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青山云水宽——电影伉俪李前宽、肖桂云的艺术人生
2019-11-25 10:41:4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陈耀辉
作者:陈耀辉 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学人小传
李前宽、肖桂云均为国家一级导演,曾执导《开国大典》《决战之后》《七七事变》《重庆谈判》等二十多部主旋律影片,先后获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世界反法西斯“长城杯”优秀影片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李前宽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专家”称号,还荣获吉林省劳动模范、广电部和人事部先进工作者和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肖桂云曾为吉林省“三八红旗手”、长春市十大杰出青年、国家审片委员会委员。2018年,肖桂云执导的戏曲片《韩玉娘》,获联合国“We Line国际电影节”创新成就奖和终身成就奖。同年,他们夫妻二人共同荣获第52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9年,在第二届戏曲电影展上,《韩玉娘》获戏曲电影最佳导演奖。
【求索】
他是山,她是水。山沉稳,水灵动。水绕山行,交相辉映。
他们是银幕伉俪,以拍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从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包公赔情》、40周年的《开国大典》、50周年的《世纪之梦》、60周年的《星海》,几十年从影实践,始终与共和国有割舍不了的情结。甚至,他们结婚大喜的日子也定在“十一”国庆节这一天。他们一生的命运节点都和祖国紧密相连,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民族的沧桑巨变,讴歌着国家的辉煌成就。
不久前,在第八届东北亚博览会的李前宽、肖桂云“光影彩墨”艺术大展上,通过几百幅画作和照片,我们清晰地看到,这对伉俪导演与共和国节拍同行的光影之旅。
山水相逢
黾勉同心,胶片联姻。他来自浪漫之都大连,她来自北国冰城哈尔滨,两颗原本沿着不同轨道运行的星星,在北京电影学院相遇。
1959年,18岁的李前宽高中毕业,怀揣着儿时做“人民艺术家”的梦想,走上求学之路。正是那一年,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首次面向全国招生。他爱画画,也喜欢电影,并且这个学校还在北京,那是首都,那是一个少年心中最赤诚的向往。
仲夏,风清日烈,万物繁盛。一张北京电影学院的准考证,让这个每月仅靠父亲62块钱生活的九口之家陷入沉默。母亲懂得知识的重要,更懂得儿子眼神里的期待,东家借三块,西家借两块,就这样一分一毛,凑了四十元钱。李前宽借了块手表,揣着两张大饼,背上画夹和那个蒸腾的梦想,从大连一路颠簸,辗转来到北京。
入学那年恰逢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李前宽成为文艺大军的排头兵,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神圣庄严,热泪盈眶,那是他第一次和祖国紧紧相拥。
青年有志,逐梦前行。一个人强烈的理想追求与现实碰撞时迸发出的能量是强大的,李前宽如是,肖桂云亦然。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看电影是一件奢侈且神圣的事情,那些声光掠影,是肖桂云儿时心中不可磨灭的画面。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在文艺会演、学校比赛中自导自编自演话剧的经历,让她的导演梦想更加鲜明。
肖桂云给北京电影学院写信咨询报考事宜,出乎意料,竟然得到了回信和招生简章。更幸运的是,往年只在沈阳、天津、北京、上海招生的北京电影学院,那年也来到哈尔滨招生。这对肖桂云简直是天大的福音。否则,她注定要跟北电失之交臂了。因为一来家里子女多,经济上不允许她去北京赴考;二来交通不便,父母也不放心一个女孩子孤身一人奔波于千里之外。
肖桂云带着三部自己创作的剧本来到考场,她看到了其他抱着一摞子作品的考生,不禁紧张起来。她当时已经被哈尔滨艺术学院录取,非常担心由于这个原因会被北电拒招。面试中,一位老师问她:“如果你报考电影学院没考上怎么办?”肖桂云听后,颇为忐忑,以为老师在提前做她的思想工作,因为北电导演系全国只招25个人,名额非常有限。肖桂云答道:“那就去长春电影学院吧,离家近,并且两年制很快就能投入工作,可以缓解家里的生活压力……”老师听后笑着说她是“傻孩子”。
这位老师就是田风教授,时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
风华正茂的肖桂云,带着那个时代的青春意气,也走进了北电。
李前宽彼时已就读北电美术系,在学校常常登台表演,性情活跃,逐渐展露出组织和领导才华。既是画家又是大导演的田风非常欣赏这个小伙子的天赋和才情,“你小子选错了行当,应该学导演。”
田风和李前宽同是大连人,寒暑假一同返乡,师生情谊很好。田风常常邀李前宽到家中做客,李前宽也欣然前往,聆听教诲,开启艺术灵性。田风的学生遍布全国,后来大多都有所成就。他将自己的所有时间都给了学生,周末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画展、参观外国的戏剧演出及音乐会。在如此艰苦的岁月中,他给了学生们丰盈的精神盛宴。
李前宽和肖桂云二人,就是在田风老师组织的这些活动中不断接触。他看到了她的内秀、温柔和贤淑,她看到了他的才华、热情和真诚,两个人的思想交流十分默契。1968年国庆节,李前宽、肖桂云结束爱情长跑,走进婚姻殿堂。
光影之梦
李前宽与肖桂云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先后被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1972年,全国开拍四部故事片,长影完成了其中的三部——《青松岭》《战洪图》《艳阳天》。
李前宽的干练与才华被大导演刘国权看中,作为其助理完成影片《青松岭》。肖桂云的才情与内敛,同样被大导演苏里和袁乃晨所赏识,成为电影《战洪图》的场记。随后,李前宽由美工正式转任故事片场记,夫妻俩殊途同归,都走上了导演之路。
在那些拼搏岁月里,刚刚结婚的小两口,为追求光影之梦,分别征战南北,常常是他刚返回长春,她却要立即出外景。两人常在火车站擦肩而过,为了工作,他们只好拿出一个人的工资,求人帮忙照看幼小的女儿。
1981年,夫妻二人第一次携手联合拍摄电影《佩剑将军》。这个“电影夫妻店”正式开张了。此后,李前宽与肖桂云这两个名字,便紧紧地排在一起,再没分开过。
回忆这段往事,李前宽总是幽默地说:“我的老师不少,夫人是我的贴身老师。”眼神中带着骄傲和温情。
《佩剑将军》的编剧张笑天拿出剧本,点名让李前宽来执导,但当时长影有明确规定,副导演要想成为导演,必须先有一个老导演带着拍一部片子,然后才有资格拿到导演通行证。而此时的肖桂云早已执导过三部片子,所以她“肩负”起带李前宽这个“新人”的任务。
《佩剑将军》讲述了国民党将领贺坚、严军率部起义,打开徐州北大门,为淮海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是长影的重点项目。为了赶进度,李前宽和肖桂云各自带一台摄影机抢拍,不管刮风下雨,加班加点地工作。
这样一部战争大片,仅用54个工作日就拍摄完成,创下了长影厂的奇迹。《佩剑将军》在厂里放映时座无虚席,反响强烈。老厂长们兴奋地说:“这部片子为厂里赢得了荣誉和收入,重要的是发现了人才。”此后,厂里但凡有大片,领导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对夫妻。
《佩剑将军》公映后,创下当年电影拷贝的最高纪录。
在李前宽和肖桂云看来,中国电影史上,爱国主义是一条绵延不断的红线,爱国主义就是中国电影人的魂。现代革命战争是中国电影创作的富矿。他们随后便与张笑天商讨,希望自己的镜头在拉开淮海战役序幕后,继续跟随解放大军南下,打过长江,解放南京,一直拍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
把新中国诞生的一幅幅历史画卷都搬到银幕之上,那该是一部多么壮美的电影史诗啊!一对导演和编剧为这一梦想激动不已。
1988年7月,已是大编剧的张笑天,把厚厚的《开国大典》剧本交给了李前宽和肖桂云。剧本上、下集共七八万字,夫妻二人一口气看完后,夜不能寐,那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创作兴奋。但同时,二人肩上也承受了巨大压力。
第一是时间和资金,这部大片作为新中国成立40周年的献礼片,只有不足三个月的筹备时间,拍摄资金仅500万元;第二是影片的大规模战争场面,涉及历史人物有138个之多,光服装就得装好几卡车,除再现“开国大典”这一宏伟庄严的历史时刻外,还要重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百万雄师强渡长江的恢宏场面,100多个场景,需要辗转12个省市;第三是影片的风格样式呈现,既不能是纪录片,更不能是多个场景的“大拼盘”。
“开国大典”那场戏怎么拍?总不能在天安门广场前恢复1949年的历史真实场景吧,花钱在长春地质宫广场上搭建一个“天安门广场”?即便耗巨资搭建,广场上的数十万群众和接受检阅的陆、海、空战士的真实面貌却是用多少钱也再现不了的。历史真实的震撼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可复制的。
亢奋就是动力。逢事都说“没问题”的李前宽产生了一个大胆设想,让历史资料片参与创作,这些前辈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拍下来的真实影像,尽管都是黑白片,画质又不够好,但却能强烈地吸引人,因为它“真实”。
李前宽和肖桂云尝试着将珍贵的历史镜头与拍摄镜头衔接起来、融为一体,探索成新的镜头语言。但历史资料片与新拍摄画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像风格,很难和谐统一,需要创作者在浩瀚的资料中筛选出所需画面,从整体结构和节奏上有章法地进行布局和衔接,通盘考虑镜头的景别、机位和长度,通过影片色彩的渐变,将每个镜头连接得严丝合缝,有节奏地凸显出情节的震撼性、真实性和表现性。
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是这部影片的高潮。旭日东升,在庄严神圣的“静场”中,毛主席率领众位开国元勋健步登上城楼,他们长长的身影,铺洒在城楼古砖的台阶上,彰显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走到今天,来之不易,而蒋介石在中山陵走下台阶,一个上去,一个下来。影片既真实又符合历史象征意蕴,体现出镜头语言的诗情画意和表现性、象征性。
在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的场景中,历史真实是欢歌笑语、人声沸腾,但李前宽却要用“静”的表现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后突出毛主席振奋人心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国歌响起,缓缓升旗。毛主席挥手高呼“人民万岁!”在人民万岁的主题音乐渐起时,腾空而起的绚丽礼花中,叠化出无数战士在炮火中缓缓倒下……这一大段精心设计的层次分明的镜头语言,充分表达出了新中国诞生的宏大主题。
实践证明,这种结合非常成功。《开国大典》从开篇到结尾,共有四十多处资料片镜头与新拍摄镜头融为一体,这种“真”与“假”相互碰撞后的“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真实性与假定性、纪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纪实美学风格,赋予了影片历史厚重感和历史真实感。
八年磨一剑,凝练终非常。1989年9月21日,国庆40周年前夕,电影《开国大典》在全国正式上映。业界专家评价,《开国大典》开启了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美学探索先河。影片雄浑的史诗风格和美学追求,受到业内的广泛赞誉,也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当年创造了1.7亿元的票房奇迹。在香港连续放映147天,这个纪录至今未被打破。《开国大典》荣获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剪辑奖及多项金鸡提名奖,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三个奖项,并代表中国参加了第62届奥斯卡外语片展映。
李前宽、肖桂云匠心打造的这部经典力作,抵住了时间检验,30年后的今天,经过现代高科技修复的《开国大典》,以4K(4096×2160)分辨率、5.1环绕声的全新版本,以更加震撼的视听感受再登银幕,献礼新中国70华诞。重现经典,历久弥芳。
艺术自觉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将镜头聚焦于民族历史与国家命运,以情真意切的笔触描绘推动历史前进的先行者,这是新中国电影导演的初心和使命。李前宽和肖桂云正是这样表现时代的践行者,他们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史诗风格,十分注重作品的艺术感召力,在银幕上讲好中国故事,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感人。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李前宽说:“电影艺术家应以作品体现社会价值和功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镜头聚焦在民族的沧桑与国家的命运上,聚焦在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民这一永恒主题上。”他们对中国近代史颇有研究,这些历史激发着二人极大的创作热情。他们的影片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力图将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将故事讲得精彩生动。
这些年来,李前宽、肖桂云先后创作拍摄了一系列电影佳作,其中包括反映对国民党高级战犯改造、讴歌党博大心胸的《决战之后》;表现抗战胜利后中国何去何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重庆谈判》;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表现我中华儿女奋起抗战的《七七事变》;我军铁流西行进军大西北的《金戈铁马》;毛主席赴苏联时的反谍影片《旭日惊雷》;以及反映三峡工程的《世纪之梦》、反映改革开放后农村新气象的《田野又是青纱帐》、反映知青生活的《甜女》、反映山东人民抗日的《红盖头》和描写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少年成长经历的《星海》。除此之外,还有《苍天圣土》《抗美援朝》《血洒故都》《明月出天山》等。
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的种种现象,李前宽针砭时弊,字字珠玑。他认为,如今的电影创作生产与电影市场生态还不尽如人意,与新时代的要求尚存距离,有高原而少高峰,这种现状应尽快改变。他感叹,当年也有影迷,但大家关注的是演员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他是“董存瑞”,她是“江姐”,他是“李向阳”……那时候,没有时尚明星和网站流量,人们更习惯把电影内涵与现实道义互联,从中揣摩和学习,把银幕上的英雄当作现实学习的楷模。
“作品是硬道理,好好干,为民多出佳作。”这是李前宽心中的誓言,艺术家要始终葆有家国情怀,没有情怀就没有创作激情,拍出的作品更是苍白无力。电影人只有不断践行文化自信和道德自觉,才能在生活的沃土上培植出艺术之花,才能创作出不负时代和人民的艺术作品。
李前宽与肖桂云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奋战在电影创作的实践一线,坚守电影家的社会责任,遵循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关照民族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为人民认真拍电影。
作为老一代电影人,李前宽和肖桂云为社会奉献出大量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有筋骨的精品力作。而今,这对年近八旬的影坛夫妻仍不断努力,正如李前宽所言:“只要是有助于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事,我们都愿意去做,是战士就要奋斗不止。”
在各种公开场合,这对夫妻艺术家不止一次地表示,他们的创作得益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四十年,让他们有机会在电影战线上施展才华,拍出一些作品,现在的年轻朋友更幸福,赶上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是历史性的,为中国电影人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用武之地。
眼下,他们正在倾力打造一部力作——《东方欲晓》。影片讲述了长影的前身东影,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9年开国大典期间,在党的领导下,这座新中国电影摇篮所发生的感人故事。这是一部讴歌中国电影人初心与使命的鸿篇巨制,形象展现了新中国电影人在战火硝烟中艰苦奋斗,为祖国和人民拍电影的可歌可泣的开拓精神,在新时代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心系天下,殚精竭虑。长期以来,李前宽一直关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1994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建立和2005年建成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均是他建言献策的结果。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九号文件“关于繁荣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十项措施”,也有他积极促成之功。
“万映计划”则是李前宽在中国电影基金会做的一项公益事业。万校联动,优秀国产电影走进老少边贫地区,伴随那里的孩子一起成长。同时,他还建立中国优秀电影走进港、澳、台校园活动,架起了交流与互动之桥。
秉持心怀天下、虚怀若谷的胸襟,他们夫妻二人在平静的生活中,固守着艺术家的自觉,在个体与大众感情的细微积淀中,展示出其深厚的人民情怀,在一部部影片里,体现出真挚的“共和国情结”。
他们的影片具有经典艺术和史诗气质,揽历史风云于方寸镜头之内,或泼墨挥洒,大气磅礴;或工笔细描,情真意切。写意、留白、气韵、象征,这些绘画元素在他们的电影里,得以淋漓彰显,电影与绘画两门艺术运用自如。
光影与彩墨齐飞。他们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叙利亚大马士革的郊外、新疆的胡杨林、古罗马斗兽场……一幅幅采风作品,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通过笔墨跃然纸上。其中,“大美中国”光影彩墨展览走进纽约联合国总部,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赢得了国际友人点赞。
他们是影坛的画家,画坛的导演,琴瑟和鸣,比翼齐飞。
2019年,李前宽、肖桂云喜度金婚,又迎从影一甲子。六十年风雨同舟,相依为命,不论在生活上、事业上遇到多少艰难,他们光影追梦的初心都从未动摇。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诸多活动中,他们参加4K新版《开国大典》首映礼、研讨会,走进大学校园与年青学子互动,共叙“我和我的祖国”,青春活力依然。
影坛伉俪情,光影家国梦。镜头后面,他们用汗水和心血连接历史某一纬度的截面,重现那一段跌宕的剧情钩沉;时光之中,他们穿透岁月风雨,倾一腔热血,给历史留下光彩,听锣鼓再起,为祖国标注经典。
他的万马千军气势恢宏,她的流水行云细腻委婉,汇聚成光影彩墨里的悠悠山水和朵朵花卉,在清晨的霞光里,醇厚又安宁,在傍晚的炊烟中,美丽而绵长。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5日 11版)
学人小传
李前宽、肖桂云均为国家一级导演,曾执导《开国大典》《决战之后》《七七事变》《重庆谈判》等二十多部主旋律影片,先后获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世界反法西斯“长城杯”优秀影片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李前宽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专家”称号,还荣获吉林省劳动模范、广电部和人事部先进工作者和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肖桂云曾为吉林省“三八红旗手”、长春市十大杰出青年、国家审片委员会委员。2018年,肖桂云执导的戏曲片《韩玉娘》,获联合国“We Line国际电影节”创新成就奖和终身成就奖。同年,他们夫妻二人共同荣获第52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9年,在第二届戏曲电影展上,《韩玉娘》获戏曲电影最佳导演奖。
他是山,她是水。山沉稳,水灵动。水绕山行,交相辉映。
他们是银幕伉俪,以拍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从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包公赔情》、40周年的《开国大典》、50周年的《世纪之梦》、60周年的《星海》,几十年从影实践,始终与共和国有割舍不了的情结。甚至,他们结婚大喜的日子也定在“十一”国庆节这一天。他们一生的命运节点都和祖国紧密相连,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民族的沧桑巨变,讴歌着国家的辉煌成就。
李前宽(左)和肖桂云(右)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时的合影。
他们就是著名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夫妇。不久前,在第八届东北亚博览会的李前宽、肖桂云“光影彩墨”艺术大展上,通过几百幅画作和照片,我们清晰地看到,这对伉俪导演与共和国节拍同行的光影之旅。
山水相逢
黾勉同心,胶片联姻。他来自浪漫之都大连,她来自北国冰城哈尔滨,两颗原本沿着不同轨道运行的星星,在北京电影学院相遇。
1959年,18岁的李前宽高中毕业,怀揣着儿时做“人民艺术家”的梦想,走上求学之路。正是那一年,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首次面向全国招生。他爱画画,也喜欢电影,并且这个学校还在北京,那是首都,那是一个少年心中最赤诚的向往。
仲夏,风清日烈,万物繁盛。一张北京电影学院的准考证,让这个每月仅靠父亲62块钱生活的九口之家陷入沉默。母亲懂得知识的重要,更懂得儿子眼神里的期待,东家借三块,西家借两块,就这样一分一毛,凑了四十元钱。李前宽借了块手表,揣着两张大饼,背上画夹和那个蒸腾的梦想,从大连一路颠簸,辗转来到北京。
入学那年恰逢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李前宽成为文艺大军的排头兵,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神圣庄严,热泪盈眶,那是他第一次和祖国紧紧相拥。
青年有志,逐梦前行。一个人强烈的理想追求与现实碰撞时迸发出的能量是强大的,李前宽如是,肖桂云亦然。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看电影是一件奢侈且神圣的事情,那些声光掠影,是肖桂云儿时心中不可磨灭的画面。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在文艺会演、学校比赛中自导自编自演话剧的经历,让她的导演梦想更加鲜明。
肖桂云给北京电影学院写信咨询报考事宜,出乎意料,竟然得到了回信和招生简章。更幸运的是,往年只在沈阳、天津、北京、上海招生的北京电影学院,那年也来到哈尔滨招生。这对肖桂云简直是天大的福音。否则,她注定要跟北电失之交臂了。因为一来家里子女多,经济上不允许她去北京赴考;二来交通不便,父母也不放心一个女孩子孤身一人奔波于千里之外。
肖桂云带着三部自己创作的剧本来到考场,她看到了其他抱着一摞子作品的考生,不禁紧张起来。她当时已经被哈尔滨艺术学院录取,非常担心由于这个原因会被北电拒招。面试中,一位老师问她:“如果你报考电影学院没考上怎么办?”肖桂云听后,颇为忐忑,以为老师在提前做她的思想工作,因为北电导演系全国只招25个人,名额非常有限。肖桂云答道:“那就去长春电影学院吧,离家近,并且两年制很快就能投入工作,可以缓解家里的生活压力……”老师听后笑着说她是“傻孩子”。
这位老师就是田风教授,时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
风华正茂的肖桂云,带着那个时代的青春意气,也走进了北电。
李前宽彼时已就读北电美术系,在学校常常登台表演,性情活跃,逐渐展露出组织和领导才华。既是画家又是大导演的田风非常欣赏这个小伙子的天赋和才情,“你小子选错了行当,应该学导演。”
田风和李前宽同是大连人,寒暑假一同返乡,师生情谊很好。田风常常邀李前宽到家中做客,李前宽也欣然前往,聆听教诲,开启艺术灵性。田风的学生遍布全国,后来大多都有所成就。他将自己的所有时间都给了学生,周末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画展、参观外国的戏剧演出及音乐会。在如此艰苦的岁月中,他给了学生们丰盈的精神盛宴。
李前宽和肖桂云二人,就是在田风老师组织的这些活动中不断接触。他看到了她的内秀、温柔和贤淑,她看到了他的才华、热情和真诚,两个人的思想交流十分默契。1968年国庆节,李前宽、肖桂云结束爱情长跑,走进婚姻殿堂。
光影之梦
李前宽与肖桂云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先后被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1972年,全国开拍四部故事片,长影完成了其中的三部——《青松岭》《战洪图》《艳阳天》。
李前宽的干练与才华被大导演刘国权看中,作为其助理完成影片《青松岭》。肖桂云的才情与内敛,同样被大导演苏里和袁乃晨所赏识,成为电影《战洪图》的场记。随后,李前宽由美工正式转任故事片场记,夫妻俩殊途同归,都走上了导演之路。
在那些拼搏岁月里,刚刚结婚的小两口,为追求光影之梦,分别征战南北,常常是他刚返回长春,她却要立即出外景。两人常在火车站擦肩而过,为了工作,他们只好拿出一个人的工资,求人帮忙照看幼小的女儿。
1981年,夫妻二人第一次携手联合拍摄电影《佩剑将军》。这个“电影夫妻店”正式开张了。此后,李前宽与肖桂云这两个名字,便紧紧地排在一起,再没分开过。
回忆这段往事,李前宽总是幽默地说:“我的老师不少,夫人是我的贴身老师。”眼神中带着骄傲和温情。
《佩剑将军》的编剧张笑天拿出剧本,点名让李前宽来执导,但当时长影有明确规定,副导演要想成为导演,必须先有一个老导演带着拍一部片子,然后才有资格拿到导演通行证。而此时的肖桂云早已执导过三部片子,所以她“肩负”起带李前宽这个“新人”的任务。
《佩剑将军》讲述了国民党将领贺坚、严军率部起义,打开徐州北大门,为淮海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是长影的重点项目。为了赶进度,李前宽和肖桂云各自带一台摄影机抢拍,不管刮风下雨,加班加点地工作。
这样一部战争大片,仅用54个工作日就拍摄完成,创下了长影厂的奇迹。《佩剑将军》在厂里放映时座无虚席,反响强烈。老厂长们兴奋地说:“这部片子为厂里赢得了荣誉和收入,重要的是发现了人才。”此后,厂里但凡有大片,领导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对夫妻。
《佩剑将军》公映后,创下当年电影拷贝的最高纪录。
在李前宽和肖桂云看来,中国电影史上,爱国主义是一条绵延不断的红线,爱国主义就是中国电影人的魂。现代革命战争是中国电影创作的富矿。他们随后便与张笑天商讨,希望自己的镜头在拉开淮海战役序幕后,继续跟随解放大军南下,打过长江,解放南京,一直拍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
把新中国诞生的一幅幅历史画卷都搬到银幕之上,那该是一部多么壮美的电影史诗啊!一对导演和编剧为这一梦想激动不已。
1988年7月,已是大编剧的张笑天,把厚厚的《开国大典》剧本交给了李前宽和肖桂云。剧本上、下集共七八万字,夫妻二人一口气看完后,夜不能寐,那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创作兴奋。但同时,二人肩上也承受了巨大压力。
第一是时间和资金,这部大片作为新中国成立40周年的献礼片,只有不足三个月的筹备时间,拍摄资金仅500万元;第二是影片的大规模战争场面,涉及历史人物有138个之多,光服装就得装好几卡车,除再现“开国大典”这一宏伟庄严的历史时刻外,还要重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百万雄师强渡长江的恢宏场面,100多个场景,需要辗转12个省市;第三是影片的风格样式呈现,既不能是纪录片,更不能是多个场景的“大拼盘”。
“开国大典”那场戏怎么拍?总不能在天安门广场前恢复1949年的历史真实场景吧,花钱在长春地质宫广场上搭建一个“天安门广场”?即便耗巨资搭建,广场上的数十万群众和接受检阅的陆、海、空战士的真实面貌却是用多少钱也再现不了的。历史真实的震撼力是巨大的,也是不可复制的。
亢奋就是动力。逢事都说“没问题”的李前宽产生了一个大胆设想,让历史资料片参与创作,这些前辈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拍下来的真实影像,尽管都是黑白片,画质又不够好,但却能强烈地吸引人,因为它“真实”。
李前宽和肖桂云尝试着将珍贵的历史镜头与拍摄镜头衔接起来、融为一体,探索成新的镜头语言。但历史资料片与新拍摄画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像风格,很难和谐统一,需要创作者在浩瀚的资料中筛选出所需画面,从整体结构和节奏上有章法地进行布局和衔接,通盘考虑镜头的景别、机位和长度,通过影片色彩的渐变,将每个镜头连接得严丝合缝,有节奏地凸显出情节的震撼性、真实性和表现性。
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是这部影片的高潮。旭日东升,在庄严神圣的“静场”中,毛主席率领众位开国元勋健步登上城楼,他们长长的身影,铺洒在城楼古砖的台阶上,彰显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走到今天,来之不易,而蒋介石在中山陵走下台阶,一个上去,一个下来。影片既真实又符合历史象征意蕴,体现出镜头语言的诗情画意和表现性、象征性。
在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的场景中,历史真实是欢歌笑语、人声沸腾,但李前宽却要用“静”的表现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后突出毛主席振奋人心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国歌响起,缓缓升旗。毛主席挥手高呼“人民万岁!”在人民万岁的主题音乐渐起时,腾空而起的绚丽礼花中,叠化出无数战士在炮火中缓缓倒下……这一大段精心设计的层次分明的镜头语言,充分表达出了新中国诞生的宏大主题。
实践证明,这种结合非常成功。《开国大典》从开篇到结尾,共有四十多处资料片镜头与新拍摄镜头融为一体,这种“真”与“假”相互碰撞后的“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真实性与假定性、纪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纪实美学风格,赋予了影片历史厚重感和历史真实感。
八年磨一剑,凝练终非常。1989年9月21日,国庆40周年前夕,电影《开国大典》在全国正式上映。业界专家评价,《开国大典》开启了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美学探索先河。影片雄浑的史诗风格和美学追求,受到业内的广泛赞誉,也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当年创造了1.7亿元的票房奇迹。在香港连续放映147天,这个纪录至今未被打破。《开国大典》荣获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剪辑奖及多项金鸡提名奖,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三个奖项,并代表中国参加了第62届奥斯卡外语片展映。
李前宽、肖桂云匠心打造的这部经典力作,抵住了时间检验,30年后的今天,经过现代高科技修复的《开国大典》,以4K(4096×2160)分辨率、5.1环绕声的全新版本,以更加震撼的视听感受再登银幕,献礼新中国70华诞。重现经典,历久弥芳。
艺术自觉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将镜头聚焦于民族历史与国家命运,以情真意切的笔触描绘推动历史前进的先行者,这是新中国电影导演的初心和使命。李前宽和肖桂云正是这样表现时代的践行者,他们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史诗风格,十分注重作品的艺术感召力,在银幕上讲好中国故事,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感人。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李前宽说:“电影艺术家应以作品体现社会价值和功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镜头聚焦在民族的沧桑与国家的命运上,聚焦在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民这一永恒主题上。”他们对中国近代史颇有研究,这些历史激发着二人极大的创作热情。他们的影片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力图将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将故事讲得精彩生动。
这些年来,李前宽、肖桂云先后创作拍摄了一系列电影佳作,其中包括反映对国民党高级战犯改造、讴歌党博大心胸的《决战之后》;表现抗战胜利后中国何去何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重庆谈判》;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表现我中华儿女奋起抗战的《七七事变》;我军铁流西行进军大西北的《金戈铁马》;毛主席赴苏联时的反谍影片《旭日惊雷》;以及反映三峡工程的《世纪之梦》、反映改革开放后农村新气象的《田野又是青纱帐》、反映知青生活的《甜女》、反映山东人民抗日的《红盖头》和描写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少年成长经历的《星海》。除此之外,还有《苍天圣土》《抗美援朝》《血洒故都》《明月出天山》等。
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的种种现象,李前宽针砭时弊,字字珠玑。他认为,如今的电影创作生产与电影市场生态还不尽如人意,与新时代的要求尚存距离,有高原而少高峰,这种现状应尽快改变。他感叹,当年也有影迷,但大家关注的是演员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他是“董存瑞”,她是“江姐”,他是“李向阳”……那时候,没有时尚明星和网站流量,人们更习惯把电影内涵与现实道义互联,从中揣摩和学习,把银幕上的英雄当作现实学习的楷模。
“作品是硬道理,好好干,为民多出佳作。”这是李前宽心中的誓言,艺术家要始终葆有家国情怀,没有情怀就没有创作激情,拍出的作品更是苍白无力。电影人只有不断践行文化自信和道德自觉,才能在生活的沃土上培植出艺术之花,才能创作出不负时代和人民的艺术作品。
李前宽与肖桂云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奋战在电影创作的实践一线,坚守电影家的社会责任,遵循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关照民族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为人民认真拍电影。
作为老一代电影人,李前宽和肖桂云为社会奉献出大量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有筋骨的精品力作。而今,这对年近八旬的影坛夫妻仍不断努力,正如李前宽所言:“只要是有助于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事,我们都愿意去做,是战士就要奋斗不止。”
在各种公开场合,这对夫妻艺术家不止一次地表示,他们的创作得益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四十年,让他们有机会在电影战线上施展才华,拍出一些作品,现在的年轻朋友更幸福,赶上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是历史性的,为中国电影人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用武之地。
眼下,他们正在倾力打造一部力作——《东方欲晓》。影片讲述了长影的前身东影,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9年开国大典期间,在党的领导下,这座新中国电影摇篮所发生的感人故事。这是一部讴歌中国电影人初心与使命的鸿篇巨制,形象展现了新中国电影人在战火硝烟中艰苦奋斗,为祖国和人民拍电影的可歌可泣的开拓精神,在新时代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心系天下,殚精竭虑。长期以来,李前宽一直关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1994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建立和2005年建成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均是他建言献策的结果。2010年出台的国务院九号文件“关于繁荣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十项措施”,也有他积极促成之功。
“万映计划”则是李前宽在中国电影基金会做的一项公益事业。万校联动,优秀国产电影走进老少边贫地区,伴随那里的孩子一起成长。同时,他还建立中国优秀电影走进港、澳、台校园活动,架起了交流与互动之桥。
秉持心怀天下、虚怀若谷的胸襟,他们夫妻二人在平静的生活中,固守着艺术家的自觉,在个体与大众感情的细微积淀中,展示出其深厚的人民情怀,在一部部影片里,体现出真挚的“共和国情结”。
他们的影片具有经典艺术和史诗气质,揽历史风云于方寸镜头之内,或泼墨挥洒,大气磅礴;或工笔细描,情真意切。写意、留白、气韵、象征,这些绘画元素在他们的电影里,得以淋漓彰显,电影与绘画两门艺术运用自如。
光影与彩墨齐飞。他们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叙利亚大马士革的郊外、新疆的胡杨林、古罗马斗兽场……一幅幅采风作品,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通过笔墨跃然纸上。其中,“大美中国”光影彩墨展览走进纽约联合国总部,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赢得了国际友人点赞。
他们是影坛的画家,画坛的导演,琴瑟和鸣,比翼齐飞。
2019年,李前宽、肖桂云喜度金婚,又迎从影一甲子。六十年风雨同舟,相依为命,不论在生活上、事业上遇到多少艰难,他们光影追梦的初心都从未动摇。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诸多活动中,他们参加4K新版《开国大典》首映礼、研讨会,走进大学校园与年青学子互动,共叙“我和我的祖国”,青春活力依然。
影坛伉俪情,光影家国梦。镜头后面,他们用汗水和心血连接历史某一纬度的截面,重现那一段跌宕的剧情钩沉;时光之中,他们穿透岁月风雨,倾一腔热血,给历史留下光彩,听锣鼓再起,为祖国标注经典。
他的万马千军气势恢宏,她的流水行云细腻委婉,汇聚成光影彩墨里的悠悠山水和朵朵花卉,在清晨的霞光里,醇厚又安宁,在傍晚的炊烟中,美丽而绵长。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25日 11版)
本文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责任编辑:陈耀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电影《京门烽火》定档6月9日
- 2023-05-12大女主时代来了,先锋国剧《外婆的新世界》收获口碑和热度双高
- 2023-05-11《纵然》官宣开机 重磅打造跨越时空的勇敢奔赴
- 2023-05-10《长安三万里》发布定档预告 壮美大唐山河辽阔
- 2023-05-09《闪电侠》国内首波口碑出炉 全片高能掀好评狂潮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