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时代命题
2019-11-12 09:57: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朱永安、高素娜、施晓琴
原标题: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时代命题
文化和旅游部投入经费为中青年艺术家提供深入生活的条件,让他们对艺术创作的主题化和历史化进行探索,又组织专家兢兢业业地辅导,这是最好不过的学习机会。从成果来看,我认为是不错的,当然要从高原一下子出现高峰并不实际,还需要经过历史考验。但对年轻的画家来说,让他们树立这样一个目标与艺术理想长期追求下去也很有意义。
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对创作的文献收集和推广,要让年轻人更重视创作的过程,而不是始终用一套模式来创作。因为套路化以后,你画某种程式的东西还行,但要反映现实题材就不行了。特别是现在社会变化如此巨大,艺术创作要想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要深入生活、反映当下,要有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尤其是年轻画家,还要加深对生活的体验程度,才能对现状有深入了解,对情感有深刻把握。此外,艺术家还要保持清醒,能看到自己的弱点,同时针对弱点下功夫,完善自身。
刘金田 (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主任):
每个学员拿到选题后,都非常认真地去琢磨这些题目,并且与我们这些理论老师反复沟通,主题抓得一次比一次准。从最后的结果看,经过专业老师的指点,整体创作都体现出很强的时代精神。他们将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的关键节点都表现出来了,其中包含时代楷模人物,国家建设中的标志性事件等,充分反映了每个选题的精髓。观众通过观看这些作品,便能了解和深刻体会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在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要避免图像化和程式化,要求艺术家们把握主题的精髓后再去表现,深刻理解内涵之后进行再创造,而不是“直译”主题。另外,从学员们选择的主题来看,这次还有一些题和点没有被触碰到,但它们也都是新时代重要的内容,希望这些点可以在之后的创作中被挖掘。
尚辉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这些鸿篇巨制,在新中国70年来的美术作品展览上填补了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国家历史叙事美术创作的空白,使美术作品中的新中国70年历史叙事获得了完整而饱满的展示。可以说,如果没有几年前原文化部下决心组织这批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美术作品中的新中国70年的国家历史形象绝不会如此充实和完整。
这次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尤其注重理论家的介入,从选题策划、会审草图,到创作过程的指导、调整和提升,都吸收了一批美术理论家、批评家的积极参与,他们还通过给各个创研班授课讲座,梳理了中外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历史、分析了中外主题性美术的经典范例,具体解决了作者在创作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理论家、批评家直接介入这次创作的全过程,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新样态、新模式,这不仅解决或部分解决了作者在创作中遇到的构思困惑与表现难题,最重要的是开阔了作者主题性创作的艺术视野,为他们艺术水准的提升确立了艺术史的高度。
欧阳雪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如何用美术的形式和语言表现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奋斗过程和成就,刻画经历着巨变的中国人的生活与心灵,在现代意识的映照下描绘民族的精神图谱,是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任务要求。
这次全程参与创作指导和草图评审工作,既加强了党史与军史等相关领域专家研讨,深化了对党史、新中国史及历史细节的准确把握,也由于加强了与文化领域主管部门、美术界专家及创作者的联系,为我们增强对文艺工作、文艺创作规律的认识,深化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打下了基础。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并组织实施这一项目,大家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德艺双馨的美术大家为培育新人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优秀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认真态度。体现了美术领域回应时代与历史的召唤,积极承担新时代文艺使命和责任,大力营造良好创作生态新格局的努力。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这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了之前几次的经验,组织得非常有力,程序也很透明,而且对很多作品没有一次否决,一旦发现好苗子或可能性的时候,专家们都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让作者也能够有所侧重进行思考,而后做深入修改。有些作品是一次通过的,也有一些是一次次修改,直到第三次才通过。这充分体现了既认真严肃,又特别尊重艺术家的评审过程。
总的来说我觉得成绩是可喜的,当然也有个别作品,我个人觉得还不尽如人意,可能跟创作的时间较短有关系。因为这些作品尺幅都很大,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创作和修改。当然这些作品现在 还可以修改,并不是说通过了国家验收就收藏了,还有一些修改的空间就应该去尽力完善,这也是艺术家对自己的创作认真负责态度和此次项目严谨、严格把控质量的体现。
高云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我们这一代画家很多都是美术创作班培养出来的,我深切体会到这样的创作班可以促进大家的交流和进步,并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个项目不仅出了一批好作品,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人才,这是在建设中国的美术创作人才梯队,关系到中国美术未来的发展。
从最终作品来看,也体现出一些令人思考的地方。首先,主观处理的创造性和艺术表现的精准度怎么结合,值得进一步探索。对于主题性美术创作,有些画家仍是图解式地去阐释主题,画面便不会饱满和动人,我们要学会以小角度切入大题材,找到一个能有大意义的小切口。其次,如何通过形象、色彩、笔墨来讲故事很重要。要以情动人,这个“情”既代表感情,也是情节,一幅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要有饱满的情感,也要有丰富的、可品的情节,否则作品将没有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后,在如此宏大的主题面前,艺术的个性也不容忽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要追求个性化的东西,最终一起呈现出来才能真正成功。
代大权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是对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延续,版画艺术在这些创作工程或项目中一直有较好的呈现和评价。这次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历时近3年,我们看这批创作成果,更能够感受到版画,尤其是中青年版画家,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努力和态势。
第一,版画已经改变了以往的形态,突破了以前的尺度和表现语言的局限,能够更加放松地展开、更加深入地探索更丰富的审美诣趣。
第二,重大题材常常是针对某些具体事件,带有时空的局限性,而版画语言的表现特点恰恰可以超越时空,它可以采用抽象的时空组合关系来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用主观的画面构成来演示客观的行为方式,不一定局限于面面俱到的写实场景,更适合表现重大题材。同时,版画语言所呈现的刚性与力道,更加具有历史的温度,带给人新颖、强悍、饱满的视觉感受。
第三,青年艺术家只是把版画当作一种表现手段,而不会让手段僭越了对表现目的的追索,所以此次版画作品画面的形态更加舒展自由。(记者朱永安、高素娜、施晓琴采写)
“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第四篇章“伟大梦想:民族复兴之路”展厅现场 记者 卢旭 摄
杨力舟 (中国美术馆原馆长、画家):文化和旅游部投入经费为中青年艺术家提供深入生活的条件,让他们对艺术创作的主题化和历史化进行探索,又组织专家兢兢业业地辅导,这是最好不过的学习机会。从成果来看,我认为是不错的,当然要从高原一下子出现高峰并不实际,还需要经过历史考验。但对年轻的画家来说,让他们树立这样一个目标与艺术理想长期追求下去也很有意义。
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对创作的文献收集和推广,要让年轻人更重视创作的过程,而不是始终用一套模式来创作。因为套路化以后,你画某种程式的东西还行,但要反映现实题材就不行了。特别是现在社会变化如此巨大,艺术创作要想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要深入生活、反映当下,要有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尤其是年轻画家,还要加深对生活的体验程度,才能对现状有深入了解,对情感有深刻把握。此外,艺术家还要保持清醒,能看到自己的弱点,同时针对弱点下功夫,完善自身。
刘金田 (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主任):
每个学员拿到选题后,都非常认真地去琢磨这些题目,并且与我们这些理论老师反复沟通,主题抓得一次比一次准。从最后的结果看,经过专业老师的指点,整体创作都体现出很强的时代精神。他们将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的关键节点都表现出来了,其中包含时代楷模人物,国家建设中的标志性事件等,充分反映了每个选题的精髓。观众通过观看这些作品,便能了解和深刻体会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在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要避免图像化和程式化,要求艺术家们把握主题的精髓后再去表现,深刻理解内涵之后进行再创造,而不是“直译”主题。另外,从学员们选择的主题来看,这次还有一些题和点没有被触碰到,但它们也都是新时代重要的内容,希望这些点可以在之后的创作中被挖掘。
尚辉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这些鸿篇巨制,在新中国70年来的美术作品展览上填补了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国家历史叙事美术创作的空白,使美术作品中的新中国70年历史叙事获得了完整而饱满的展示。可以说,如果没有几年前原文化部下决心组织这批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美术作品中的新中国70年的国家历史形象绝不会如此充实和完整。
这次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尤其注重理论家的介入,从选题策划、会审草图,到创作过程的指导、调整和提升,都吸收了一批美术理论家、批评家的积极参与,他们还通过给各个创研班授课讲座,梳理了中外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历史、分析了中外主题性美术的经典范例,具体解决了作者在创作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理论家、批评家直接介入这次创作的全过程,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新样态、新模式,这不仅解决或部分解决了作者在创作中遇到的构思困惑与表现难题,最重要的是开阔了作者主题性创作的艺术视野,为他们艺术水准的提升确立了艺术史的高度。
欧阳雪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
如何用美术的形式和语言表现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奋斗过程和成就,刻画经历着巨变的中国人的生活与心灵,在现代意识的映照下描绘民族的精神图谱,是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的任务要求。
这次全程参与创作指导和草图评审工作,既加强了党史与军史等相关领域专家研讨,深化了对党史、新中国史及历史细节的准确把握,也由于加强了与文化领域主管部门、美术界专家及创作者的联系,为我们增强对文艺工作、文艺创作规律的认识,深化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打下了基础。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并组织实施这一项目,大家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德艺双馨的美术大家为培育新人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优秀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认真态度。体现了美术领域回应时代与历史的召唤,积极承担新时代文艺使命和责任,大力营造良好创作生态新格局的努力。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这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了之前几次的经验,组织得非常有力,程序也很透明,而且对很多作品没有一次否决,一旦发现好苗子或可能性的时候,专家们都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让作者也能够有所侧重进行思考,而后做深入修改。有些作品是一次通过的,也有一些是一次次修改,直到第三次才通过。这充分体现了既认真严肃,又特别尊重艺术家的评审过程。
总的来说我觉得成绩是可喜的,当然也有个别作品,我个人觉得还不尽如人意,可能跟创作的时间较短有关系。因为这些作品尺幅都很大,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创作和修改。当然这些作品现在 还可以修改,并不是说通过了国家验收就收藏了,还有一些修改的空间就应该去尽力完善,这也是艺术家对自己的创作认真负责态度和此次项目严谨、严格把控质量的体现。
高云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我们这一代画家很多都是美术创作班培养出来的,我深切体会到这样的创作班可以促进大家的交流和进步,并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个项目不仅出了一批好作品,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人才,这是在建设中国的美术创作人才梯队,关系到中国美术未来的发展。
从最终作品来看,也体现出一些令人思考的地方。首先,主观处理的创造性和艺术表现的精准度怎么结合,值得进一步探索。对于主题性美术创作,有些画家仍是图解式地去阐释主题,画面便不会饱满和动人,我们要学会以小角度切入大题材,找到一个能有大意义的小切口。其次,如何通过形象、色彩、笔墨来讲故事很重要。要以情动人,这个“情”既代表感情,也是情节,一幅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要有饱满的情感,也要有丰富的、可品的情节,否则作品将没有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后,在如此宏大的主题面前,艺术的个性也不容忽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要追求个性化的东西,最终一起呈现出来才能真正成功。
代大权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是对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延续,版画艺术在这些创作工程或项目中一直有较好的呈现和评价。这次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历时近3年,我们看这批创作成果,更能够感受到版画,尤其是中青年版画家,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努力和态势。
第一,版画已经改变了以往的形态,突破了以前的尺度和表现语言的局限,能够更加放松地展开、更加深入地探索更丰富的审美诣趣。
第二,重大题材常常是针对某些具体事件,带有时空的局限性,而版画语言的表现特点恰恰可以超越时空,它可以采用抽象的时空组合关系来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用主观的画面构成来演示客观的行为方式,不一定局限于面面俱到的写实场景,更适合表现重大题材。同时,版画语言所呈现的刚性与力道,更加具有历史的温度,带给人新颖、强悍、饱满的视觉感受。
第三,青年艺术家只是把版画当作一种表现手段,而不会让手段僭越了对表现目的的追索,所以此次版画作品画面的形态更加舒展自由。(记者朱永安、高素娜、施晓琴采写)
本文来源:中国文化报责任编辑:朱永安、高素娜、施晓琴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电影《京门烽火》定档6月9日
- 2023-05-12大女主时代来了,先锋国剧《外婆的新世界》收获口碑和热度双高
- 2023-05-11《纵然》官宣开机 重磅打造跨越时空的勇敢奔赴
- 2023-05-10《长安三万里》发布定档预告 壮美大唐山河辽阔
- 2023-05-09《闪电侠》国内首波口碑出炉 全片高能掀好评狂潮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