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村规带来文明乡风 云南勐海曼拉村的法治蜕变
近日,一辆旅游巴士停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拉村村口的广场上,数十名村民整装待发,准备去海南三亚旅行。临行前,曼拉村党支部书记兼“法律明白人”岩温龙反复叮嘱大家出行注意事项,包括消费、反诈等相关法律常识等。

在曼拉村,这样的普法活动已成为日常。多年以来,岩温龙牵头制定的“曼拉十条”村规让这个昔日环境脏乱差、纠纷频繁发生的“落后”村落变成了有口皆碑的“无讼村”,并获评“省级文明村镇”,曼拉村党支部也先后获得“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称号。
从“脏乱差”到“文明村”
“虽有楼房鸡乱飞、进村就把臭气闻、邻里矛盾常发生”是曼拉村的旧样貌。随着村规民约的落实和法律法规的普及,村子才发展成如今的样子。
最初,曼拉村的蜕变从改造“竜山”开始。岩温龙介绍,曼拉村的58亩“竜山”是傣族群众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场所。后来,在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中,村干部、党员户带头入户宣讲,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倡导绿色、文明、生态的现代殡葬理念,促成两个寨心、三个“竜山”合并,仅留1.6亩“竜山”,其余53亩土地整合出租作为村集体经济,3.4亩划分给村民使用。岩温龙说,“起初没人同意,我家第一个进行土地改造,让大家看到了效果,换来了群众的支持。”

此后,岩温龙开始在曼拉村推行村规民约。在上级部门和勐遮镇党委3次组织修订后,涵盖禁毒禁赌、禁止偷越国(边)境、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等内容的“曼拉十条”最终形成。
“快板普法”让法治深入民心
现在,“曼拉十条”被印在图书形状的石碑上,放置于村民时常活动的社房。法治元素从社房一直延伸到整个村落,街巷两边法治宣传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文明家庭展示牌”,集中展示着门牌号、“共产党员户”“三包”责任说明、“最美家庭”称号等信息。

基于“曼拉十条”,曼拉村的文明乡风逐步形成。在此过程中,曼拉村党支部由党员干部组建“快板宣讲队”,将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曼拉十条”等内容,以“傣汉双语+快板”方式让群众喜欢听、记得住、愿执行。

勐海县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自“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勐海县组建了由“四个主体民族学会+民间艺人+村组干部”构成的104支双语普法队,并培育“云小普”普法志愿者71人、“法律明白人”647人,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打击偷越国(边)境等法律法规以形式多样的“双语”普法活动普及到群众身边,浸润到群众心里。
工作日的上午,曼拉村的街巷行人不多。从四层洋房溜达出来的老人表示,年轻人去县城、市区“卖烧烤”了,现在村里人都有事业可做,他自己也在村里运营着民宿。岩温龙介绍,2023年,曼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本文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2025-04-25十条村规带来文明乡风 云南勐海曼拉村的法治蜕变
- 2025-04-24“零距离”体验法律威严“沉浸式”培养法治意识
- 2025-04-23凝心聚力启新程 法治研究谱新篇——湖南智库法治研究所成立仪式暨法治智库座谈会圆满举
- 2025-04-22以法治之力呵护创新『火种』
- 2025-04-21法治在线|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将严查“神医”“神药”广告、互联网违法广告等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