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万张警民联系卡见证鱼水情
2025-02-06 09:09:31
来源:中国警察网
责任编辑: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公安局柳东派出所的党建室陈列展柜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一张张不同年代和时期的警民联系卡。这小小的警民联系卡,柳东派出所的民警们一发就是20多年,总共发了16万张。20多年来,一代代民警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一心为民,16万张警民联系卡见证着警民一家亲的鱼水情深。
一张小卡片牵出20年前爱民往事
1月23日,柳州市民黄阿姨来到柳东派出所,感谢民警吴玉华的帮助。她感慨地说:“没想到20年前联系卡上的电话,民警现在都还在用。”20年前,黄阿姨从外辖区落户城中区柳东村,因为提供的申报信息与原户口本上的信息不一致,导致办理户口迁移时“卡壳”。吴玉华到黄阿姨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了解情况,查阅户籍底卡,收集了相关证明材料,帮助黄阿姨顺利完成了户口迁移。事后,吴玉华给了她一张印有自己联系方式的警民联系卡,对她说:“有事可随时打电话找我。”20年间,黄阿姨虽很少与吴玉华联系,却一直将这张警民联系卡保存在钱包里,收藏至今。
去年12月,黄阿姨购买了新房,要将户口从柳东村迁移到新房地址,便按照20年前吴玉华留下的警民联系卡上的电话询问如何办理。
“你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群众就把你放在心上。”当了20多年社区民警的吴玉华说。
像吴玉华这样热心帮助群众的故事,在柳东派出所每名民警身上都无数次地发生过。
与时俱进的“警民联系卡”
1月22日,柳东派出所民警在万达广场前向群众进行反诈知识宣传,民警向群众发放警民联系卡时,这张印有民警姓名、职务、电话、“螺警官”卡通形象以及企业微信二维码的小卡片深受群众喜爱。
2002年,柳东派出所开始印制警民联系卡。20多年间,这张小小的卡片历经多次改版,每一次的样式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而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核心内容始终不变。
2006年,结合侵财案件频发的实际,警民联系卡上加印了“门窗加固、注意关锁;财物箱包,不离手眼”等财产安全防范提示语。2012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警民联系卡的背面印上了“网上公安局”和“网上警务室”的网址,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公安工作和相关政策,咨询和办理各项公安业务,实现警民“零距离”互动。
2022年,柳州市公安局打造了“螺警官”的IP形象,可爱生动的卡通形象深受群众喜爱,于是,最新一代的警民联系卡上便多了“螺警官”。同时,随着企业微信的广泛使用,民警也把自己的企业微信二维码印在了最新一代联系卡上,方便群众添加联系。
小卡片架起警民连心桥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柳东派出所由原来常住人口仅有不足1万人的乡镇派出所,逐步成为如今日均人流量超20万的城市中心派出所。
“虽然时代在变,但是柳东派出所爱民为民的初心不会变,警民联系卡也依然是我们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手段。”柳东派出所所长张自强说,“20多年来,我们共制作和发放警民联系卡约16万张。”
这16万张小卡片背后,有着一个个人民警察爱民为民的故事。
去年11月28日,市民李女士拨打警民联系卡上的电话向社区民警廖彩裕哭诉,其在读高中的儿子小张近期染上网瘾,无心学习,前几天与家长吵架后离家出走,一直联系不上。
廖彩裕通过公共视频资料查找、在小张家附近走访,3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小张家附近的一处奶茶店找到了他。廖彩裕耐心劝导,同时联系了公益心理咨询师,共同对小张及其家人多次进行心理干预疏导,最终解开了小张的思想疙瘩。小张表示,一定要戒掉网瘾,回归学校。
现如今,辖区群众有事就喜欢给柳东派出所民警打电话咨询、求助或倾诉,警民联系卡片上的电话成为群众心中的“110”,群众有事,民警很快就能来到群众身边。独居老人谢奶奶突发疾病,凌晨3时给民警黄腾打电话,黄腾紧急出动,与120医务人员一道将谢奶奶及时送医;村民韦先生的一头牛走失,民警王伟亚上山寻找4个多小时,最终帮助找回了牛……
这一张张看似不起眼却发挥着大作用的小卡片,诉说着一件件暖心的故事,在警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连心桥,也为柳东派出所赢得了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一张小卡片牵出20年前爱民往事
1月23日,柳州市民黄阿姨来到柳东派出所,感谢民警吴玉华的帮助。她感慨地说:“没想到20年前联系卡上的电话,民警现在都还在用。”20年前,黄阿姨从外辖区落户城中区柳东村,因为提供的申报信息与原户口本上的信息不一致,导致办理户口迁移时“卡壳”。吴玉华到黄阿姨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了解情况,查阅户籍底卡,收集了相关证明材料,帮助黄阿姨顺利完成了户口迁移。事后,吴玉华给了她一张印有自己联系方式的警民联系卡,对她说:“有事可随时打电话找我。”20年间,黄阿姨虽很少与吴玉华联系,却一直将这张警民联系卡保存在钱包里,收藏至今。
去年12月,黄阿姨购买了新房,要将户口从柳东村迁移到新房地址,便按照20年前吴玉华留下的警民联系卡上的电话询问如何办理。
“你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群众就把你放在心上。”当了20多年社区民警的吴玉华说。
像吴玉华这样热心帮助群众的故事,在柳东派出所每名民警身上都无数次地发生过。
与时俱进的“警民联系卡”
1月22日,柳东派出所民警在万达广场前向群众进行反诈知识宣传,民警向群众发放警民联系卡时,这张印有民警姓名、职务、电话、“螺警官”卡通形象以及企业微信二维码的小卡片深受群众喜爱。
2002年,柳东派出所开始印制警民联系卡。20多年间,这张小小的卡片历经多次改版,每一次的样式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而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核心内容始终不变。
2006年,结合侵财案件频发的实际,警民联系卡上加印了“门窗加固、注意关锁;财物箱包,不离手眼”等财产安全防范提示语。2012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警民联系卡的背面印上了“网上公安局”和“网上警务室”的网址,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公安工作和相关政策,咨询和办理各项公安业务,实现警民“零距离”互动。
2022年,柳州市公安局打造了“螺警官”的IP形象,可爱生动的卡通形象深受群众喜爱,于是,最新一代的警民联系卡上便多了“螺警官”。同时,随着企业微信的广泛使用,民警也把自己的企业微信二维码印在了最新一代联系卡上,方便群众添加联系。
小卡片架起警民连心桥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柳东派出所由原来常住人口仅有不足1万人的乡镇派出所,逐步成为如今日均人流量超20万的城市中心派出所。
“虽然时代在变,但是柳东派出所爱民为民的初心不会变,警民联系卡也依然是我们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手段。”柳东派出所所长张自强说,“20多年来,我们共制作和发放警民联系卡约16万张。”
这16万张小卡片背后,有着一个个人民警察爱民为民的故事。
去年11月28日,市民李女士拨打警民联系卡上的电话向社区民警廖彩裕哭诉,其在读高中的儿子小张近期染上网瘾,无心学习,前几天与家长吵架后离家出走,一直联系不上。
廖彩裕通过公共视频资料查找、在小张家附近走访,3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小张家附近的一处奶茶店找到了他。廖彩裕耐心劝导,同时联系了公益心理咨询师,共同对小张及其家人多次进行心理干预疏导,最终解开了小张的思想疙瘩。小张表示,一定要戒掉网瘾,回归学校。
现如今,辖区群众有事就喜欢给柳东派出所民警打电话咨询、求助或倾诉,警民联系卡片上的电话成为群众心中的“110”,群众有事,民警很快就能来到群众身边。独居老人谢奶奶突发疾病,凌晨3时给民警黄腾打电话,黄腾紧急出动,与120医务人员一道将谢奶奶及时送医;村民韦先生的一头牛走失,民警王伟亚上山寻找4个多小时,最终帮助找回了牛……
这一张张看似不起眼却发挥着大作用的小卡片,诉说着一件件暖心的故事,在警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连心桥,也为柳东派出所赢得了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本文来源:中国警察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5-02-06十六万张警民联系卡见证鱼水情
- 2025-02-05零下 25℃、11 公里!火炬“澎湃”传递 公安“满格”护航
- 2025-01-26老人外出就医不慎摔倒,警民携手紧急救助
- 2025-01-24警民共绘新春景 携手同谱和谐章 正镶白旗公安局参加“迎新春” 系列民俗活动
- 2025-01-23徐州鼓楼丰财派出所开展“迎春纳福送春联,警民同心筑平安”活动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