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戒毒人员专管民警:他们堪称“刀尖上的舞者”
2019-11-26 16:00:46
来源:法制网
责任编辑:曹天健
“有句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和弟弟一定会重拾信心,斩断毒品的梦魇,驱散笼罩心头的毒雾,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做一对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兄弟!”
11月12日上午,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进室内,洒在双胞胎兄弟小毕和小周身上。在位于淄博市周村区的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戒毒人员宿舍里,二人对来所采访的《法制日报》记者敞开心扉。
小毕和小周兄弟俩均为感染HIV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病毒)戒毒人员,进入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已经8个多月。
“小毕和小周出生于1989年,家在辽宁农村,发生在这对双胞胎身上的故事令人唏嘘。”监测治疗所HIV专管一大队民警张自清对记者说。
原来,小毕和小周出生时,因家中生活困难,父母将弟弟小周送到了山东,被一对夫妇收养,小毕跟随父母生活,从此兄弟俩天各一方。小毕初中毕业后辍学,只身一人前往广东学习厨艺,后到北京打工,经过一番打拼,工作和生活稳定下来并娶妻生子。而小周初中毕业后也离开了学校,离别养父母前往北京打工。
“大城市的生活五光十色,既充满了活力和精彩,也充斥着诱惑和陷阱。工作之余我爱泡酒吧,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当他们拿出那种据说能让人玩得很high的东西时,尽管我内心犯嘀咕,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尝’了一口。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冰毒。就这样,在毒品的泥潭中我越陷越深,懈怠工作,无心家庭,放纵自我,同时还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直到2015年,被责令强制隔离戒毒。是交友不慎和缺乏自制力、寻求刺激害了我……”小毕说。
染毒经历与哥哥如出一辙的小周,永远不会忘记和哥哥“相认”的那一天,“一天,戒毒民警叫我,说小周,来了个新收人员,你跟我去接一下。在见面的那一瞬我惊呆了,太像了!如同照镜子一样,看着对面的‘自己’,我感觉不可思议,‘你是哪里人?咱俩长得怎么这么像?’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和哥哥终于明白了一切,只是相隔25年的‘重逢’发生在戒毒所,太让人意外,太让人刻骨铭心了!”
“小毕和小周都是第二次接受强制隔离戒毒,毒品这只“恶魔”让他们本该美好的人生变得破败不堪、支离破碎,他们的经历深刻警示年轻人要谨慎交友,坚定内心,提高自控力,只有永不尝试‘第一口’,才能免受毒品的危害,才能度过美好灿烂的年华。小毕和小周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兄弟二人所说:知错能改,用心戒治,破除心魔,从内心深处出发,醒悟悔改,拔出毒根,他们的未来可期。”专管一大队大队长吕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省唯一集中收治HIV戒毒人员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而该所HIV专管一大队干警们每天直面HIV、肺结核、肝炎等职业暴露风险,堪称“刀尖上的舞者”。
吕鑫对记者说,HIV戒毒人员不同于普通戒毒人员,他们自卑、敏感,心理脆弱,对人、对事存有很强的自我防御意识。他们既是违法者,也是毒品的受害者,对他们的教育矫治需要加倍的付出。多年来,专管一大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不放弃、不抛弃、不歧视”,用“爱心、细心、耐心和将心比心”管理教育每一名HIV戒毒人员。
携带HIV是戒毒人员的隐私,大多数戒毒人员不愿让家人知道。大队把每名戒毒人员的家庭情况都记录在案,熟知于心,做好病情的解释和保密工作,教育、开导每一名戒毒人员,使戒毒人员能够安心戒治。
HIV戒毒人员由于免疫系统受损,绝大多数患多种疾病,且多为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大队关心他们的抗病毒治疗情况,带患病HIV戒毒人员及时就诊。
针对该所HIV戒毒人员中80%以上为彝族人的情况,为彰显民族关怀,充分尊重彝族风俗习惯,每逢火把节、彝历新年等民族节日,大队民警都要会同戒毒所教育科民警,举办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让他们在异乡体会到家的温暖。针对彝族戒毒人员文化水平低、社会生存能力差的情况,大队注重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推行《三字经》《弟子规》、扫盲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提升了戒毒人员综合素质。
“值得欣慰的是,许多HIV戒毒人员在这里幡然醒悟,曾经的戒毒人员成为戒毒志愿者,到所帮戒,现身说法。戒毒人员解除戒毒前一个深深的鞠躬,一句发自内心的‘感谢’, 让民警们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专管一大队副大队长杨思辰说。
艾滋病是世界性顽疾,人们常常谈“艾”色变,因此克服恐“艾”心理是干好专管HIV戒毒人员工作的关键。
“我们组织警察认真学习HIV防控知识,落实HIV戒毒人员的管戒措施。今年,有3名新入警的年轻同志到专管一大队工作,为消除他们对HIV的担心和恐惧,我和年轻同志交流谈心,鼓励他们发挥特长,手把手教授上岗技能,促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了HIV专管工作,在特殊岗位上得到了成长和锻炼。”吕鑫介绍。
作为奋战在戒毒和艾滋病防控最前沿的战士,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的民警们从事着神圣而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恪守着戒毒人民警察应尽的职责。
大队民警介绍,一次,一名新收治戒毒人员出现较强的戒断反应,为缓解痛苦,这名戒毒人员把头拼命地撞向窗玻璃,顿时头破血流,情况十分紧急。大队长吕鑫迅速戴上简易手套,将血流满面的戒毒人员带至医务室紧急包扎。所幸的是,戒毒人员仅头部表皮损伤,身体慢慢得到恢复。
“事后想想,我也有些后怕,但以后有类似情形出现,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因为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吕鑫说。
许某因大量吸食毒品近乎疯狂,其家人忍无可忍向公安机关举报,除夕前夜许某被送入监测治疗所接受强制隔离戒毒,入所时其出现强烈戒断反应及被家人离弃的心理负担。吕鑫带领大队民警找他谈心了解情况,帮其分析毒品之害,初步稳定了他的思想。当晚,还特意为许某准备了新春慰问礼包,亲手送到他的手里。许某没想到戒毒警察像亲人一样关心他,还让他理解了家人的良苦用心,表示愿意真心悔过。
山东戒毒监测治疗所创新性开展了新收戒毒人员首诊制度、班组化管理制度、带班长制度、分级管控制度;依托“德·烛光家园”文化品牌,成立“烛光乐队”、“艾与爱同行烛光合唱团”、“烛光家园才艺书画社”,开展生命、感恩、责任、行为认知、抗病毒治疗教育。截至2019年10月29日,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共计收容、戒治感染HIV戒毒人员511人,目前已有399人顺利回归社会。7年来,实现无一人所内重大违纪,操守率高达85%,回归社会人员无一人恶意传播艾滋病。
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取得的成就,只是山东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职能作用的一个缩影。
2015年在惠民县建立山东省首家社区康复指导站,做实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和衔接帮扶工作的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探索舞动团体心理干预改善女性戒毒人员心里状况的山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打造出精准医疗、阳光体疗、五彩食疗、百脉文疗、幸福心疗、快乐工疗“六疗”品牌的山东省济东强制隔离戒毒所;用柔弱双肩挑起重担、用承诺和奉献为戒毒人员点起希望之光的山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医疗康复科科长、党的十九大代表李芙蓉,为“艾”守候的山东省戒毒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元福,工作雷厉风行、爱管“闲事”、不懂生活,被誉为一盏灯、一面旗的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警戒护卫大队党支部书记鞠红伟,致力戒毒实践创新的山东省戒毒系统首家精神祛瘾工作室主任、山东省济东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陈志勇……记者采访所到之处,工作亮点、先进典型不断呈现。
“近年来,山东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出了‘三四五’戒毒工作理念,提出并落实‘一四六’工作思路,全面承担强制隔离戒毒执行新职能,戒治质量和科学戒毒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戒毒系统率先实现戒毒场所‘孔子学堂’全覆盖,打造了山东戒毒特色品牌,扩大了戒毒工作社会影响,戒毒工作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戒毒警察队伍素质实现新提升,在2017年组织的全省出所人员调查评估显示,三年以上保持操守率达到78.4%,为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党委副书记、戒毒管理局局长迟丽华说。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11月12日上午,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进室内,洒在双胞胎兄弟小毕和小周身上。在位于淄博市周村区的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戒毒人员宿舍里,二人对来所采访的《法制日报》记者敞开心扉。
小毕和小周兄弟俩均为感染HIV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病毒)戒毒人员,进入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已经8个多月。
“小毕和小周出生于1989年,家在辽宁农村,发生在这对双胞胎身上的故事令人唏嘘。”监测治疗所HIV专管一大队民警张自清对记者说。
原来,小毕和小周出生时,因家中生活困难,父母将弟弟小周送到了山东,被一对夫妇收养,小毕跟随父母生活,从此兄弟俩天各一方。小毕初中毕业后辍学,只身一人前往广东学习厨艺,后到北京打工,经过一番打拼,工作和生活稳定下来并娶妻生子。而小周初中毕业后也离开了学校,离别养父母前往北京打工。
“大城市的生活五光十色,既充满了活力和精彩,也充斥着诱惑和陷阱。工作之余我爱泡酒吧,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当他们拿出那种据说能让人玩得很high的东西时,尽管我内心犯嘀咕,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尝’了一口。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冰毒。就这样,在毒品的泥潭中我越陷越深,懈怠工作,无心家庭,放纵自我,同时还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直到2015年,被责令强制隔离戒毒。是交友不慎和缺乏自制力、寻求刺激害了我……”小毕说。
染毒经历与哥哥如出一辙的小周,永远不会忘记和哥哥“相认”的那一天,“一天,戒毒民警叫我,说小周,来了个新收人员,你跟我去接一下。在见面的那一瞬我惊呆了,太像了!如同照镜子一样,看着对面的‘自己’,我感觉不可思议,‘你是哪里人?咱俩长得怎么这么像?’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和哥哥终于明白了一切,只是相隔25年的‘重逢’发生在戒毒所,太让人意外,太让人刻骨铭心了!”
“小毕和小周都是第二次接受强制隔离戒毒,毒品这只“恶魔”让他们本该美好的人生变得破败不堪、支离破碎,他们的经历深刻警示年轻人要谨慎交友,坚定内心,提高自控力,只有永不尝试‘第一口’,才能免受毒品的危害,才能度过美好灿烂的年华。小毕和小周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兄弟二人所说:知错能改,用心戒治,破除心魔,从内心深处出发,醒悟悔改,拔出毒根,他们的未来可期。”专管一大队大队长吕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省唯一集中收治HIV戒毒人员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而该所HIV专管一大队干警们每天直面HIV、肺结核、肝炎等职业暴露风险,堪称“刀尖上的舞者”。
吕鑫对记者说,HIV戒毒人员不同于普通戒毒人员,他们自卑、敏感,心理脆弱,对人、对事存有很强的自我防御意识。他们既是违法者,也是毒品的受害者,对他们的教育矫治需要加倍的付出。多年来,专管一大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不放弃、不抛弃、不歧视”,用“爱心、细心、耐心和将心比心”管理教育每一名HIV戒毒人员。
携带HIV是戒毒人员的隐私,大多数戒毒人员不愿让家人知道。大队把每名戒毒人员的家庭情况都记录在案,熟知于心,做好病情的解释和保密工作,教育、开导每一名戒毒人员,使戒毒人员能够安心戒治。
HIV戒毒人员由于免疫系统受损,绝大多数患多种疾病,且多为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大队关心他们的抗病毒治疗情况,带患病HIV戒毒人员及时就诊。
针对该所HIV戒毒人员中80%以上为彝族人的情况,为彰显民族关怀,充分尊重彝族风俗习惯,每逢火把节、彝历新年等民族节日,大队民警都要会同戒毒所教育科民警,举办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让他们在异乡体会到家的温暖。针对彝族戒毒人员文化水平低、社会生存能力差的情况,大队注重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推行《三字经》《弟子规》、扫盲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提升了戒毒人员综合素质。
“值得欣慰的是,许多HIV戒毒人员在这里幡然醒悟,曾经的戒毒人员成为戒毒志愿者,到所帮戒,现身说法。戒毒人员解除戒毒前一个深深的鞠躬,一句发自内心的‘感谢’, 让民警们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专管一大队副大队长杨思辰说。
艾滋病是世界性顽疾,人们常常谈“艾”色变,因此克服恐“艾”心理是干好专管HIV戒毒人员工作的关键。
“我们组织警察认真学习HIV防控知识,落实HIV戒毒人员的管戒措施。今年,有3名新入警的年轻同志到专管一大队工作,为消除他们对HIV的担心和恐惧,我和年轻同志交流谈心,鼓励他们发挥特长,手把手教授上岗技能,促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了HIV专管工作,在特殊岗位上得到了成长和锻炼。”吕鑫介绍。
作为奋战在戒毒和艾滋病防控最前沿的战士,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的民警们从事着神圣而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恪守着戒毒人民警察应尽的职责。
大队民警介绍,一次,一名新收治戒毒人员出现较强的戒断反应,为缓解痛苦,这名戒毒人员把头拼命地撞向窗玻璃,顿时头破血流,情况十分紧急。大队长吕鑫迅速戴上简易手套,将血流满面的戒毒人员带至医务室紧急包扎。所幸的是,戒毒人员仅头部表皮损伤,身体慢慢得到恢复。
“事后想想,我也有些后怕,但以后有类似情形出现,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因为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吕鑫说。
许某因大量吸食毒品近乎疯狂,其家人忍无可忍向公安机关举报,除夕前夜许某被送入监测治疗所接受强制隔离戒毒,入所时其出现强烈戒断反应及被家人离弃的心理负担。吕鑫带领大队民警找他谈心了解情况,帮其分析毒品之害,初步稳定了他的思想。当晚,还特意为许某准备了新春慰问礼包,亲手送到他的手里。许某没想到戒毒警察像亲人一样关心他,还让他理解了家人的良苦用心,表示愿意真心悔过。
山东戒毒监测治疗所创新性开展了新收戒毒人员首诊制度、班组化管理制度、带班长制度、分级管控制度;依托“德·烛光家园”文化品牌,成立“烛光乐队”、“艾与爱同行烛光合唱团”、“烛光家园才艺书画社”,开展生命、感恩、责任、行为认知、抗病毒治疗教育。截至2019年10月29日,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共计收容、戒治感染HIV戒毒人员511人,目前已有399人顺利回归社会。7年来,实现无一人所内重大违纪,操守率高达85%,回归社会人员无一人恶意传播艾滋病。
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取得的成就,只是山东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职能作用的一个缩影。
2015年在惠民县建立山东省首家社区康复指导站,做实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和衔接帮扶工作的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探索舞动团体心理干预改善女性戒毒人员心里状况的山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打造出精准医疗、阳光体疗、五彩食疗、百脉文疗、幸福心疗、快乐工疗“六疗”品牌的山东省济东强制隔离戒毒所;用柔弱双肩挑起重担、用承诺和奉献为戒毒人员点起希望之光的山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医疗康复科科长、党的十九大代表李芙蓉,为“艾”守候的山东省戒毒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元福,工作雷厉风行、爱管“闲事”、不懂生活,被誉为一盏灯、一面旗的山东省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警戒护卫大队党支部书记鞠红伟,致力戒毒实践创新的山东省戒毒系统首家精神祛瘾工作室主任、山东省济东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陈志勇……记者采访所到之处,工作亮点、先进典型不断呈现。
“近年来,山东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出了‘三四五’戒毒工作理念,提出并落实‘一四六’工作思路,全面承担强制隔离戒毒执行新职能,戒治质量和科学戒毒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戒毒系统率先实现戒毒场所‘孔子学堂’全覆盖,打造了山东戒毒特色品牌,扩大了戒毒工作社会影响,戒毒工作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戒毒警察队伍素质实现新提升,在2017年组织的全省出所人员调查评估显示,三年以上保持操守率达到78.4%,为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党委副书记、戒毒管理局局长迟丽华说。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本文来源:法制网责任编辑:曹天健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传承木刻艺术 绽放木刻魅力
- 2023-05-12砂壶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展在京举办
- 2023-05-11传统文化为城市游“加分”
- 2023-05-10唐装汉服轻舞 激活文旅融合新活力
- 2023-05-09遥远的脚步声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