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新唱”歌颂新时代
2019-10-09 15:19:2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赵秋丽 李志臣
孔孟故里山头花鼓戏——
“古戏新唱”歌颂新时代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长青
“东山头是个好地方,未来发展有希望。乡村振兴政策好,二十字方针定方向……”孟庆贵、孟繁滨父子二人,一人腰背花鼓、一人手持梆子,一唱一和,一出精彩的新编山头花鼓戏《乡村振兴政策好》正在上演。日前,孟子墓所在地山东省邹城市山头村举办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头花鼓戏“古戏新唱”迎国庆汇报演出。周边400余名群众知道消息后将东山头村文化大院挤了个满满当当。“已经50年没有听到过了,很亲切,还是小时候那个味儿,听说又要演花鼓戏,老早就盼着这一天了!”邻村凰翥村76岁的王书申说。
9个节目,以新编花鼓戏为主,除了《乡村振兴政策好》,还有歌唱党的扶贫政策的《修房子》,宣传移风易俗工作的《婚礼新风》,以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孟子》等。本次演出,也有一些传统剧目《梁祝》《玉环记》等。新老艺人联手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乡村文化盛宴。
“可算是唱到咱老百姓心里去了,大伙也知道浪费不好,就是有点磨不开面子。红白事大操大办,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个风气必须得改了。”年底正要娶儿媳的西山头村民孟昭双,对《婚礼新风》这出戏举双手赞成,“哎——铺张浪费害处大,谁再这样谁犯傻。拿钱投资去创业,发家致富顶呱呱。”意犹未尽的孟昭双,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本次国庆演出,是“山头花鼓戏”继5月6日在中断50余年首次演出后,今年以来的第二次正式演出。“山头花鼓戏”发源于邹城市山头村,村中居民绝大多数为孔孟后裔,尤以孟姓为多。“山头花鼓戏”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其产生发展与孟子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花鼓戏在清代中期传入当地后,每年在孟子诞辰日前后举办的著名古庙会——“山头会”上,由孟子后裔演唱花鼓戏是必不可少的重点项目。“山头会”上,周边数个省份的各界名流所带来的外地文化、戏剧唱腔与本地儒家文化、乡土曲艺交流、碰撞,对“山头花鼓戏”的形成发挥了重大作用,塑造了其独特的演唱风格,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孟子文化、山头古庙会、“山头花鼓戏”三者可谓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相互催发壮大,成为一种难得的文化现象。
“山头花鼓戏”在最兴盛时期,曾风靡周边十几个县,盛极一时、闻名遐迩。但由于种种原因,“山头花鼓戏”后继乏人,发展堪忧,逐渐走向濒危。2018年年初,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邹城市委宣传部干部孔祥如,在上级统一选派下,来到东山头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热爱传统文化的他经过调研了解,结合群众意愿,申请上级扶持,组织了十余人的演唱队伍,着手“山头花鼓戏”的传承延续。经过大家辛苦努力,“山头花鼓戏”实现了向群众公开演出,并培养出了一批年轻传人,初步解决了这个关乎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该项工作获得良好反响,并荣获“2018年度济宁市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山头花鼓戏根植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在对这一珍贵艺术保护传承的同时,进行科学创新,宣传党的政策、倡树文明新风,无疑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良好形式。”孔祥如说。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8日 09版)
本文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责任编辑:赵秋丽 李志臣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让经典旋律成为与世界对话的语言(创作者谈)
- 2023-05-12纽约中小学生探秘百老汇 感受音乐剧舞台魅力
- 2023-05-11首届天津音乐节正式开票
- 2023-05-10民族器乐童话剧《神笔马良》在京首演
- 2023-05-09倾听普洱澜沧天籁:大师经典作品爵士音乐会将于5月14日在上海开演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