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中国科幻影业正在崛起

2019-03-06 11:42: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许晓青 黄扬

 今年春节以来,多部国产科幻电影集中上映,票房表现刷新我国电影市场历史纪录。根据刘慈欣原著《流浪地球》改编的科幻大片,票房超过44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商业电影史上仅次于《战狼2》的票房亚军;宁浩导演、黄渤和沈腾主演的《疯狂的外星人》票房21亿元人民币,与《流浪地球》共同组成春节的“科幻热点”,全国数千万人次观影,掀起新的“科幻热”。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部里程碑意义的科幻大片诞生,是一国科幻产业崛起的重要标志。来自科幻界、电影界、文化版权领域的观点认为,《流浪地球》的“里程碑意义”正在突显。2019年可以视为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以电影为代表的中国科幻产业已迈上新台阶。但也要看到与欧美同行相比,我国科幻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尚不成熟,有待完善。

  加速跑 科幻产业“不流浪”

  中国科幻产业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掀起的“科幻热”不是偶然现象。整个2月,在相关文化消费领域,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幻月”。

  2月,科幻文化品牌机构“未来事务管理局”的科幻春晚从节前持续至元宵节,成为创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这个平台专门培养“小刘慈欣”“小郭帆”;与此同时,由华人影业负责北美发行的《流浪地球》,快速超过了周星驰早前导演的《美人鱼》,以超过530万美元的成绩,拿下5年来北美市场华语电影最高票房;2月下旬,紧接着《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的热点,詹姆斯·卡梅隆制片并编剧的最新科幻大片《阿丽塔:战斗天使》上映,被称为“卡神”的世界科幻电影关键性人物与刘慈欣展开对话,《阿丽塔:战斗天使》也在中国市场获得了超过5亿元人民币票房……

  致力于科技史和科幻电影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标志着我国科幻产业链已初具雏形,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姚海军回忆,2000年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短篇小说《流浪地球》在《科幻世界》杂志首发,读者反响热烈。但根据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软实力,还拍不成科幻大片。科幻产业发展提速始于2012年及以后几年。

  2012年11月,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英文翻译项目启动;2015年至2016年,《三体》第一部(英文版)和郝景芳中篇科幻《北京折叠》(英文版)相继获得科幻界重要奖项雨果奖;2016年《三体》三部曲全套英文版问世;2019年根据《流浪地球》改编的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公映。

  这期间,2015年具有标志意义,因为《三体》第一部(英文版)拿下关键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当年据不完全统计,由国内各文化机构和企业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的电影立项中,科幻门类首次突破了两位数,而过去几年,这个门类几乎是“零”。

  我国科幻产业链的构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新中国科幻文学发展曾一波三折,老一辈科幻作家叶永烈等从苏联作品中汲取养分,改革开放催生了刘慈欣等一批“60后”科幻作家,2000年以后又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新生代科幻作家。伴随欧美科幻文化产品大量进入我国,舆论较长时间缺乏文化自信,对“中国能否拍出真正的科幻大片”“中国人是否适合主导科幻情节”等,怀疑者众多。

  科幻作家韩松认为,《流浪地球》等的热映不仅回应了各类质疑,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科幻产业发展“跨过了一个门槛”。“科幻大片国产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综合反映,代表了民族的进步。

  令业内兴奋的是,2019年除《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还有《上海堡垒》等多部国产科幻电影宣布将申请公映档期,备受关注的《三体》主题科幻电影也有望发布其最新进展。包括卡梅隆在内的国际科幻电影巨头不仅看好中国市场,也看好中国原创。

  “单兵突围” 产业如何可持续

  2月下旬,《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制片人龚格尔、演员李光洁等飞抵美国,在洛杉矶和纽约参加了四场映后见面会,与海外观众进行近距离交流,大批海外华人为这个中国原创团队感到无比自豪。

  但就在见面会上,郭帆坦言:“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与好莱坞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他认为,中国人从来不缺想象力,但拍摄科幻电影缺乏的是制作这类大片的技术和经验。

  “我们没有好莱坞的特效技术,电影很多镜头都靠人工完成;例如在空间站的一个镜头,吴京扮演的刘培强,面前有100多块屏,按好莱坞的制作完全可以使用特效,但我们只能用100多块真屏,后端连接100多个笔记本电脑控制,全人工操作”。

  他认为,《流浪地球》只是“单片突围”,拍摄前毫无经验可循,要“复制”经验同样存在难度,目前能做的是通过总结归纳,促进再生产、再开发,逐步形成行业规范,促进全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如今中国到了科幻产业大发展的关键阶段,这是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匹配的。也要看到,与积累近百年经验的欧美科幻产业相比,中国科幻产业仍停留在“个别冒尖”的阶段,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

  江晓原分析,工业化、集团军式的科幻产业,决定产业发展的是电影工作者及其资本,而不是科幻作家本身。西方的工业化大生产,经过半个多世纪积累,已形成产品矩阵。“从认识问题,到操作执行,中国同行还处于‘初级阶段’。”

  更加至关重要的是,中国尚不掌握科幻领域技术革新体系及其话语权,仍是“追赶”的角色。以科幻电影后期制作为例,《流浪地球》80%的视觉效果和特技由中国本土团队完成,还有约20%由韩国及中德合作完成。据了解,目前国内的视觉效果团队的工作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所使用的后期加工平台和电子软件主要掌握在先进国家的同行手中。

  而电影界则更加切身体会到在相关资本投入也缺乏经验。

  在总结出品《流浪地球》的经验时,中影股份董事长喇培康分析,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基础薄弱、拍摄经验几乎一片空白,这是导致项目超支、超期现象出现的一大原因。

  数据显示,《流浪地球》总投资累计超过4亿元人民币,拍摄过程中多次超出预算,尽管资金问题已克服,但也暴露出现阶段包括科幻电影生产在内的我国电影产业,在资本投入的前期规划、中期监管上仍不尽完善。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介绍,以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拍摄为例,为确保可持续的投入,半个多世纪以来尝试使用具有投融资功能的电影金融机构作为科幻大片的担保方,且电影项目团队配有负责财务预算的监制、财务顾问及监督人员等。

  “以科幻思维为原创、以电影为主要载体,辅之以动画、音乐、衍生品、主题演出、体验式旅游,全产业链本身需要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的机制,这将比《流浪地球》票房增长的意义更大,目前可以看到在产业链各环节,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依然是匮乏的。”石川说。

  科幻产业如何实现“中国式崛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流浪地球》热映现象之后,中国科幻产业如何完成“中国式崛起”,显然还有更多路要走。

  业内人士建言,首先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石川、江晓原等提出,《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热映后,将掀起新一轮的“硬科幻”电影创作热。从长远看,既要鼓励产业发展,也要避免一哄而上。同时,科幻电影生产的总量,应当呈现出一个逐步“上升曲线”,通过放量增长,才能再通过市场和观众检验,“大浪淘沙”,促进新的经典作品诞生。

  其次,“一国原创”与经济全球化的大生产并不矛盾。在电影界和科幻界呼唤原创的同时,今天全世界任何一部科幻大片的拍摄,也同样需要依靠“地球村”的共同努力。

  江晓原认为,当代电影的工业化大生产,与先进制造业的大生产有一些相似之处,即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这意味着在鼓励本土原创的同时,也鼓励彼此间的协同合作和协同创新。

  多位专家指出,欧美最为领先的科幻大片也需要全球协同的工业化大生产,中国科幻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后,也一样可以为“地球村”带来更多共同发展的机遇。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银幕数突破6万块,为全球第一。“《流浪地球》激起的产业热潮,最终将有助于中国下一代的想象力开发。”石川这样预测。

  他分析,从《流浪地球》的空前热度看,不仅将吸引资本投向相关领域,也将吸引青少年今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参与《流浪地球》全国推广的“未来事务管理局”介绍,目前全国已形成了以北京和上海为两大中心的科幻原创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设有科幻及科技史研究专业,“未来局”等民间机构也加入到专业人才的孵化中,这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在全社会形成鼓励青少年创新创造、培养想象力的大环境,正好比是《流浪地球》中刘培强的那句话,我们选择希望。”“未来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姬少亭说。(许晓青 黄扬)

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责任编辑:许晓青 黄扬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警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头条图文

热点推荐

精选图文

阅读排行榜

品牌栏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24小时编辑值班电话:13888888888
备案号:京ICP备16013992号-1