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开启东亚古装剧新“王国”
2020-04-15 14:55:09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海下
Netflix新剧《王国》第一季甫一推出就广受好评,第二季自今年3月首播,也一直维持着较高热度。从豆瓣评论人数来看,一二两季评分都在8分以上,评论人数总计超过26万。在中国,一部面世不久的外国历史剧能获得这样的口碑与热度十分难得。
全剧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世子和伙伴们抵抗丧尸、保卫民众,并逐步探明事情起因;另一条则是各方围绕王位展开的权谋斗争。两条线索紧密交织,突出强化了人物间的矛盾,逐渐将剧中人物分为两派:赵学州既是丧尸灾难的制造者,也是阻碍世子继承的弄权者,是剧中的绝对反派;而原本有着多种性格弱点的世子,则在伙伴的陪伴与民众的期待下,一步步成长为心怀天下、以民为本的仁君,是典型的正派。
细细分析,《王国》虽是一部丧尸片,但其本质是权谋剧,主导价值观是东亚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丧尸只是被运用于权谋斗争中的工具。在剧中,无辜的普通人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后,将希望寄托于世子李沧——他们并不想重建新文明,只想“修复”旧世界,希望受干扰的旧有规则在修正后依然畅行,这一点与美式丧尸片截然不同。
在美式末世丧尸片中,常见的世界设定是文明崩塌、资源紧缺,人类或苟且偷生或自相残杀,修复旧日的世界已经不再可能,如何活着才是焦点问题——是守望相助还是冷漠自保,是归属宗教还是坠入虚无。但在本剧之中,“人应该如何存在”这一问题被平滑地纳入了儒家文化体系中——百姓的生存依托于王国的安稳,饥饿的人民在互相啃噬中异化成丧尸,因为朝堂腐败、奸臣当权,百姓民不聊生,大有“贤君不出、苍生奈何”的意味。世子李苍肩负起解决丧尸、消灭当朝奸臣的重担,身边的师友、死去的父王以及拥护他的百姓是他奋斗的动力。而剧中情节的走向也一如此:丧尸乱后七年,仁君贤臣,天下大治。
《王国》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在复原历史基础上将丧尸元素进行了本土化的嫁接,给观众带来了无限想象。制片商Netflix提供的宽裕制作成本,让本剧拥有了电影级别的视觉特效:焚香入殓、针灸入眉、国王尸变的蒙太奇镜头渲染了厚重的东方文化气息。当带有褶皱的皇家寿衣包裹着的尸体被一根细针轻轻拆入眉心,每一个观众的好奇心都被撩拨着,吊足了胃口。
丧尸片诞生于美国,注重心理恐怖和鬼怪传说的亚洲影视剧很少涉及丧尸相关元素。东亚影视圈里最早与丧尸片呼应的是80年代的香港僵尸片,但两者有着本质不同:西方影片中的丧尸是活人变异而成,并且具有惊人传染性,往往会演变成大规模灾难;而僵尸则由尸体变成,传染性不强且数量不多,可以通过法术或功夫镇压——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王国》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此类型片在东亚的更多可能。
中国的古装剧或许可以从《王国》中吸取经验。粗略观之,国内古装剧大体可以分为男向和女向两种类型。女向偏向于女性观众爱好的言情、宫斗题材,受众相对稳定;男向以男性观众喜好的权谋、战争,玄幻修仙题材为主,以《三国演义》和一系列“王朝”历史正剧及各类武侠剧为代表。近年来古装IP改编剧层出不穷,但小说原著都是以宏大世界观和激烈斗法致胜,而这两点的影视化呈现则需要耗费大量“烧钱”的特效,预算有限的剧组往往难以让观众满意。不论是男向还是女向,如果影视剧有着相似的叙事方式和主题元素,即使话题背景不同,也往往给人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审美疲劳。
总体而言,古装剧市场的大量同质化乱象需要引起重视。市场期待着创新,而《国王》的成功无疑昭示着一种新的可能——在确保资金与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大胆融入现代元素、西方元素带来的适当陌生感与新奇感,会获得极大的成功。
(作者系复旦大学硕士)
《王国》剧照
《王国》是以李氏朝鲜时期为背景虚构出的一段架空历史:把持朝政的权臣赵学州为了让自己的子嗣继承王位,将国王去世的消息全面封锁,并让东莱府医利用民间奇术生死草将死去的国王变成嗜血如命的行尸走肉,在宫中吞食活人。医生的徒弟被丧尸咬死后,尸体被不知情的东莱饥民食用并造成了大规模的群体感染变异。前往东莱府询问父王情况的世子李苍恰好遇上了丧尸爆发,故事由此拉开序幕。全剧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世子和伙伴们抵抗丧尸、保卫民众,并逐步探明事情起因;另一条则是各方围绕王位展开的权谋斗争。两条线索紧密交织,突出强化了人物间的矛盾,逐渐将剧中人物分为两派:赵学州既是丧尸灾难的制造者,也是阻碍世子继承的弄权者,是剧中的绝对反派;而原本有着多种性格弱点的世子,则在伙伴的陪伴与民众的期待下,一步步成长为心怀天下、以民为本的仁君,是典型的正派。
细细分析,《王国》虽是一部丧尸片,但其本质是权谋剧,主导价值观是东亚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丧尸只是被运用于权谋斗争中的工具。在剧中,无辜的普通人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后,将希望寄托于世子李沧——他们并不想重建新文明,只想“修复”旧世界,希望受干扰的旧有规则在修正后依然畅行,这一点与美式丧尸片截然不同。
在美式末世丧尸片中,常见的世界设定是文明崩塌、资源紧缺,人类或苟且偷生或自相残杀,修复旧日的世界已经不再可能,如何活着才是焦点问题——是守望相助还是冷漠自保,是归属宗教还是坠入虚无。但在本剧之中,“人应该如何存在”这一问题被平滑地纳入了儒家文化体系中——百姓的生存依托于王国的安稳,饥饿的人民在互相啃噬中异化成丧尸,因为朝堂腐败、奸臣当权,百姓民不聊生,大有“贤君不出、苍生奈何”的意味。世子李苍肩负起解决丧尸、消灭当朝奸臣的重担,身边的师友、死去的父王以及拥护他的百姓是他奋斗的动力。而剧中情节的走向也一如此:丧尸乱后七年,仁君贤臣,天下大治。
《王国》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在复原历史基础上将丧尸元素进行了本土化的嫁接,给观众带来了无限想象。制片商Netflix提供的宽裕制作成本,让本剧拥有了电影级别的视觉特效:焚香入殓、针灸入眉、国王尸变的蒙太奇镜头渲染了厚重的东方文化气息。当带有褶皱的皇家寿衣包裹着的尸体被一根细针轻轻拆入眉心,每一个观众的好奇心都被撩拨着,吊足了胃口。
丧尸片诞生于美国,注重心理恐怖和鬼怪传说的亚洲影视剧很少涉及丧尸相关元素。东亚影视圈里最早与丧尸片呼应的是80年代的香港僵尸片,但两者有着本质不同:西方影片中的丧尸是活人变异而成,并且具有惊人传染性,往往会演变成大规模灾难;而僵尸则由尸体变成,传染性不强且数量不多,可以通过法术或功夫镇压——香港的僵尸电影只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王国》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此类型片在东亚的更多可能。
中国的古装剧或许可以从《王国》中吸取经验。粗略观之,国内古装剧大体可以分为男向和女向两种类型。女向偏向于女性观众爱好的言情、宫斗题材,受众相对稳定;男向以男性观众喜好的权谋、战争,玄幻修仙题材为主,以《三国演义》和一系列“王朝”历史正剧及各类武侠剧为代表。近年来古装IP改编剧层出不穷,但小说原著都是以宏大世界观和激烈斗法致胜,而这两点的影视化呈现则需要耗费大量“烧钱”的特效,预算有限的剧组往往难以让观众满意。不论是男向还是女向,如果影视剧有着相似的叙事方式和主题元素,即使话题背景不同,也往往给人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审美疲劳。
总体而言,古装剧市场的大量同质化乱象需要引起重视。市场期待着创新,而《国王》的成功无疑昭示着一种新的可能——在确保资金与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大胆融入现代元素、西方元素带来的适当陌生感与新奇感,会获得极大的成功。
(作者系复旦大学硕士)
本文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责任编辑:海下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电影《京门烽火》定档6月9日
- 2023-05-12大女主时代来了,先锋国剧《外婆的新世界》收获口碑和热度双高
- 2023-05-11《纵然》官宣开机 重磅打造跨越时空的勇敢奔赴
- 2023-05-10《长安三万里》发布定档预告 壮美大唐山河辽阔
- 2023-05-09《闪电侠》国内首波口碑出炉 全片高能掀好评狂潮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