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影视改编的新现象与再思考

2020-08-04 11:41:04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黄文杰

  作者: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黄文杰

  前段时间,犯罪悬疑剧《隐秘的角落》以精良的制作、引人入胜的剧情设计、细腻精湛的表演,掀起一股收视热潮,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成为这个夏天拔得头筹的网剧。与之相比,该剧的原著小说,也即紫金陈的《坏小孩》,则被许多网友批评说“文笔粗俗”“描写粗糙”“人物扁平”“人性太阴暗”“逻辑不合理”等。可见,大家几乎一面倒地认为电视剧的改编远胜原著。

影视改编的新现象与再思考

《隐秘的角落》剧照

  无独有偶,近年来影坛上也出现了改编电影胜过原作的热门案例。青年导演曾国祥先后改编安妮宝贝和玖月晞的小说,拍成影片《七月与安生》和《少年的你》。两部影片的原作都饱受争议,特别是玖月晞的《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受到抄袭东野圭吾的指控,可谓声名狼藉。而反观两部改编影片,上映后叫好又叫座,并在电影节多次斩获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等奖项,成功甩掉原作的黑点和污点,堪称电影改编的优秀范本。

  美国学者罗伯特·斯塔姆在谈及改编时,从法国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处借用了两个词,将文学原作称为hypotext,而改编后的影片是hypertext,李欧梵先生将之分别译为“前潜本”和“后现本”。套用这两个概念,上述影视作品的出现,共同构成了一个“后现本”超越“前潜本”的现象。

  放眼影视历史,“后现本”超越“前潜本”其实不乏其例,如科波拉对同名小说《教父》的改编已成为影史经典。关于如何成功改编,有条经验广为流行:三流小说更适合改编。比如希区柯克改编过多部通俗小说,却在接受特吕弗的访谈时直言,永远不会去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主意。《隐秘的角落》和曾国祥的两部电影的成功无疑强化了这一观点,毕竟它们的原作都在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的范畴之内。当然这不过是老生常谈,对笔者来讲,这几部影视作品的问世,更有助于我们澄清一些有关改编的认知。

影视改编的新现象与再思考

《七月与安生》剧照

  作为一种独特的影视创作形式,改编历来被认为是低劣、次等和附属的内容生产,可以说自问世以来一直背着“原罪”负重前行。泰戈尔说过电影是文学的次要角色,维吉尼亚·伍尔夫也曾把电影称为“寄生虫”,文学作品则是改编电影的“受害者”和“牺牲品”。类似轻视、贬低改编的观点直到今天仍大行其道。在斯塔姆看来,这其实折射了一种论资排辈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论资历,即假设时间更久的艺术必定是更好的艺术”,既然影视艺术晚于文学艺术诞生,那就注定低人一等,“视觉艺术必定不如文字艺术”。约翰·M·德斯蒙德和彼得·霍克斯曾合著《改编的艺术》。“我们的文化赋予文学优势”“我们的文化态度是假定文学优于电影的”,他们在书中发表了类似见解。

  基于上述偏见,在评价改编作品的优劣时,一个最经常的设问是:是否忠于原著?换言之,原著是一个标杆,它相对于任何影视改编的优越性都是不言自明且不可挑战的;当提出这一假设时,其实就已经暗示出原作比改编作品更高级。如果改编对原作亦步亦趋,或可原谅;如果不忠于原作,则难逃口诛笔伐。“电影背叛了原著,就像一个叛徒背叛了他的国家”,《改编的艺术》中的这句话形象地指陈了改编不忠于原作的严重性。问题是,对于原作的故事、人物、风格乃至主题的改动等在多大范围内才是忠实的,衡量标准如何确定?

  对于这些问题,那些超越“前潜本”的影视作品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回到《隐秘的角落》,假使该剧编导忠于原作,照搬原作阴暗偏激、离奇失真的情节,能否过审都是存疑的;假使编导不把原作的扁平人物改造成更立体可信的圆形人物,该剧恐怕也无法像现在这样获得观众的肯定和欢迎。显然,用忠实度评价改编作品的优劣是存在问题的。反之,正确对待进而鼓励影视改编,首先应抛弃忠实原作与否的陈旧思维,打破先入为主的“文字必然优于影像”的等级制度,使之从偏见的镣铐中解脱出来。德斯蒙德和霍克斯的看法是,应该去除“忠实度”这个术语的价值属性,而将之视作一个描述性术语,“来引发关于文学与电影间复杂关系的更为有趣的讨论”。

影视改编的新现象与再思考

《少年的你》剧照

  实例告诉我们,优秀的影视改编不是没有灵魂的复制品,而是同样拥有自己灵韵的再创作。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影视与文学是两种不同的媒介,影视媒介语言自有其独有的特性和优点。用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的话说,话语与视觉形象的“意义、角度和视野全然不同”,为此他干脆宣称“改编问题是一个伪问题”。所以我们要明确:一部影视改编作品一旦完成,就独立于原作,而拥有了自身的独特性与主体性。《隐秘的角落》《七月与安生》与《少年的你》,就通过逼真的生活环境与社会氛围营造,显现了作为展示性媒介的影视作品的动人之处,甚至在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心理方面,也展现出影视媒介非同凡响的表现力。当然,这是影像的胜利,而绝不意味着是网络文学、通俗青春文学的胜利。

  在当前影像泛滥的时代,文学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李欧梵先生就曾感叹,这是一个通过电影来认识经典的时代。影视与文学不应是厚此薄彼的关系,而应彼此成就。影视需要文学供给故事素材,文学也需要影视的普及和推广。但是,在影视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史上,影视和改编的声誉向来尴尬,特别是大量急功近利的劣质改编一次又一次地为污名化影视艺术提供了说辞。《隐秘的角落》等影视改编作品的成功,不但是影视改编的翻身仗,更为影视艺术固有的、不可替代的独立属性正名,它们证明了影视改编和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无穷潜力。

  当然,要扭转固有的偏见和歧视,还需要更多优秀的影视工作者在改编创作这条道路上继续努力。面对经典和名著,有必要在保持谦卑的同时树立媒介自信;面对起点较低的原作,更应理直气壮地放开手脚。最重要的是,改编者需要懂得改编的门道,知道如何取长补短;对原作取舍剪裁乃至改头换面、丰富扩充,还要掌握影视语言的形象化特点和叙事规律。君不见,多少根据热门小说、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惨不忍睹、骂声一片?事实上,其中多数都是妄图依靠IP效应大捞一笔,而罔顾影视创作规律的功利性恶果。影视改编,任重而道远。(黄文杰)

本文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责任编辑:黄文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