引导”的治理格局,通过压实家庭监护责任、拓展社会安全供给,并强化公安巡逻防控与应急能力,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

(记者 曾芳洲 李沁 通讯员 范娟)

 

河边玩耍落水 爷孙命悬一线

事件回放▲▲▲

孩子不慎落水

近日,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刘某带着家中几个孙辈到离家不远的河边玩。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往水边跑,刘某则站在稍远处看他们嬉笑玩闹,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悄然逼近。

其中一个孩子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坐在河道边的草地上,把脚往水里探。不料,孩子突然脚底打滑,整个人落入河中。另一个孩子见状急忙伸手拉,却被拽入水中。刘某跌跌撞撞地冲过去,纵身跃入水中施救。3人在水中挣扎浮沉,命悬一线。在附近劳作的村民闻声赶来,火速报警,并利用应急救援工具全力施救。与此同时,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分局东塔派出所民警携带救生装备到场紧急救援,将3人全部营救上岸。

事件分析▲▲▲

家长孩子安全意识不足

此次事件暴露出家长和孩子安全意识缺失。炎炎夏日,溺水事故易发、多发,城郊、乡村成为溺水事件的高发区域。野外水域的复杂程度和危险性往往易被低估,尤其是在结伴戏水的过程中,个体易放松警惕,而在其中一人溺水时,同伴慌不择路的错误施救方式,往往会让更多人陷入险境,造成一人落水、多人罹难的悲剧。

民警支招▲▲▲

切勿私自下水、盲目施救

刘泽朝(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分局东塔派出所民警):

目前,许多群众往往低估野外水域的复杂程度,高估自身水性,缺乏防溺水的警惕意识,部分家长放任或带未成年人前往野外水域纳凉,置身险境而不自知。

因此,广大群众要牢记“不私自下水、不盲目施救”的安全准则,如遇未成年人靠近危险水域,要主动劝阻,发现有人溺水切勿盲目下水施救,应立即呼救、报警,并利用绳索、救生圈等工具科学施救,避免悲剧上演。

(记者 苏婕 通讯员 黄雨霖)

 

两人相约海钓 遇到涨潮被困

事件回放▲▲▲

学生海钓被困钻井平台

6月13日18时30分许,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垦东海岸派出所接到报警,称2名学生相约到油田钻井平台钓鱼时,恰逢涨潮,无法回到岸上。

垦东海岸派出所民警辅警携带救援设备赶到现场,发现风急浪高,返回岸边的路已被海水淹没。民警辅警腰缠安全绳尝试向平台方向走去,但被海浪打翻,被迫退回岸边。救援人员随即联系附近施工工地负责人,将推土机开到现场。民警辅警站在推土机两边和车斗里,驾驶人驾驶推土机向钻井平台驶去,历时1个多小时将被困学生营救上岸。

事件分析▲▲▲

海边自然环境多变

首先,海边垂钓虽惬意,但需警惕潜在风险。一些游客不熟悉潮汐规律,涨潮时水位可能淹没钓点,离岸流会瞬间将人卷入海底。在礁石区或地形复杂海域,海浪拍打礁石导致礁石表面湿滑,潮水冲击下容易滑倒落水。

其次,海上天气多变,突发暴雨、台风等强对流天气伴随雷电时,水面易成为雷击目标,鱼竿材质多为碳纤维,遇雷电时容易导电。恶劣天气会影响人的视线和判断力,增加迷路或被困风险。

再次,有人喜欢选择偏僻钓点,进入通信盲区后,由于通信设备无法接收信号,遇险时难以及时求援。落水后若未穿救生衣,低温海水会快速带走体温,引发失温危及生命安全。

民警支招▲▲▲

观潮择址 钓享安全

王海伦(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垦东海岸派出所民警):

广大学生要提前查看未来72小时天气预报,避开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了解海钓地形,优先选择有安全标志、配备救生设施的正规海钓点,切勿前往未开发海域。

要重点关注潮汐变化,避开大潮时段,掌握涨潮落潮时间,每15至30分钟观察水位,发现异常立即撤离;穿戴合格救生衣,在礁石区域穿着防滑鞋,切勿在礁石边缘随意走动。

未成年人不要单独出行,应有家长陪同或结伴而行,提前告知家人或朋友海钓时间、地点和预计返回时间;若不慎被困或意外落水,要迅速转移至高处或抓住漂浮物,利用手电筒、救生哨、鲜艳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警求助。

(记者 林珊 通讯员 温明东 张勇)

 

网吧酣睡丢手机 民警出手帮追回


 
 
 

案件回放▲▲▲

学生酣睡丢失手机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为释放压力,连续多日待在网吧通宵玩游戏。近日,他因过度疲劳在网吧睡着,醒来时发现放在电脑桌上的手机不翼而飞,随即前往铜陵市公安局郊区分局郊区派出所报警。

接到报警后,民警通过调取网吧公共视频发现,案发当日凌晨4时许,一名可疑男子在网吧内徘徊,发现熟睡的学生后,趁机将其手机偷走。民警经分析研判,成功锁定嫌疑人身份并将其抓获,在其住处追回被盗手机。

案情分析▲▲▲

过度放松让贼钻空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起案件暴露出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高考后部分学生放松过度,连续熬夜上网导致防范意识下降;二是夏季网吧盗窃案时有发生,睡着的网民容易成为作案目标;三是贵重物品随意放置,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公共视频画面显示,该学生在案发前已连续上网12个小时,最终因体力不支睡着。

民警支招▲▲▲

暑期生活安排要合理

余国东(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郊区分局郊区派出所副所长):

高考结束后,学生应科学放松,避免过度沉迷网络,每天上网时间应控制在合理时间以内,多参与运动、阅读等健康活动。在网吧等公共场所务必妥善保管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尽量选择监控覆盖区域就座,发现可疑人员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同时,要警惕电信网络诈骗,不轻信虚假兼职、游戏交易等陷阱,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拒绝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家长需关注孩子考后状态,引导其合理规划时间。如遇盗窃或电信网络诈骗,应立即报警并保存相关证据。

(记者 张振雷 通讯员 陈雨)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