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 我们的底气来自改革创新
2019-10-30 11:32:5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琪
【热点观察】
作者:李雅琪(陕西师范大学电影文化学者)
过去二十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银幕数位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稳居世界前列。同时,影片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集中涌现。这些成绩,勾勒出中国电影腾飞的轨迹,而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和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我们追求电影产业管理和电影市场治理现代化的不懈努力——
新世纪初,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启。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在改革中不断前行,走出了一条产业革新之路。改革,不仅为电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更不断激发出创作者的热情,为中国电影破浪前行提供持续动力。
产业升级带动创作模式转型
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国电影制片厂主要有北影、长影、上影、八一、西影、潇湘、珠江、峨眉等十几家,都是国有电影企业。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电影制片厂发展遇到困境。市场化改革呼之欲出,开始出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观众为中心的电影改革机制。当年曾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科长的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就是因为“那时候电影厂生产很艰难,基本上没什么片子发,也没活干”,而毅然下海创业。
2000年后,关于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政府文件一个接着一个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组建电影集团和进行股份制改革;《关于进一步推进组建电影集团的原则意见》,推进“集团化、股份制”改革进程;《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把中影集团、长影集团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到2008年,以国内电影龙头企业中影为代表的6家电影制片厂完成了体制改革,变更为电影集团或制片有限公司,全面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中国电影产业基本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
产业转型带动了创作转型,电影人创作时优先考虑的不再是“什么可以拍”,而是“观众想看什么样的电影”。2002年开启“院线制”改革——不同的影院,跨区域组建放开的体系。这一改革实现了电影从区域分包到全国发行的转移。30条电影院线正式投入运营,其中11条为跨省院线,改变了之前以行政区域为主的供片模式,这是中国电影放映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院线改革没多久,网络放映平台又迅速崛起,打开各大视频网站,可随时观看到刚从院线下映的热门影片。对于一些在院线遇冷的小成本电影和文艺片来说,网络平台甚至成为主要放映阵地。少了放映的后顾之忧,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创作者的热情,一批被称作“网生代”的青年导演陆续走上电影舞台。同时,2015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全面进军影视行业,开始了“互联网+影视”的产业升级。以阿里影业为例,其相继投资出品或发行了《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等优秀影片。互联网的加入使电影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以迅猛之势实现了产业升级,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除了带来放映的便利,互联网也给电影提供了一个非常透明和自由的平台,在普通作者和电影制作方之间打开了一个切面,让真正的优质IP可以畅通无阻地为市场所发现。
进口片越来越丰富,倒逼国产片提升质量
1994年,首部分账大片《亡命天涯》在全国六个城市上映,此后每年都有10部分账大片走进中国院线。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引发观影热潮,拿下了3.6亿元的高票房。1999年11月,中美完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协议规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引进的分账片由10部增加到20部。
海外进口片的进入,一方面冲击了中国电影市场,另一方面刺激了国产电影的创作。在此背景下,国家广电总局2002年出台了《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放宽电影创作的准入门槛,民营企业有了独立拍摄资格,电影产量大幅增加。同时,放映方面也进行政策调整。《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国产电影的放映时间不得低于年度总放映时间的三分之二。在政策的刺激下,国产商业大片应运而生。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让国产电影进入“大片时代”。短短几年,中国大片呈爆发式增长,《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集结号》等一批商业大片集中涌现。到2006年左右,电影院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清,出现排队买票的现象。
目前来看,虽然进口影片数量明显增多(2016年99部,2017年98部,2018年120部),但已不再是美国大片包打天下,观众可以看到伊朗的《一次别离》、泰国的《天才枪手》、印度的《摔跤吧,爸爸》、黎巴嫩的《何以为家》等一大批非美国的优秀影片。这类影片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进口片的多元化,同时也激发了中国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活力,这也是近两年中国现实题材影片兴盛的原因之一。
引进来的同时,中国电影也在走出去。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外电影合拍政策。2007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中外合拍力度,扩大海外市场。之后,中国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等国际A类电影节上频频亮相,中国影视企业和个人利用电影节展,加强海外推介,促进国际合作。目前,我国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合拍市场呈现多方式、多类型的共生态势。此外,为激励创作,相关部门还通过推行“人才扶植计划”,设立专项资金等措施,鼓励多种题材影片创作,并针对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各个环节出台了一系列减税、免税政策,扶持电影市场。
优化市场环境,保障佳作频现
2017年3月起施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不仅取消了电影制片单位审批、摄制电影片(单片)许可证审批等行政审批项目,还将电影审片权下放至各省级电影管理部门,目的就是简政放权、激活市场活力。也就是在这一年,全国电影票房达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其中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引擎。
为有效推动电影产业有序发展,2018年3月,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电影局被划入中央宣传部,由其统一管理、指导、监督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环节,实现了管理体制的更新,中国电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600亿元,出现《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等大量佳作。一年后,《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优质影片集体涌现,成就了史上“最强国庆档”。
近几年,对于影视行业的不良风气,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出台措施,进行了有效治理。针对影视行业“明星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问题,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联合出台文件,明确要求“要制定出台影视节目片酬执行标准,明确演员和节目嘉宾最高片酬限额”。
改革带动发展,发展证明改革。中国电影近20年的发展成就足以印证,启动时间虽不长的中国电影改革行之有效——中国电影产业从无到有、从萧条到振兴。有了过去20年的改革积淀作为底色,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我们将底气将更足、步履更稳。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30日 13版)
作者:李雅琪(陕西师范大学电影文化学者)
过去二十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银幕数位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稳居世界前列。同时,影片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集中涌现。这些成绩,勾勒出中国电影腾飞的轨迹,而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和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我们追求电影产业管理和电影市场治理现代化的不懈努力——
新世纪初,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启。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在改革中不断前行,走出了一条产业革新之路。改革,不仅为电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更不断激发出创作者的热情,为中国电影破浪前行提供持续动力。
产业升级带动创作模式转型
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国电影制片厂主要有北影、长影、上影、八一、西影、潇湘、珠江、峨眉等十几家,都是国有电影企业。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电影制片厂发展遇到困境。市场化改革呼之欲出,开始出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观众为中心的电影改革机制。当年曾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科长的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就是因为“那时候电影厂生产很艰难,基本上没什么片子发,也没活干”,而毅然下海创业。
2000年后,关于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政府文件一个接着一个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组建电影集团和进行股份制改革;《关于进一步推进组建电影集团的原则意见》,推进“集团化、股份制”改革进程;《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把中影集团、长影集团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到2008年,以国内电影龙头企业中影为代表的6家电影制片厂完成了体制改革,变更为电影集团或制片有限公司,全面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中国电影产业基本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
产业转型带动了创作转型,电影人创作时优先考虑的不再是“什么可以拍”,而是“观众想看什么样的电影”。2002年开启“院线制”改革——不同的影院,跨区域组建放开的体系。这一改革实现了电影从区域分包到全国发行的转移。30条电影院线正式投入运营,其中11条为跨省院线,改变了之前以行政区域为主的供片模式,这是中国电影放映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院线改革没多久,网络放映平台又迅速崛起,打开各大视频网站,可随时观看到刚从院线下映的热门影片。对于一些在院线遇冷的小成本电影和文艺片来说,网络平台甚至成为主要放映阵地。少了放映的后顾之忧,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创作者的热情,一批被称作“网生代”的青年导演陆续走上电影舞台。同时,2015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全面进军影视行业,开始了“互联网+影视”的产业升级。以阿里影业为例,其相继投资出品或发行了《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红海行动》等优秀影片。互联网的加入使电影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以迅猛之势实现了产业升级,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除了带来放映的便利,互联网也给电影提供了一个非常透明和自由的平台,在普通作者和电影制作方之间打开了一个切面,让真正的优质IP可以畅通无阻地为市场所发现。
进口片越来越丰富,倒逼国产片提升质量
1994年,首部分账大片《亡命天涯》在全国六个城市上映,此后每年都有10部分账大片走进中国院线。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引发观影热潮,拿下了3.6亿元的高票房。1999年11月,中美完成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协议规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引进的分账片由10部增加到20部。
海外进口片的进入,一方面冲击了中国电影市场,另一方面刺激了国产电影的创作。在此背景下,国家广电总局2002年出台了《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放宽电影创作的准入门槛,民营企业有了独立拍摄资格,电影产量大幅增加。同时,放映方面也进行政策调整。《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国产电影的放映时间不得低于年度总放映时间的三分之二。在政策的刺激下,国产商业大片应运而生。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让国产电影进入“大片时代”。短短几年,中国大片呈爆发式增长,《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集结号》等一批商业大片集中涌现。到2006年左右,电影院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清,出现排队买票的现象。
目前来看,虽然进口影片数量明显增多(2016年99部,2017年98部,2018年120部),但已不再是美国大片包打天下,观众可以看到伊朗的《一次别离》、泰国的《天才枪手》、印度的《摔跤吧,爸爸》、黎巴嫩的《何以为家》等一大批非美国的优秀影片。这类影片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进口片的多元化,同时也激发了中国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活力,这也是近两年中国现实题材影片兴盛的原因之一。
引进来的同时,中国电影也在走出去。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外电影合拍政策。2007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中外合拍力度,扩大海外市场。之后,中国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等国际A类电影节上频频亮相,中国影视企业和个人利用电影节展,加强海外推介,促进国际合作。目前,我国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合拍市场呈现多方式、多类型的共生态势。此外,为激励创作,相关部门还通过推行“人才扶植计划”,设立专项资金等措施,鼓励多种题材影片创作,并针对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各个环节出台了一系列减税、免税政策,扶持电影市场。
优化市场环境,保障佳作频现
2017年3月起施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不仅取消了电影制片单位审批、摄制电影片(单片)许可证审批等行政审批项目,还将电影审片权下放至各省级电影管理部门,目的就是简政放权、激活市场活力。也就是在这一年,全国电影票房达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其中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引擎。
为有效推动电影产业有序发展,2018年3月,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电影局被划入中央宣传部,由其统一管理、指导、监督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环节,实现了管理体制的更新,中国电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600亿元,出现《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等大量佳作。一年后,《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优质影片集体涌现,成就了史上“最强国庆档”。
近几年,对于影视行业的不良风气,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出台措施,进行了有效治理。针对影视行业“明星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问题,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联合出台文件,明确要求“要制定出台影视节目片酬执行标准,明确演员和节目嘉宾最高片酬限额”。
改革带动发展,发展证明改革。中国电影近20年的发展成就足以印证,启动时间虽不长的中国电影改革行之有效——中国电影产业从无到有、从萧条到振兴。有了过去20年的改革积淀作为底色,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我们将底气将更足、步履更稳。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30日 13版)
本文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责任编辑:李雅琪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阅读
- 2023-05-15电影《京门烽火》定档6月9日
- 2023-05-12大女主时代来了,先锋国剧《外婆的新世界》收获口碑和热度双高
- 2023-05-11《纵然》官宣开机 重磅打造跨越时空的勇敢奔赴
- 2023-05-10《长安三万里》发布定档预告 壮美大唐山河辽阔
- 2023-05-09《闪电侠》国内首波口碑出炉 全片高能掀好评狂潮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